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Blister在英语中有水肿、水疱的意思。Horse Blister特指一种针对马匹屈腱炎(俗称胀筋或肿筋)的治疗方法。大致原理是人工诱导屈腱产生炎症,造成组织和胶原重造。这个好像没有个准确的中文译名,可以参照倚天屠龙记里的殷六侠案例断骨重接去理解...... 使用的药物很简单,都是一些矿物油或其他的致炎物资,如下图的氯化苯甲烃铵
这是一种Blister专用药品,与一种农药成分相同……
使用的过程
翻译如下:这个东西分五天的疗程(这么说好像不太准确……..就姑且这么说吧) 第1天:部位清洁干净,直接将药品用刷子涂在胀筋部位直到完全覆盖,一定要揉进毛里,另外无需剃毛。不打绑腿。 第2天:早晚各遛15min 第3、4、5天:早晚各用冷水冲洗15min,遛30min 5天后可开始轻量恢复运动 也有人简化流程,在第一天剃毛刷药,然后隔夜冲掉后让其自然恢复的,效果也可以。 以上,此法对涨筋马匹有60%~80%的成功率。经本人试验的两匹马都成功了,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且简单易行。 本人才疏学浅,希望各位前辈指教,不对的地方欢迎留言批评,谢谢
注意: ①Blister制剂基本都有剧毒,所以无论剃不剃毛,实际上对马都有危险(尤其是不熟练的兽医剃毛划伤皮肤的话…….)慎重用之; ②此法在国外有很大争议,有一些兽医对其反感甚至抵制。因为他们觉得这对马残忍(话说难道让马就这样废了就好了吗),所以如果你要让外国兽医来做这个,先问清楚。
以下转自本论坛某位前辈的帖子,但是我找不到原帖了.......抱歉抱歉,盗您的文字了 胀筋的部位与定义 这里的“筋”是指(1)马的前肢管部(前膝至球节)后面附着的腱;(2)马的后肢管部(飞节至球节)后面附着的腱。这里的腱在养马学里常叫“屈腱”。所谓“胀筋”,就是指上述腱部肿胀,局温增高,以手压迫时有疼痛感,现代学名叫“屈腱炎”。 古代早有名词 在中国古代的兽医书中,把前肢的“胀筋”,称为“板筋粗”,把后肢的“胀筋”称为“乌筋粗”,另外对前肢的“胀筋”也常称为“攒筋痛”。 外国马人的叫法 “胀筋”英语叫“Tendinitis”,这是学术上的名词。但外国的养马人可不这样叫,他们说“Bowed tendon”(音译“包筋”,意译“弓形腱”)。 马胀筋发生的具体部位 马的胀筋多数发生在前肢,少数发生在后肢。多数发生在浅趾屈肌腱,少数发生在深趾屈肌腱。 前肢:马的胀筋多数发生在管部后面的中部,其它的情况是,有的是靠近膝关节的上1/3部,也有的是靠近球节的下1/3部。后肢同理。 据统计,马前管上半部胀筋的较多见,前管下1/3段少见,整个腱全胀的较少。
经常观察,及时发现很重要 “肿、热、疼”。腱部局温增热(发热),稍微肿胀也不疼,一捏马才感觉有痛感,50-60%是先出现这种征兆,但此时马表现不瘸。这个时候及时加以处理最佳,以免由急性变重,甚至转成慢性。 对马观察较细致的人会经常摸马管部的后面,有解剖基础者甚至能辨别出具体的筋腱的位置。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那么由此可以推知“好腿一定要有好的筋腱”。检查时要两条前腿都摸,虽然一般都只是一个腿患有“胀筋”。 导致发病的诱因 在马跑袭步和跳越障碍的时候,用一条腿支撑重量,由于球节过度伸张,最容易使腱劳损。 马的胀筋一般发生在管部后面的中部(即浅趾屈肌腱,因此位置血液供给比较差)。 外貌缺点:长而卧的系,蹄长而蹄踵低,纯血马就常有这种缺点。 修蹄和挂掌不正确。 不适当的训练:训练尚不适应的马匹强度过大,训练一个不合适的马,连续训练极度疲惫的马。 场地比较差:比如地面不平或者湿滑。 直接的外伤:比如后蹄踢到前面的腱。 [ 注 ]古人云:“久走伤筋”,也是一个原因。
胀筋的预防 马运动后,一般用凉水冲洗,尤其是管部。在国外,常用专用的冰袋把管部裹上,以达到良好的冷却目的。
胀筋的治疗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