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所谓的城市艺术化,乃指是否具有美学意义上的铺设。文化历史与时代交融无痕,社会活跃度的生气,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鸣,章法对于人的行为设置的方便等,没有一大堆深刻的,涵盖所有人性价值的综合学养,城市的感染力效应几乎不可能。经济和技术的运用并不能与城市的美感诱力混为一体,无由的形式未经艺术程式的推敲便会失掉心理的认同。地理,气候,文化心理,美学逻辑,习俗,经济方式这些古代风水中都会告诉我们的基本条件在一个当代艺术施予下的城市缺一不可。
一
提起城市艺术,或者城市化之艺术维从,艺术化的城市,诸如此类。我们通常将视觉形态和技术特征作为第一感知,乃至扩大到良好的活动心理。城市作为人类生存文明进化的人造空间,它对于启发人类本身的前瞻性生活应当负有良性作用,即是,人为地表明这样的物质信念不仅仅是对于进步实况具有总结意义,它还对于未来的期盼有着隐形的描述。
作为固体不变的建筑物质所能够产生活态的动力,在表象上也许是艺术性的表述在起着作用。文者以“也许”作为一个不确定的副词表达一个不肯定归结,本就潜藏着一个对“艺术”之泛称---划入一个需要从属于城市这样一个范畴使用的态度,而不是一般的广义感知概念,否者就会成为开头提到的仅仅是形态和技术的浅略认识。因为城市形态的汇成不是搭建一个外壳再往内里填充东西那样简单。
我们知道一个城市是一个地域集大成之形象,有什么样的文化和经济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城市。而且城市的形态优劣是任何人都能发觉到的,往往并不取决于体验者的文化差异,人性的经验就能使城市集成的那些方方面面坦然显露。当然一个对城市生活有经验的人,尤其是对特性的城市有着综合观察力的素养那就敏感度更快。因此城市的装束——在规划设计时所提供的形态——艺术层面上的表现,对于城市互动的受众在生态化的应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兴起林林总总的城市发展和演变,始终有一个尚未进入自觉的,对自身文化的阐释有着明确理念的,作为城市艺术方向的度量上的缺陷。如果不夸张的说,也许只有中国的城市识辨度是最低的,它们有着雷同的建筑和规划空间,有着相同的装饰语言和生活流向。唯一所能识别的就是城市的经济层面所告诉他人的硬件规模,还有大号城市所能提供的超体量的标志性构筑物。这就好像我们需要一个优美的城市非得依赖具有足够的经济能量,或者说是通过宣泄物质才能使我们活得更像在精致的城市里?但是我们既然提到城市的艺术这样一个诱人的着眼点,必然会凭借着艺术的发挥来给我们的城市提供超经济能量的享受。
人们知道艺术并不是在贵重的物质空间里才能产生,艺术思想本身是超限制的。
二
但是我们借此说艺术之于在城市里就是造型和精美技术的追求,那么一定会滑向一个无为的城市特性。这样的思考对于所谓的城市之艺术美的最终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同的规划,或是另类的怪物,均是假置于艺术创作之为城市特点的起由。而其实具有艺术逻辑的城市并不是指简单的视觉形态和高级材料的堆积,它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纯点状的视圈范围。问题确实是摆明大多数人认定建筑作为艺术其类,必定将城市的可觉器官具有艺术性质,但是,这样的一个信念的知觉是不明就里的。我们分拆两项原本实意既能知道性质的分别,因为建筑就是住人空间,城市就是建筑的集合空间,它可以是复合的,可以改动,并且循着绝大部分人群的社会活动而维向性的。
但是艺术的本体是单独特性表达,而且强调非合流性和重复性,只维精神意识所走向,完成的作品不可断肢截取。这样的两重关系放在一起,非具有人类强烈的目的不能迁就融合。在古代的人们生态文化里,居住和艺术心理具有极其恰和历史延行的生活悟性和运作方式。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文化信念或觉悟能控制某种不协调的欲望。而当代,特别是在西方,建筑之与艺术已然成为以科学方式解析成为逻辑归明的成果。虽然在中国高楼林立,但是我们对建筑和城市美学的理解是含糊的或者是断意的,这恐怕不是经济原因,在我们后进于西方的时代,人们感受到某种需求的强烈往往会在外部形态加以追随,而是对品质合成的内涵缺乏足够的备养。
既然我们将城市和艺术融为一体谈,不能不说出当代文化意识决定了当代建筑艺术的显现条件。长观历史角度,任何一个时代的即时性都是当代文化的即可条件,但是今天的人们所冀望的“当代”确实与传统的即时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历史一直是以折线的飞跃性脱离了弧线的缓延,文化思想也是如此。
资本主义的后阶段开始摆脱前期追随传统等级观念,追求平等思想,在建筑表现上避讳了一般传统建筑附加的装饰,不是仅仅由于技术更新的原因,它是消灭等级差异开始的,取消元素的尊卑意味着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心理。讲究人性——将物质置于人所一致的识别时态,讲究个性——一个人类生理的自发现象(受束于法律和道德),讲究公众性——引导普通社会人群共享公共环境,这是一种纯精神引发的对艺术新觉潮流,并且鼓励更新的创造和期待新的意识出现。但是越是具有当代意识就越尊重传统,这是一个合理的智慧结果,因为当代思想有个非常重要的理性认识就是改观才是尊重,共生才能使传统产生活力,同时鼓励差异性文化交流,这就是信念。
将复制视为平庸的,未开化的支流排除在当代文化之外。以此我们看到当代的建筑艺术决然不是纯粹的技艺观念,而是建立在时代的人文观念下产生的服务性开发创造。它也不是唯物质崇拜的,而是将物质表现与人的心理所能感知到的生命的纵向持平。它是自觉地将传统潜意识的尊贵与普通的差异捏合在互通的台级上,使人们消除地位恐惧,建立平等的空间和机遇。它在表达情节方面不会露出贪欲的表现,而是积极的鼓励社会看待新生,接纳参与者。
同时它有一个最现实的自我精神,毫无疑问就是竭力保证地域传统文化的存在性和原有的属性发挥,这样才能使当代文化的生命得到必不可少的供氧。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知道所谓当代城市和艺术方式之融合取决于人们是否真诚的、理智的和谐共荣的去延续我们城市的生命,并使之成为特点明显具有当代感召力的一方。所以建筑艺术是在这样的思想鼓励下进行具有涵养的规划,它的方式在判断经济样式限制下采取艺术手段使得城市精神健康并具有识别性。
三
当然,并不是说,理念在了一定就成,就是西方也没有做到完全彻底的当代精神。但是从城市规划上看,先进的科技工业国家确实在整体上目标明确,城市耐人寻味。而中国在当代城市的理解上仍有偏差,只是局部放光,在整体上暴露出语言表达上的障碍。这是文化走向模糊的必然的外相,靠制度是无法掩饰的。
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城市都是从西方学来的,而西方的现代城市来自于对自身文化发展的演化。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比较一下中西的外相差异,两者看上去有相同的城市特质,但是当你巡游其间则感觉到差距,这差距不是指文脉上的感受,而是节奏上的不一样。西方(请原谅本文在这里拿西方作样板不是因为崇洋,而是提醒对文化忽略掉了某种自觉的成份),包括日本,它们城市的循环性具有明确的节奏,这里指空间的收放性,体量的渐入性,尺度的均衡性,语言的转换性。
色彩和肌理的有机性,文脉新旧的互衬造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接,有头有尾叙述着城市非他性的故事。这样的节奏不仅维系着居住者的心,同样敲打着旁观者的敬意。可是中国的城市相对混乱,极少有这样的把握分寸的节奏美感,点状、片状的多。
我们抱怨中国人多,交错流向,但是东京也存在这样的人口密度,但是东京,甚至比欧美的整体规划做得更好,因为东京的命题比之空间宽松的纯西方具备更有逻辑性的思维。
而中国上海的城市改造依赖过去殖民地的规划做到了某种扩张后的更生,但是原先石库门集中地点和工厂区的改造却依然形同三流城市。北京没有将新城与老城之间做缓冲空间,交杂无序并立使得城市的比例很混乱,交通的重复性大大的提高了。广州一味建造没有任何语言表述的建筑,让人感受不到它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间歇性的突兀的城市观表明了中国城市发展的零碎性的功利目的,再要走回文化的理性会相当困难。
城市是个对人的描述,它如果是个纯物质的东西,我们不必赋予它更多的含义。显见的人类之于天地自然间来,必有其精神感召才使人类思想活动,情感释放提高了生命的终极价值。那么艺术运用作为介质对我们智慧的表达基于城市是个最难的创作,所谓的城市艺术化,乃指是否具有美学意义上的铺设。文化历史与时代交融无痕,社会活跃度的生气,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鸣,章法对于人的行为设置的方便等,没有一大堆深刻的,涵盖所有人性价值的综合学养,城市的感染力效应几乎不可能。经济和技术的运用并不能与城市的美感诱力混为一体,无由的形式未经艺术程式的推敲便会失掉心理的认同。地理,气候,文化心理,美学逻辑,习俗,经济方式这些古代风水中都会告诉我们的基本条件在一个当代艺术施予下的城市缺一不可。
城市真的离不开艺术@吴明光 上海太木舫建筑&北京宾鸿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