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艺术】古代绘画·唐

[复制链接]
武马画马 发表于 2013-4-26 17:02:2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198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玄宗曾令他师事陈闳画马,他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唐朝名画缘》)可见他的成就是从现实生活的观察,写生所取得的。

介绍: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雄骏马的英姿。图中画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牧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佶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

年代:北齐

材质:设色壁画

规格:纵160厘米 横450厘米 介绍:出土于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 北齐娄睿墓志铭位于太原市南郊王郭村,至1982年发掘完毕。墓道甬道及墓室全部彩绘壁画,总面积有二百余平方米,共七十一幅。其线条豪放,色彩谐调,造型生动,构图谨严,已被公认是南北朝时期中原绘画艺术的卓越代表。壁画内容分两大部分:在墓道两壁、天井中下层和甬道、墓室的下栏,描写娄睿生前的戎马生涯和生活场面;在甬道、天井、墓室及墓门上栏,描绘墓主死后升天,回归西方净土的虚幻境界。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宏伟壮阔的画面。 出行图绘于墓道东西两壁中层,人物乘鞍马向南奔驰的是出行场面,主骑及随从持缰绳徒步向北为回归图。其中一幅,画两个骑士做前导,当中壮年骑者勒马回顾后方,身下的坐骑昂首长嘶。主骑八人王马随后,中间画一红袍长者,骑桔红牡马,面目端庄静谧,正凝神沉思,悠然而行。身著白袍的随从紧张机警地后顾,好象察觉到后方出现异常情况,与后面的聚精会神、好似聆听命令的侍从前后呼应。这些侍从的面目表情,有的平静端庄,有的机敏眺望,都围绕着主人的出行而尽心守职,神态拘谨谦恭,又流露出随同显赫地位的主人出行时悠然自得的情绪,人物十分丰富的内心活动使画面笼罩于优雅而庄严的气氛之中。尤其是画中各具神态的鞍马如两匹疾驰的枣红牡马,扭头面向观众,两眼炯炯有神,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好象马在注视着自己。这说明画家十分熟悉鞍马生活,有高超的技巧和修养,才能表现得如此传神。 壁画采用传统的长卷式构图,分若干小段,前有民骑,后有群像,各段相互呼应。技法上运用铁线勾勒,人物、鞍马刻画得细腻逼真,有骨有肉,气韵横生。继承了自顾恺之以来“以形写神”的人物技法要求,沿袭着汉墓壁画单纯粗犷的风格,同时又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衬、远近对比的手法,使形象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这些壁画珍品,表明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象南朝的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北朝的杨子华和曹仲达,在艺术创作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从而奠定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以至有的研究者把它看作是相传画马能达到“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境界的北齐画圣杨子华的作品。

《狩猎出行图》

年代:唐

材质:壁画

规格:高100~200厘米,长890厘米

介绍:藏陕西省博物馆,《狩猎出行图》描绘了五十多个骑马人物,以及骆驼、鹰犬和猎豹等,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掣鹰携犬骑马奔驰在长安大道上,反映了贵族耀武扬威的气势; 画丛山峡谷中数十名猎手围猎,纷乱中有章法,画面中以远山近树作为衬景,最前方有数匹奔马,四蹄腾空,向前疾驰。为首的一个人身着蓝色袍服、束带、头戴幞头,骑一匹灰黄色大马,正在向右看。其余几匹马紧追不舍一人正视前方,一人左顾,人物相互呼应。接着是密集的骑行队伍,由一持熊旗的骑者带领,其后左右数十骑士,有呼后拥,中间簇拥着一位圆脸微带胡须的人,双目正视前方,身着蓝色袍服,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纵辔缓行,显得神态自若,沉稳持重。随后,又有十数匹马接踵而至,马上的护从魁梧健壮,冠幞头或帕首,身着黄、红、白等色的圆领或翻领窄袖戎衣,腰间紧束革带,佩横刀和弓箭。人马疾驰过后,留下的是淡淡的远山,展示出狩猎苑囿的空旷幽静。最后是负重的骆驼和数匹轻骑作后殿,奔驰在古木森森的大道上。《狩猎出行图》位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高100200厘米,长890厘米,是极为壮观的鸿篇巨制,也是唐代壁画中的精品。原图高近2米,长近9米,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整幅画面中现存46个鞍马人物,浩浩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为两名探路随从,两侧为执旗卫士,最后为两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中间大队人马束腰佩箭,架鹰抱犬、前呼后拥。画中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着紫袍、雍容端庄的官员。他身无佩箭及箭囊,显然是这次活动的主角。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与其他人所乘之马截然不同。为了避免马在奔跑中互相干扰,其它马匹均剪鬃扎尾,而这匹白马则颈披长鬃,马尾垂散。更为有趣的是只见其左边的前后蹄抬起,呈现出不同于一般马的走姿,这种马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为 “走马”。一般的马行走或奔跑时身体上下摆动, 造成如波浪般起伏,而这种走马鞍背平稳,骑之无前颠后仰之苦,不易产生疲劳,其速度也不次于一般的马。这种走马只有极少数地位很高的人才可使用。由此分析,骑此白马的人应是章怀太子李贤。

狩猎的大队人马中可见多人架鹰携犬,这是当时社会上层的一种时尚。唐代宫廷中常豢养各种飞禽,鹰、鹘更是深受喜爱的玩赏对象。《太平广记》中说:唐太宗曾养一白鹘,取名飞将军……常架于手臂玩赏。同时鹰鹞嘴尖爪利,也是对付狐兔的好手。当时唐长安城中狐狸很多,有关狐神、狐妖作祟的传说也很多。据说狐妖最惮忌的就是猎犬,因此长安城内官吏家中多养猎犬。

h4v6sY
武马画马 传播马文化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13-4-26 18:44:15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