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K
发表于 2014-8-14 17:22:25
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古圣先贤那种“无入而不自得”的心境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王阳明心中最大的疑问,也是他生命中的追求。
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是必须面对,逃无可逃的,与其做无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以坦然的心态去应对。
王阳明抛弃了一切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了这种艰难的探索。
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
没有房子,就暂居茅庐、住山洞。
没有菜蔬,就自己开荒种地,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有时断炊了,就挖野菜、摘野果充饥。
随从们都病倒了,王阳明就一人把“家务活”全部包揽下来,提水、砍柴、煮粥、做饭,无微不至地服侍随从们,从“王大人”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保姆”。
做到这些还不够,随从们客居他乡,缺衣少食,心情郁闷,病体难以康复,王阳明又放下哲学家的架子,声情并茂地讲段子,演小品,唱民歌,千方百计地逗大家开心……
儒家认为,“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所以儒家向来强调,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是“不器”。
什么是“不器”?
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拘限于某一方面,他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很好。
就象王阳明这样,骑上战马能打仗,张弓搭箭则百步穿杨,拿起笔来能写文章,谈论哲学张口就来,书法练得如走龙蛇、形神兼备,扛起锄头能种菜,走进厨房能做饭,演讲、唱歌等文艺表演更是小菜一碟……
这就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理想人格——全才。
王阳明因机缘巧合,很幸运地达到了这一至高境界。从此,王阳明之后再无王阳明。
然而,“圣人也由人来做”,在王阳明还没成为圣人之前,整天让他做这么多繁琐的事,有时难免也会无明火起,感到命运对自己如此的不公。
自己不就是因为上了一篇言词并不十分过激的奏疏吗?竟然因此被贬谪到这么个鬼地方来,受尽非人的折磨,天理何在?!
也许找到这个答案,就能找到王阳明自己苦苦寻找了二十多年的“天理”了。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