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国古代骑兵的甲骑具装

[复制链接]
satan 发表于 2017-9-15 09:46:45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439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00122173508c8673.jpg

20100122173509c33df.jpg

20100122173509fc792.jpg

重骑兵在中国的出现是与马凳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分不开的,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马凳是在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上出现的。风衣对马凳的研究没有丝毫兴趣,所以在这儿只是简单的说两句:马凳为骑兵更好的控制战马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国重装马铠——甲骑具装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甲骑具装的历史说起马铠,对历史影片比较感兴趣的人会马上想起《BraveHeart》和《敦煌》这两部电影。但是其中真实反映古代重骑兵的是《勇敢的心》,中日合作的《敦煌》历史错误太多,装备更是错的一塌糊涂。

中国南北朝时期标准的马铠,历史上称为“甲骑具装”,由六个部分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当然还配备有马鞍和马凳缰绳之类。“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其实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当胸;马身甲;搭后,就是马匹前中后的大片护甲;而寄生比较有特点,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这样装备的战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冲上去砍马腿,否则很难直接杀伤它。那么步兵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就要谈到甲骑具装重骑兵的使用了。

西汉时期中国只有轻骑兵,所有的战马都是赤膊上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在战马的胸部装上皮革制成的“当胸”,这个在《三国志。鲍永传》里有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比较完善的马铠,但是当时这种装备非常的珍贵。曹操在《军策令》中说到袁绍有三百具马铠,然后伤心的说自己的军队连十具也没有。

到了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上万骑兵部队加在一起还是只有几百具马铠,重骑兵的比率不过只占全部骑兵的百分之三。这时的马铠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长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护甲。

到了战争天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伟大统帅和伟大舵手都发现马铠是一样可爱的装备。这时在一场战役中出现的马铠甚至达到上万具!!!石勒消灭末邳的战役中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击败姬澹的战役中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另外这时的中国马铠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大型甲片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骑兵军刀的变革

骑兵军刀,俗称“马刀”。古代骑兵的武器有刀、矛、剑、戟和弓弩,到了近现代,除了火器之外,马刀依然是骑兵的基本武器,并不单是骑兵的珍物,作为具有传统意义的冷兵器也为其他军、兵种的军官所喜爱并收藏。一些优秀将领亲自设计马刀。如1881年俄国的戈尔洛夫中将设计了6种马刀装备俄军骑兵,二战时的美国名将巴顿,还有我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峰都为军队设计过马刀。

骑兵大规模兴起并独立成军当属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百炼钢技术用于造刀,铁制的环首刀被大量使用,基本取代了长剑。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认为马刀出现于东方,7-8世纪盛行于东欧和中亚游牧民族。而笔者认为,中国最早的马刀应该是汉代的环首刀。这从出土的山东沂南汉画像墓中的执刀骑兵便可知。环首刀刀体是细长型,多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也无护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夹,外面缠以粗绳.便于持握。同剑相比。环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为厚实的刀脊,因而比两面刃的剑更适于骑兵冲击时斩劈。汉代的造刀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三十炼、五十炼甚至百炼钢刀。即以含碳量较高的炒钢为原料,经过三十、五十、乃至上百次的折叠锻打而成。

南北朝时,马镫的出现和马鞍的改进,使骑兵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步、骑兵都装备短柄铁刀,其特点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没有圆环。山两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这种刀。

唐代骑兵是继汉代以后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上又-兴盛时期。其时,无环首短柄铁刀成为马刀的主要类型。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椭圆形护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饰纽带,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骑兵俑即是此种。隋唐以后刀的制造,以灌钢法代替百炼法,即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再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成钢,然后分别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而钢质柔韧。经过这两种淬火处理后的刀,可“斩甲过三十扎”,刀刃锋利程度和韧性都得以提高。

北宋丧失了西北产马地区,军队只得以步兵为主,骑兵只作为附属军种。与宋朝对抗的辽、西夏、金都足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其骑兵与宋军对阵,十战而九胜。步、骑兵以弓弩为主,刀枪次之。常用的短柄长刀称“手刀”。从宋《武经总要》图来看,手刀刀身宽,刀尖儿近齐平,江苏丹徒出土的宋刀实物刀长82~87cm,刀身宽4~5cm,有护格。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步、骑兵和抗日战争时西北军步、骑兵装备的大刀片与宋代手刀型制颇为相似。元代蒙古军队将骑兵机动作战的高效能发挥到极致。骑兵所用之刀已是弯曲形,一改我国自汉唐以来刀身平直的传统、弯刀质心远离刀柄,极大地增加了刀的杀伤力量。马刀的这种特点在弹性大、韧度高的钢刀身上表现尤为显著。

笔者认为,蒙古军骑兵采用弯刀,同蒙古军三次西征有关。特别足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古旭烈元部三路大军攻破巴格达、火黑衣大食。即阿拔断王朝。第二年又攻入叙利亚,占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花纹钢刀世界驰名。伊朗骑士名贵的舍施尔(shanishiy)刀,土耳其马、步两用的基利(kiliei)和帕拉(pala)佩刀,刀身弯曲度大(14cm),刀柄带十字护格,质量轻(无鞘850g),装饰极为豪华。加之伊朗和土耳其骑士善使弯刀,杀敌不用斩劈,策马冲击时将弯刀平持,其锋平划敌人,使其首级治地。伊斯兰骑士兵器和战技上的这些特点,与之殊死拼杀的蒙古骑兵个会不注意,继而影响到蒙古骑兵军刀的制式。蒙古军队西征时杀掠甚酷,动辄屠城,而被俘的工匠能刀下余生,足因为蒙古贵族追祟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地伊斯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世界征服者史》载,在撒马尔罕“3万有手艺的人被挑选出来,成吉思汗把他们分给他的话子和族人。”蒙古人在两征中掳掠了数以十万计的工匠,他们在军队服役,大大增强了蒙古人的战斗力。

明代自朱元璋起开始重视骑兵的建设。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工部规定广全冈各地每年制造兵器的数量,其中“马步军刀”为21000把,仅次于弓箭。明朝步、骑兵使用的腰刀,汲取了抗倭作战中缴获日本倭刀的优点,弯曲而锋利。清末袁世凯编练新军“北洋六镇”中有马队,马队装备西洋式马刀。在《马队操法》中,先讲马刀的徒步和马上的斩劈,然后才有《曼利夏马枪图说》,足见对马刀的重视。操法强调:“马兵器械,以刀辅枪。刀便近刺,枪便远击。”还说:“马兵小枝,忽遇敌军马兵大队,力敌不能,退走不得,唯有下马拔刀冲入敌队,刺马腹、劈马股,逢人伤人,逢马伤马。如伤敌官-可当十。或敌军马炮队多,即刺其马,一马伤而诸马难行,炮亦将踯躅,我军可乘势进击。”清末新军马刀攻防招式简单实用,一改传统刀术套路的虚华。

中国古骑兵简介

其实中国是有重骑兵的,从汉代以后,各朝都有重骑兵,只不过在军中所占比例不同。当然,如果按史书上把重骑兵定义为人马都披甲,那倒是数量有限,但仅就骑兵本身的护甲来看,超过10公斤的好像并不少,这已经可以称为重骑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没有发展出整体式防护装备(除了明光铠)。

秦朝时,骑兵所占比例很少(1:100)常常担任突击、迂回、断粮、追击等任务,同时为加强主力部队的的机动性,也改良了战车,减轻了其重量将车骑编组在一起,使“轻车锐骑”配合战斗。骑兵部队从属于作为全军主力的战车部队,保护战车部队的侧翼。

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在部队中普遍设置了专门统率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刘邦就专设一只精锐骑兵部队--郎中骑兵。但战车仍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其作用日益缩减,当时还是把战车列于百兵之首。

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

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汉匈之间发生好几次重大战役,每场动员骑兵都常近二十万骑。当时的战车已经只用于保障营地安全或后勤运输,而骑兵已成为部队的主力,并装备了相应的骑兵装备,高鞍的产生能更好的发挥骑兵兵器的威力。另外,步兵已不同于奴隶社会时的徒兵,也有精良的装备,同时由于步兵的负荷重量问题,为执行不同的任务需组建相应的步兵作战单位,装备的兵器也要求多样化。

由于军队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种,同一兵种还有装备不同的作战单位,指挥人员要在战斗中根据敌军的长短处及地形的变化来部署不同兵种的部队,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长短结合,相互支持,借以发挥兵器的最大威力。汉代已经相当注意阵型的使用,当时流行“八阵”,《文选》注里讲为:方阵、圆阵、牡阵(还有个与牡相对应的不会读)、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李广的四千骑兵与匈奴的四万骑兵遭遇,就使圆阵用弓弩抵抗了两天,支持到救兵到来。

李陵以步对骑的战斗中,所列阵型就是“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也是种防御阵型。而进攻阵型,则常是步兵居中,骑兵两翼,便于包抄。

汉代的武器生产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汉朝为保证军队有充足的武器供应,一方面设置管理武器制造业的专职官员,太仆属下的“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生产。另一方面设立规模很大的“武库”。有考工令负责督造的各种武器,都送到武库来储藏,并从这里分配到有关单位。(武库每座库房长100~200米,墙厚达4~8米,兵器分类存放)武帝开始,冶铁业归政府经营,在全国各地设立四十几处铁官,不但推广了铁器的使用,也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西汉达到“百炼刚”水平。

汉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装备部队的兵器,远射主要是弩和弓,格斗有戟、矛、刀、剑,防具是铠甲和盾牌。还有种叫钩攘(为金属旁的)。弓箭,骑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汉军中普遍装备的是复合弓。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弩(擘张)和脚踏弩(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弩。和强弩被视为汉军最精良装备的还有长戟,汉代最主要的格斗长柄兵器,骑步都离不开它。而与长戟同样重要的,还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经是钢铁制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剑,出土的钢剑中有的可长达124CM,刀是汉代开始兴起的,战国时期还未出现,汉初时铁剑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现后,就逐渐的把剑排挤出去了,成为广泛使用的兵器。汉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铠甲和盾牌。盾牌有木制、皮制和铁制,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大约相当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攘,可攻可守。汉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甲札,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第三类,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另外札甲中又有无披膊和披膊之分,骑兵大多使用无披膊的。皮甲成为铁甲的配角,但仍作为重要的辅助性防具。

重装骑兵出现在战场时,正是以部曲私兵为军队核心的时代,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经魏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氏族门阀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结合在一起,豪强世族拥有大量私人武装。那些部曲既是依附农民,又是豪强世族的私人武装。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从东汉末年开始恶性发展,到魏晋以后日益加剧,也就影响了当时封建军队的组成等方面,当时带兵的将领都出身豪门世族还拥有自己的私兵部曲,还往往拥有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这些装备精良的私人部曲,就形成了他们统率的军队的核心。这样一来,自然引起军队的组成、指挥和兵器装备的一系列变化。早期的私人部曲还不一定是骑兵,更不一定是重装骑兵,私人部曲以甲骑具装的面貌出现,与五胡乱华时的那些来自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有关。这些民族,进入中原以前都是游牧经济,拥有优良的马匹,军队又都是骑兵,同时往往还保留着氏族军事组织的形式。进入中原以后,就与豪强世族联合起来,自然门阀部曲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制度也就结合起来,自然又促使军队的核心发生变化,终于出现了人马都披甲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重装骑兵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可分为四类:一是完整的马具,二是马甲--具装,三是骑兵铠甲,四是战斗兵器。当时的马具中,马鞍在东汉是制作就相当精致了,西晋时又有了马镫(不过西晋时马镫似乎只是用来踩蹬上马的,骑马时并不用),这样,控制马匹就相当容易了。而具装呢,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骑兵铠甲是西汉时那种无肩札甲发展过来的“两当甲”(腋下不连接,所谓“一当胸”“一当背”,在肩上用带扣联),到南北朝时,又常常加上护肩的“披膊”,与两当甲同时的还有另种较名贵的铠甲,那就是“明光甲”(这种甲的特点就是胸背处各有两面大型金属圆护)。最后是兵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使用的兵器,远射的还是弓和弩,格斗的是戟,销(边旁是矛)和大刀,骑兵们使用擘张弩,不过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斗武器,戟逐渐被销所代替,再后来则是刀销并用,注重劈砍了。尽管甲骑具装是当时军队的核心,但从数量上还是远少于一般步兵。

安史之乱”暴发后,来勤王的有大食的军队,他们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这次战斗结束,唐军士兵大约有万余人被俘,其中就有《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环,他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见过中国工匠在当地工作,这些人把唐代中国造纸术等手工技艺教授给阿拉伯人,进而传到欧洲,造纸术对西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契机或许正是这次怛罗斯战役。(根据现代一些学者的说法)

然而,中国历史的事实却一再证明,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常常能打败生产力、科技都遥遥领先的农耕中原,为什么?这不得不从悲惨的宋王朝说开来,大宋王朝的时候,中国人有了很多发明,火器炸药已经较普遍运用了,而且言论思想都比较自由,这些都可以在宋词里看出来,人民的爱国思想,民族凝聚力也非常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武器创新,有连弩车,火箭车等等,如果列阵而待,估计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军队能突破防守。然而,香草美人多悲剧,大宋因为带兵的文官和对手的强大狡诈而败亡了.当时的蒙古的弓骑兵在同时代同时具有先进的汉人弓弩技术和强大的机动力,发展出了独特的战法,就是冲到弓箭的射程内发射完弓箭后马上撤退,而且冲锋不是以密集方式进行,损失也就少的多,可以说把骑兵的速度优势与长程兵器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中原军队由于天然因素(不产马,在没有草原的情况下,养一匹马比养三个人花费还大),在速度上明显吃亏,只能处于步步为营的状态,而在行军过程中,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兵员是训练状况是关键,一支步兵混合队伍行军的时候,必须要深刻了解战场情况,也就是派出游骑兵(侦骑、斥堠)侦察周围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迅速布阵,还要保证后勤供应。这些不是不能完成,但是需要出色的指挥艺术。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显然不会教会带兵的文官如何应付战争,孙子兵法也没具体到如何训练步兵作战,然而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将酿成一场大溃败,而步兵军团的大溃败却是致命的,在机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阵型的步兵将被迅速歼灭。

明代骑兵所配火器,多为三眼铳或五眼铳,我以为其战法近似欧洲龙骑兵,即乘马机动,静止射击,因为火门枪无法在颠簸的马背上点放。当然,不排除经过长期训练后,骑兵能在跑动的马背上开火,但那样的话,训练成本就很高了。而在宋、明朝,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原兵家诡道了,常常是王者之师被人设伏歼灭,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一次指挥失误往往引发三军崩溃,例如宋金太原之战、明与后金京畿之战(中反间计杀袁崇焕)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叁军。中原破灭,非兵不利,民不善,弊在文人清谈。甲午战争,书生们皆群情汹汹,请求一战,却不知敌不知己,当情况不利的时候,又悲愤默已,想着如何以死报国了,(想起了南宋张濡杀元使节,引发伯颜灭南宋),从宋到明、清,历史难道不是这样一次次的重复着吗?轻率出兵,然后兵败,然后胆破,然后杀良将,毁长城。引用一段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的话:“我朝三百馀年,待士大夫以礼。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大小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内而庶僚畔官离次,外而守令委印弃城,耳目之司既不能为吾纠击,二三执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里合谋,接踵宵遁。平日读圣贤书,自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亦何以见先帝!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其在朝文武,并转二资,其负国弃予者,御史台觉察以闻。”《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一》。还是这位太后终于看明白了,所谓的士大夫,所谓的读圣贤书,自许谓何者,原来是一堆只会作诗说道理的樗栎庸材。

骑兵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步兵还在发展,现在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步兵了,从骑步对抗的历史来看,是远程火力与机动力的战略选择,当骑兵具备了相同的或超越对手的远程火力的时候(蒙古骑兵),它将是可怕的毁灭力量;当步兵乘上马拉的战车的时候(汉唐步兵),它将成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时候,我们汉民族能重新找到这份豪情?

安史之乱”暴发后,来勤王的有大食的军队,他们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这次战斗结束,唐军士兵大约有万余人被俘,其中就有《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环,他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见过中国工匠在当地工作,这些人把唐代中国造纸术等手工技艺教授给阿拉伯人,进而传到欧洲,造纸术对西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契机或许正是这次怛罗斯战役。(根据现代一些学者的说法)

然而,中国历史的事实却一再证明,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常常能打败生产力、科技都遥遥领先的农耕中原,为什么?这不得不从悲惨的宋王朝说开来,大宋王朝的时候,中国人有了很多发明,火器炸药已经较普遍运用了,而且言论思想都比较自由,这些都可以在宋词里看出来,人民的爱国思想,民族凝聚力也非常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武器创新,有连弩车,火箭车等等,如果列阵而待,估计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军队能突破防守。然而,香草美人多悲剧,大宋因为带兵的文官和对手的强大狡诈而败亡了.当时的蒙古的弓骑兵在同时代同时具有先进的汉人弓弩技术和强大的机动力,发展出了独特的战法,就是冲到弓箭的射程内发射完弓箭后马上撤退,而且冲锋不是以密集方式进行,损失也就少的多,可以说把骑兵的速度优势与长程兵器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中原军队由于天然因素(不产马,在没有草原的情况下,养一匹马比养三个人花费还大),在速度上明显吃亏,只能处于步步为营的状态,而在行军过程中,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兵员是训练状况是关键,一支步兵混合队伍行军的时候,必须要深刻了解战场情况,也就是派出游骑兵(侦骑、斥堠)侦察周围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迅速布阵,还要保证后勤供应。这些不是不能完成,但是需要出色的指挥艺术。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显然不会教会带兵的文官如何应付战争,孙子兵法也没具体到如何训练步兵作战,然而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将酿成一场大溃败,而步兵军团的大溃败却是致命的,在机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阵型的步兵将被迅速歼灭。

明代骑兵所配火器,多为三眼铳或五眼铳,我以为其战法近似欧洲龙骑兵,即乘马机动,静止射击,因为火门枪无法在颠簸的马背上点放。当然,不排除经过长期训练后,骑兵能在跑动的马背上开火,但那样的话,训练成本就很高了。而在宋、明朝,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原兵家诡道了,常常是王者之师被人设伏歼灭,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一次指挥失误往往引发三军崩溃,例如宋金太原之战、明与后金京畿之战(中反间计杀袁崇焕)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叁军。中原破灭,非兵不利,民不善,弊在文人清谈。甲午战争,书生们皆群情汹汹,请求一战,却不知敌不知己,当情况不利的时候,又悲愤默已,想着如何以死报国了,(想起了南宋张濡杀元使节,引发伯颜灭南宋),从宋到明、清,历史难道不是这样一次次的重复着吗?轻率出兵,然后兵败,然后胆破,然后杀良将,毁长城。引用一段南宋最后一位太皇太后的话:“我朝三百馀年,待士大夫以礼。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大小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内而庶僚畔官离次,外而守令委印弃城,耳目之司既不能为吾纠击,二三执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里合谋,接踵宵遁。平日读圣贤书,自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亦何以见先帝!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其在朝文武,并转二资,其负国弃予者,御史台觉察以闻。”《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一》。还是这位太后终于看明白了,所谓的士大夫,所谓的读圣贤书,自许谓何者,原来是一堆只会作诗说道理的樗栎庸材。

骑兵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步兵还在发展,现在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步兵了,从骑步对抗的历史来看,是远程火力与机动力的战略选择,当骑兵具备了相同的或超越对手的远程火力的时候(蒙古骑兵),它将是可怕的毁灭力量;当步兵乘上马拉的战车的时候(汉唐步兵),它将成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时候,我们汉民族能重新找到这份豪情?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相关帖子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45

主题

481

回帖

3836

积分

纯血疯马

积分
3836
冷艳锯 发表于 2017-9-15 16:29:53
骑兵带甲丧失了速度,这是得不偿失的,这就是甲骑具装很快退出历史的真正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