马世界的生化战士——改良马

查看数: 6663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1-1-16 21:18

正文摘要:

在汉武帝时候,为了改良马种,曾派遣使臣到西域大宛交换汗血种马,这样便导致了大规模的历史上有名的夺取汗血马的战争。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大宛国(即今苏联中亚分田亚乌兹别克共和国之一邑)……多善马,马汗 ...

回复

冷蹄无疆 发表于 2021-1-16 21:45:47
冷蹄无疆 发表于 2021-1-16 21:44
汉武帝有意识的选取良马,作为种马。《史记·大宛列传》说,汉武帝命李广利伐大宛时,专门选派“习马者二 ...

三、汉代马种的改良效果
从考古材料可以看出汉代马匹改良的实际效果。汉初马的造型特征与秦始皇陵所出陶马相同,仍保持着体矮,颈粗、多呈水平颈,头大、耳前伸,多直头或微兔头,胸廓宽、腰背弯曲,四肢短等特点,基本上属于蒙古马或河曲马,体形为挽型马。以咸阳杨家湾出土的陶马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丛葬出土陶马为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杨家湾出土的陶马中,已有部分陶马的体高基本等于体长,耆甲高,腰背短,头向上昂,张口嘶鸣,造型比较生动。陕西茂陵霍去病墓前石马,是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168年)雕刻的,反映了大宛马的外形特征。1981年陕西茂陵出土的鎏金铜马,虽然还带着中国原有马种的特点,但更多反映了大宛马的形质,四肢变得修长劲健,直头,头小颈细,腰背宽平,双目炯炯有神,反映了大宛马对中国原有马种改良的初步成果。更接近大宛马的是陕西固陵出土的玉仙人奔马,长颈弯曲,昂首前视,身体浑圆,筋肉丰满,口鼻方正,马尾高扬虽四肢仍较粗短,但西汉良马的神韵完全具足。
从汉武帝时开始直至魏晋,头小英俊,颈长弯曲,腰围宽厚,躯干粗实,四肢修长,臀部圆壮的“天马”,取代了原来马种。考古发现的马,除了画像石、画像砖外,还有木、漆、陶、铜等多种质地,遍及陕西、河南、河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这些马一方面体态矫健,生动传神显示出“天马”的特征。“这足以说明中原传统的马种已掺入了大宛马的血液。且这一改良品种的足迹已基本编辑中国”;另一方面仍显示出与其出土地马种相似的特征。如四川绵阳何家山,贵州兴义汉墓出土的铜马,体格短小精悍,头重,颈长,四肢细长,躯干短,符合西南马的特征。
汉马中体形最为独特、最能显现良马特征的要数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此马体躯长广粗重,胸阔矿身,腰背宽直而短,*形正,肌肉厚,完全是似重型挽马;另一方面,头小、清秀、干燥,眼大,耳小,鼻直,颈细长弯曲,呈鹤颈,四肢中等长而干燥,关节筋腱明显,管沟深,无距毛,这一切又完全似轻型乘马。此马竟然将把两种极端相反类型的马结合在一马身上,把马的主要功能——力量和速度兼而有之。在外形上,对每一部位都作得十分完善、准确、明显,无任何一处失格;对整个马体结构做得十分协调完整,并把马的悍威、气质、风采、步伐与速度等表现得充分无遗。 特别是对侧步的走法,为甘肃天祝岔口走马、青海海北浩门所具有的遗传性状。更奇怪的是以外国马与本地母马杂交所生的马驹,不少也会走对侧步。这说明铜奔马是汉代以来生活在甘青地区的胡羌等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一道,用当地的良马同中亚汉血马、大宛马等交配出来的。这匹马是汉代最佳马的样板。反映出汉代对中原原有马种的成功改良。

以上,转自胖小妖的新浪博客。

冷蹄无疆 发表于 2021-1-16 21:44:56
冷蹄无疆 发表于 2021-1-16 21:24
[摘 要]汉代是中国养马业大获发展的时期,由于同周边民族的战争,疆域的扩展以及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大量 ...

汉武帝有意识的选取良马,作为种马。《史记·大宛列传》说,汉武帝命李广利伐大宛时,专门选派“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大)宛择取其善马。”《后汉书·西域传》更明确说此二人为“善相马者”。他俩从大宛挑选“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 为了让更多的学习掌握相马的诀窍,汉武帝时“有善相马者东门京,铸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则更鲁班门曰金马门。”可惜这具铜马式在汉末的战世中被销毁了。
东汉时马援根据西汉四代名师的相马理论,结合自己的相马经验,又铸造了一件铜马式,供人们长期观摩学习。《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说:“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今欲形之生马,则骨法难具,又不可传之后世。”只有铜马能将良马各部位应具有的优异形态集于一身,使这匹马的外形骨相达到最完美的境地,这就是铜马式的特殊价值。他说:“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 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于行事,辄有验效。”他还著有《论铜马相法》:“水火欲分明(水火纹在鼻两孔间),上唇欲急而方,口中欲红而有光,此千里马也。目欲满而泽,肷欲小,腹欲充,季肋欲张,排鞍欲厚,耆脊也。腹下欲平满,汗沟欲深明,膝节欲起,腿脡骨欲细,肘腋欲张,膝于方,蹄欲厚三寸,坚如石。”这些对口、鼻、胸腹、脊背、四肢和蹄的要求均与现代外形学相符合。特别是利用口色来鉴定马的体质和生产性能,比中世纪西方学者仅把毛色与马的生产性能相联系要科学得多。
铜马式和相马技术的传播必然和当时社会上人们对良马的看法,选育目标和役使要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也标志着汉代育马达到高峰。有的学者将这这种类型的马,称为“汉马”,是我国最优品种之代表。
汉代马匹是适应时代要求而选育出来的良马,古代的战马要负担骑士及盔甲、武器重达百公斤,所以要求乘马必须为“重型乘马”。就是要求无论挽用或乘用都要求力速兼备,方能胜任。汉马躯干粗重,头轻、颈长、四肢干燥,表现为较重的挽乘兼用型,役用时既有大的挽力,又有较快的速度,成为当时社会上役使最受欢迎的马。
秦汉以前的马基本上作挽用,国之威力取决于马拉战车的多少,其马匹以挽用型为主,速力较差,不够灵敏,悍威较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马匹的身体结构上有相应的改变:如头轻清秀,耳小眼大,颈长弯曲,四肢干燥,筋腱明显,踢质坚硬等。当来自西域的沙漠种马同中原马杂交后,体形由挽型变为挽乘兼用型,外貌由粗糙变的干燥结实,性情变得更为灵敏,行动变得敏捷,役用挽力没有减少,速力则有了增加。西域马在对中原马匹改良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蒙古马体质粗糙结实,胸深广,四肢坚实有力,蹄质坚硬,抗严寒,适应性强,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生长良好,体型属兼用型,乘用、挽用持久力强。对中原马匹地区新品种形成新品种过程中起相辅相成的良好作用。
汉马的形成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养马技术的改进。汉代养马技术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周边少数民族的养马经验传入内地,对于提高中原地区的养马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金日磾,原为匈奴浑邪王王子,降汉后为汉武帝养马,“以养马肥,位登宰相”。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也被官绅豪族招集起来为他们畜牧劳作。居延汉简有云:“明告吏民,诸作使秦胡,卢水胡士民畜牧、田作不遣,有无?四时言。谨案:部吏勿作使属国秦胡、卢水士民者”。他们将少数民族先进的养马经验传入内地,使内地的养马技术很快得到提高。
不仅如此,少数民族骑士还是汉朝骑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骑、属国是汉朝骑兵的主要力量。如永平十六年伐北匈奴的汉军就由郡兵、募士、羌胡三部分组成。羌马由是走遍天下,成为一个重要的马种。
优质牧草苜蓿的引种和推广,对于繁育良种马,增强牲畜的体质和挽力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史记·大宛列传》载:“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于)肥饶地。及天马多,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后来又在西北边境引种,到唐时犹在。颜师古在为《汉书·西域传》作注时说:“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苜蓿,皆汉时所种也。”除苜蓿外,汉代人对其它干青饲料的种植、收割和储藏也颇为重视。如《四民月令》中,除正月、七月、八月都有种苜蓿的农事活动外,还有五月、七月、八月都有“刈茭刍”的记载。《说文》释“茭,干刍也”。居延汉简中记载士兵割草成绩的帐簿叫伐茭簿,规定每个士兵每天的是每人五十束。这些草晾干后储存起来供牲畜冬天实用。对于青干饲料要切碎后再喂牲畜。《汉书·尹翁归传》谈到掌管牲畜的官员要犯人“斫莝”。“莝”。《说文》释为“斩刍”。《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篇:“锉草粗,虽足豆谷,亦不肥充;细锉无结,簁去土而食之者,令马肥,不啌,自然好矣。”
秦汉以来的人,还认识到合理喂养对牲畜顺利成长有利。《齐民要术》中说:“伏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提出“三饮三喂法”:“一曰:少饮,半刍;二曰:忌饮,净刍;三曰:戒饮,禁刍。”并对这三种情况所适用的范围作了详细地说明。《齐民要术》还说:“饮食之节,食有三刍,饮有三时。何谓也?一曰恶刍,二曰中刍,三曰善刍。一曰朝饮,少之;二曰昼饮,则胸压水;三曰暮饮,极饮之。”极饮则极食,所以晚上喂马就特别重要。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早在秦朝就有夜间喂马的习惯。临潼秦始皇陵发现一个马厩坑,专门养马的跽坐俑与马同坑而埋,还有陶灯18件,铁灯1件。这是夜间喂马的明证。汉代王褒《僮约》中规定僮仆“餧食牛马,鼓四起坐,夜半益刍。”根据《居延汉简考释》卷2记载,居延汉简中有“食有茭四百九十二束,夜用三百五十束”的记载。
为了让马长膘,还得定期给马喂一定的粮食。《说文》有“蓛”,释为“以谷萎马,置莝中。”即把谷物与粗饲料拌合喂马,用以喂马的古物有粟、麦、稷等,精粗饲料的适当搭配对于提高马的品质是大有帮助的。《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也。”颜注:“伏历喂伏槽历而秣之也。”汉朝对匈奴作战,为使战马能忍耐饥寒,长途奔袭,所以往往要秣马。《东观汉记》卷12 载马防言:“宣帝时,五将出征,其奏言,匈奴侯骑得汉马矢,见其中又粟,即知汉兵出,以故引去。”可见秣马预示着汉军要长途奔袭。
战时用谷物喂过的马矫健膘肥,既能忍饥饿,又能任重致远,利于长途奔袭。这是汉朝战马优于匈奴战马之处。匈奴战马要等到秋高马肥之时才能远袭,而汉马则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在任何适当的事机发起进攻。不过秣马要消费大量粮食,根据居延汉简资料分析,每匹官马每天配给二斗谷物。《赵充国传》计算出一匹马一个月吃的花费,能够养活一个士兵一年。贡禹说:“(元帝时)厩马食粟将万匹”(《汉书·贡禹传》)。汉代的达官贵人经常以粮食喂马,“土木被文锦,犬马厌肉粟”,是他们骄奢淫逸生活的写照。
在引进种马的同时,中原地区部分地该圈养为放养。西汉太仆师所属牧马之苑,所养的马应多为放养。边郡地区地广人稀,牧场广阔,适宜放养,如内蒙和林格尔东汉晚期大墓后室南壁壁画的牧马图中,马群膘肥体壮,牧人骑着骏马跟着马群奔驰。还有很多私人也大肆养马,以求盈利。如《汉书·序传》中说其上祖班壹值始皇之末,“避地于烦楼,致马牛羊千群”,“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还有桥姚“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粟以万钟计”。东汉的马援,“至有牛马羊数万头,谷数万斛”。他们养马也多以放养为主。内地养马,尤其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还是以圈养为主。当地政府少量养马也以圈养为主。放养的马匹奔跑速度快,恋群,上膘快,易驯服,所以放养对于提高马匹的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