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国最后捕获的野马是1957年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的野马泉和明水之间捕到的一只普氏野马。
! U# @8 h5 o6 B此后几十年尚有人在准噶尔盆地看到过野马小群,后来,新疆也时常传来发现野马的消息,不过经证实,自最后的野马在甘肃被捕获之后,新疆所看到的都是野驴。5 Y+ j* O& |/ h* b! H* U4 X6 C1 [
1974年、1981年和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大学等单位先后组织考察队,深入到准噶尔荒漠、乌伦古河、克拉麦里山、北塔山等野马产地考察,并结合航空调查,力求找到野马,结果令人失望。
' t# Z" [, `9 l1 w K/ ]( q- B$ C2 J! }7 b
早在1878年,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率领探险队先后三次进入准葛尔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带捕获、采集野马标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定名为"普氏野马"。上个世纪60年代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野马灭绝,而国内新疆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也由于俄、德、法等国的探险队不断大规模捕猎,并将28匹马驹偷运出境,加之国内大批捕杀,到上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 u" g8 Q& C, m* u' J
7 o& r* b5 O% P8 v 到1985年,分布于美、英、荷兰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存活野马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养和栏养的。& g4 q( C( W: c2 f l& ]0 t
, Z2 _3 N, U% v, b& }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中国新疆、甘肃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已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国外引进十几匹圈养的野马,分别在新疆和甘肃“安家”,并开始了艰难的野放计划。20多年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甘肃当年引进的18匹普氏野马如今已经壮大为78匹的“普氏”大家族。
9 T p) r8 Q) S1 F* [% V9 i' s8 U" c8 |
2010年9月,甘肃将人工饲养的7匹普氏野马放归于敦煌西湖保护区,这是继中国1985年从英、美、德等国引进24匹人工圈养的普氏野马在新疆放养后,首次在甘肃探索野马放归,监测显示7匹野马种群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良好,已完全适应了自然状态下的生活。
+ V& V4 n* D: \0 y) W+ [" R4 M5 d3 u) G0 d
日前,又有21匹普氏野马告别位于甘肃武威市境内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经过近千公里的跋涉抵达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月6日,国家林业局将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这21匹普氏野马。
5 \3 E5 T0 V7 c 据了解,放归野马需要经过严格精心的“策划”。必须具备强壮的体质才能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精心遴选出适合野生环境的马匹是第一步。组建雌雄和成幼比例恰当的放归群,是野马放归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k# }, z; Y' d5 D
: t3 Y! l( s- E# C
作为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马,普氏野马堪称具有研究马起源的“普世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