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马血系史话之二——“屋顶上的轻骑兵”波兰系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jpg

今天,我们将历史坐标向前推进到一千年,看看阿拉伯马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欧洲,并随之“扎根发芽”,最终发展出波兰系、俄罗斯系、西班牙系这三大欧洲传统阿拉伯马血系的。

阿拉伯马进入欧洲

要探究欧洲传统三大血系(波兰系、俄罗斯系和西班牙系)的发展历程,就必须从阿拉伯进入欧洲那一刻说起。

(1431年西班牙抵抗摩尔人的La Higueruela之战,其中可见阿拉伯战马)
2.jpg

据史料记载,阿拉伯马最早是从西班牙、法国(西线)进入欧洲大陆的,另外一部分则是1095年后作为战利品随着从巴勒斯坦返乡的十字军战士陆续来到欧洲的(东线)——这是阿拉伯马第一次成规模入欧。在这之后的大约一千年中,欧洲的阿拉伯马一直作为优良战马被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圈养、繁育、改良当地马匹。特别是在欧洲骑士逐渐脱下笨重的盔甲、“轻装上阵”之后,体型相对小巧但灵动、耐力十足的阿拉伯马更是成为各国轻骑兵的主流战马。

(穆罕穆德二世及其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
3.jpg

(奥斯曼帝国军队包围维也纳,史称“维也纳之围”)
4.jpg

第二次阿拉伯马大规模进入欧洲发生在1522年。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派30万骑兵进攻欧洲,其中绝大多数的战马是从阿拉伯沙漠地区掠夺而来的纯种阿拉伯马。1529年,奥斯曼大军抵达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开始著名的“维也纳之围”。随后波兰和匈牙利军队前来支援,双方大战开始。由于势均力敌,战事陷于胶着状态。

(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5.jpg

直到1683年9月12日,由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联军(总兵力7万)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大军(约13万8千人,于1683年7月14日开始围困维也纳),即著名的“维也纳之战”。此战成为欧洲历史的转折点,随后奥斯曼帝国逐步向东撤退,最终于1699年结束对欧洲地区的扩张。

“维也纳之战”胜利后,以波兰为主力的欧洲联军俘获了大量纯种阿拉伯马,这一部分具有优良血统的战马随之进入波兰、匈牙利等国王宫贵族的马房,成为后世东欧地区主要阿拉伯马马房的基础繁育马匹。波兰系阿拉伯马的发展进入黄金阶段。

6.jpg

波兰繁育计划的开始

通过与土耳其人的长期战争获得大量优良阿拉伯战马的欧洲贵族们,为了保持并提高本国骑兵的作战能力,争相建立自己的阿拉伯马马房,开始了波浪壮阔的“阿拉伯马欧洲繁育史”。

其中,波兰因为获得的战马数量最多,自然优势明显、发展迅速。当时的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齐格蒙特·奥古斯特(Zygmunt II August)建立了波兰史上第一间皇家阿拉伯马马房——克内申(Knyszyn)马房。

(克内申城纹章)
7.jpg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通过战争获得的阿拉伯马的基因库已经不能满足聪明的欧洲人养育最优秀阿拉伯马的需要了,很多人开始直接从阿拉伯地区进口马匹。

(波兰王子桑古斯克和他的阿拉伯战马)
8.jpg

具体到波兰,波兰王子桑古斯克(Sanguszko,1743-1812)创立了斯拉乌塔(Slawuta)马房,专门养育他从中东引进的阿拉伯马良驹。

(桑古斯克家族纹章)
9.jpg

19世纪沙俄控制波兰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7年下令建立波兰第一家“国立阿拉伯马马房”——亚努·波拉斯基(JanówPodlaski)马房。时至近日,它仍然是世界最著名的阿拉伯马繁育马房之一。另一家稍晚建立的安托尼尼(Antoniny)马房发育出的种公马Skowronek更是成为英国Crabbet系的传世珍宝,得以名留青史(Skowronek的传奇故事请阅读第二期的“阿拉伯马血系史话”)。

(人称“世纪名马”的波兰阿拉伯马种公Skowronek,为当时的Crabbet马房所有)
10.jpg

即便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波兰系阿拉伯马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以①出众的外表形态、②自然的奔跑律动、③良好的健康体力、④温和的性格秉性受到世界各国阿拉伯马繁育者的追捧。

目前,波兰阿拉伯马数量大致是1200到1500匹,其中种公马有100到150 匹,500到600匹繁殖母马。其他的是骟马,运动母马和年轻马匹。  

(黄色部分为进口过波兰系阿拉伯马的国家和地区)
11.jpg


(据1991年到1996年国际马匹拍卖纪录数据,共有262匹波兰阿拉伯马成交,销往全世界19个国家。 )
12.jpg

波兰阿拉伯马发展简史

16世纪:波兰出现关于纯种阿拉伯马的文献记录。最初的纯种阿拉伯马是通过与奥斯曼帝国的连年战争获得的战利品。

(奥斯曼帝国骑兵和他们的阿拉伯战马)
13.jpg

1699年:奥斯曼帝国与波兰等欧洲列强签订停战协议。之后波兰人陆续前往中东地区寻找优秀的阿拉伯种马。带回波兰的阿拉伯马用于改良当地马匹质量,用于骑兵、农业劳作、马车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兰阿拉伯马马房几乎“全军覆灭”。1914年波兰共有繁育母马500匹,到1918年仅剩25匹。

1921年:波兰重获独立,国立亚努·波拉斯基(Janów Podlaski)马房重建。

1920年代:波兰阿拉伯马繁育协会建立,波兰第一部血统簿(Studbook)建立。

1930年代:一些美国阿拉伯马繁育者从波兰进口阿拉伯马,其中著名的包括芝加哥的亨利·B·柏德森(Henry B. Babson)和田纳西的J·M·迪金森(J.M. Dickinson)。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失去了89%的繁育母马。1939年德军入侵期间,亚努·波拉斯基(Janów Podlaski)马房损失了超过80%的马匹,马房遭受重创。尽管形势严峻,还是有一部分波兰马人努力保护下来一些波兰系种马。

二战后:匈牙利向波兰输送一批繁育母马,帮助波兰重建阿拉伯马繁育计划。波兰马房利用部分前苏联阿拉伯马种马开展繁育。

1950年代后期:英国人帕特丽夏·琳赛(Patricia Lindsay)从波兰进口阿拉伯马用于繁育,后成为连接波兰和美国的阿拉伯马贸易经纪人。

今天:波兰拥有三家国立阿拉伯马马房,即Janów Podlaski,Micha?ów和Bia?ka,以及许多私人马房。繁育计划不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五大阿拉伯马血系之一。每年举办的“波兰之傲(Pride of Poland)”阿拉伯马拍卖会成为世界范围内波兰系阿拉伯马爱好者的盛会,去年一匹名叫Pepita的灰色母马拍出了140万欧元的“天价”。

(“波兰之傲”阿拉伯马拍卖会)
14.jpg

15.jpg



(2015年拍出140万欧元高价的波兰系母马Pepita)
16.jpg





来源:阿拉伯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