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给象我一样疼爱孩子的父母们
这周,某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我和好友懒懒地靠在马场的围栏上晒太阳,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走来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他已经带好头盔,正在整理手套,小脸上满是健康的红晕。小男孩非常健谈,他指着不远处的父亲和正在打圈上课的母亲为我们做了单方面的介绍,最后,他骄傲地指着场地里的一匹马告诉我们,那是他的马。
那是很漂亮的一匹纯血,高高的个子,发达有力的后肢,正在教练的骑乘指挥下熟练地做着八字空中换腿。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小骑手肃然起敬,便一直留心偷偷地观察他。几分钟后,教练活动好马,小骑手上去了。开始,是在教练和父亲的监督下围着一个长方形的半场做中间轻快步,他起坐流畅,显然经过一定时间的规范训练。但是接下来,随着起坐的速度加快,马匹步幅改为伸长,因为给马用的是活低头革,马有几次仰头要缰,小骑手渐渐跟不上马的频率了,终于在几圈过后,越来越快的马没有按照原有蹄迹线突然跑了起来。
我只能说,这个小骑手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孩子中的一个,虽然被浪大的纯血颠得老高,但是丝毫没有慌张,而是尽量压重心试图让马减速,但毕竟人小体轻,力量有限,又由于经验不足,手抬得过高,一味控死了马,使得马高昂着头在跟他较力,这样,不但没有停下,反而一转弯猛地向另外半场的围栏冲了过去。
这一刻,我没法形容我的恐惧。以前看过太多的摔马,自己也曾狠狠地摔过许多次,而这一次,因为马背上是个东倒西歪孩子,我几乎停止了呼吸。万幸,马在围栏边停住了,在马上坚持了差不多二十秒钟的孩子一下扑在马脖子上,喘息了很长一阵才坐回鞍上。
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能看到我写的这篇东西,有几句发自肺腑的话不得不和你们说:我也是个母亲,并且也非常喜欢马术,我赞同你们爱马养马,又积极培养孩子开展这项运动的决定。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你们希望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了解马,或者说了解你们的马是非常重要的。这匹马可以熟练地完成空中换腿,并不意味着它适合你们的孩子。纯血通常身高浪大,容易急躁(退役的速度马更是如此),虽然有些经过正规的训练可以加以稳定,但是没有技术高超的马术功底和强健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做到的。在马术氛围成熟的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改良培育出适合儿童骑乘的性情温和矮种马。给你的孩子挑选一匹合适的马,是更为理性的做法,也可以为他的马术训练打下更好的基础。
其次,请给孩子配备儿童专用鞍具。长期的训练,一副合适的鞍具更是重中之重。成人用鞍具过于宽大,不符合孩子矮小稚嫩的骨骼结构,长期下去,可能对骨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骑马本来是非常好的一项运动,因利生弊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孩子应该怎么样来学习马术?
在马术技术成熟的发达国家,儿童不但可以参加正规的场地训练,有些佼佼者也可以参加障碍训练。教习青少年马术的课程,在国外需要专科培训,经过非常严格的考核拿到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在儿童专用马匹,专有教练,专门技术指导都非常匮乏的中国,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少年骑手。个人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如何与马接触,如何与马相互了解并相互默契,比让他们做一些速度快,难度高的动作更为实际和理智。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爱心,对马术的热情,以及基本的驾驭技术是最重要的,他们以后要走的路也许比我们还长,有的是机会锻炼考验他们的耐心和勇气,现在确实没有必要冒险。而我们要做的,是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氛围,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开始。我们更可以坦白地告诉他们:很多方面我们都有欠缺,条件也不够完备,但是我们都在为这项运动的发展不停地努力着,相信这种精神一定能够他们身上延续,作为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马术,在中国,在我们这里,艰难而又执着地向前发展着。先是奥运比赛易地香港,继而马匹无法出征亚运,使得张滨李振强更像是古代的悲情英雄,明知手无寸铁,还要冲向敌阵,牺牲是必然结果。即便如此,我仍然愿意义无反顾地继续学习马术知识,刻苦训练。因为有了孩子们,就有无限的希望。无论他们将来会不会成为专业的马术运动员,还是从事其它工作,他们将会以无比的热情关注着这项运动,这就是我们的成功和骄傲!
许多年前,一个雨后的清晨,我躺在德国小镇布尔巴赫一个家庭式小旅馆里,半梦半醒地欣赏着窗外鸟儿清丽的啼鸣。然后,在那条乡间小路上,传来了悦耳的马蹄声,不疾不徐,由远而近。耐不住好奇心探出头去,一大一小两匹马,一老一少两位骑手,马儿活泼愉快地踏着步子,好像是驮上两位朋友一同出游。马上的人安详怡然,笑语不断。那时的我,尚不知马术为何物,只觉得能够和马儿那样的亲密,应该是上天赐予的最大快乐。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