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著名品种

[复制链接]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15: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 499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影響血統深遠的古老品種 在所有的馬的品種血統中,幾乎都流著幾種古老品種的血液,十幾世紀以來牠提供給全世界許多種馬的重要血統。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與戰爭等因素,在幾個不同的時期分別將這幾種馬從原產地帶到另一個區域,也因為這些馬的遺傳基因特質,讓全世界大多數的馬品種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馬的血統,所以說牠們是對馬品種血統影響最深的馬。 阿拉伯馬 (Arabian) 以阿拉伯馬為主,以及像阿克哈-塔克馬(Akhal-Teke)的東方馬(Oriental),是影響全世界馬的血統最重要的一種馬。生活在中亞沙漠與草原的東方馬,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影響歐洲馬的血統。公元七世紀的伊斯蘭聖戰,對於馬類以及人類歷史都是很重要的分水嶺。當時阿拉伯馬到達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 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半島),隨著回教帝國從東方擴展到歐洲,阿拉伯馬也分散到全歐洲。十幾世紀以後一直到現代,許多品種也不斷引進阿拉伯馬來改善血統,最有名的英國純血馬(thoroughbred)也有阿拉伯馬的血統。 柏布馬 (Barb) 柏布馬是全世界碼的品種當中僅次於阿拉馬的一個奠基性品種,牠的延生者西班牙馬提供了大多數歐洲與美洲馬的基礎。牠來自北非的摩洛哥,在公元七世紀時進入西班牙,後來又向上進入歐洲。 西班牙馬 (Spanish) 西班牙馬曾經是歐洲主要的馬,為許多君王和領袖所喜愛。在16世紀初新大陸的征服者與移民將西班牙馬被帶到美洲,當時所建立的品種一值繁衍到現在,西班牙馬的血統影響了所有美洲馬。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馬(Andalusian)可說是所有西班亞馬的代表、另外像葡萄牙的盧西塔諾馬(Lusitano)以及維也納西班牙馬術學校的利皮札馬(Lipizzaner)也都是牠的後代。 h4v6sY
舆**馬%%哋··日子13974921066

已有(8)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0:00
貝多因沙漠的馬 好幾個世紀以前,中東的沙漠惡地裏,有一群馬兒,生長在有著香甜嫩草的綠洲中,這裡大概是現在的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敘利亞、伊拉克跟伊朗等地。這支熱血馬的血統,將以不可思議的程度影響整個馬的世界。它就是聞名世界的「阿拉伯馬」。 回教徒們深信,這些馬是真主恩賜的,應該被尊敬、珍愛、甚至於崇拜。早在歐洲人知道阿拉伯馬之前,中東沙漠地區的遊牧民族貝多因人(Bedouin)就已經將阿拉伯馬視為沙漠生存所不可或缺。部落首領可以像談論部族的每個家庭一樣來述說部落中馬匹的歷史,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些馬兒勇敢、堅貞的故事,以及牠純正的血統所象徵如同珍寶一般,在在增添了阿拉伯馬的神秘與浪漫色彩。 宗教信仰跟傳統深深影響這個品種的特質,當然包括了形狀跟顏色。突出的前額被認為是阿拉的祝福,所以前額越大福氣越多,有著高頂的冠毛的拱頸是勇氣的象徵,昂揚翹起的尾巴則展現出氣宇非凡,這些都成為血統保留的重要選項。阿拉伯馬被賦予的宗教意義,以及牠們對部落財產和安全的貢獻,讓其血統得以維持純正。為了保有真主恩賜的特質,任何混種的行為都被嚴格禁止。貝多因人藐視其他所有品種的馬,例如北非跟沙漠週邊的柏布馬(Barb)以及土耳其馬(Turk),就完全不被驕傲的貝多因人看在眼裡。 從一開始,阿拉伯馬就被當成戰馬,驍勇善戰的貝多因人,各個都是馬上梟雄。他們攻擊其他部落,掠取牲畜來增加自己的資產。閃電掠奪攻擊的成功,得仰賴速度,確保洗劫之後可以全身而退。此時牡馬就成了最佳選擇,因為她不會對著受略者的馬匹鳴嘶,可以降低對方的警覺。最優秀的戰馬在沙場上要表現英勇,進行攻擊的時候,即使受到驚嚇,也絕不退卻。征戰的日子裡,馬兒們總是長途跋涉、遠離家園,過人的速度跟驚人的耐力當然是一定要具備的條件。 好戰的貝多因人也以好客聞名,若有沙漠旅人叩門,他們必定毫不吝嗇、不求回報地提供旅人及隨從、牲畜們三天以上的招待。受歡迎的賓客們會發現他們坐騎的轡頭被掛在營帳的中間主柱上,以彰顯主人的熱忱和對賓客的尊崇。如此一來,戰事頻繁的部落之間也會互相殷勤招待,並且分享有關勇敢神駒的英雄事蹟。 賽馬比賽的優勝者,可以接收敗方最有價值的牲畜作為獎賞。繁殖的牲畜可以買賣,但是戰馬無價,如果真的有戰馬易主,則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戰利品。直到經過好幾個世紀之後,馳騁在現今敘利亞北面的沙漠騎兵,已然成為受人尊敬的育馬人,阿拉伯母馬依舊被視為無可取代的珍貴贈禮。 母馬的價值導致阿拉伯馬特有的母系家族,人們全心全意追蹤繁衍的母馬血統。對於公馬的唯一要求,只要牠的母親係出名門就好,而且越是有名越好。母馬的家族血統名稱,通常按照繁衍馬的部落或該部落酋長的名字來命名。貝多因人重視馬兒品種的純正與否,超過一切,很多部族僅僅擁有單獨一支血統的馬匹。著名的五大血統( Al Khamsa) 包括 :Kehilan、Seglawi、Abeyan、Hamdani 及 Hadban。其他依序為 Maneghi、Jilfan、Shuwayman和 Dahman。支系則全都由這幾支主要系列繁衍而出,同樣以族長或有名的母馬命名。 即使是支系的血統,同樣也伴隨著勇敢、堅忍與速度的精彩故事,例如: Kehilet al Krush,the Kehilet Jellabiyat 和 Seglawi of Ibn Jedran,都有著戰功彪榜的故事伴隨著這些名駒。英明的國王往往費盡心思去尋求牠們的後代,卻總是很難如願,這些名駒的女兒們、孫女們在招搖撞騙之徒的手上不斷轉賣,如果真的有買賣成交,價格也必定是天文數字。正因為血統純正,每個血統都有著容易辨認的特徵。 Kehilan 血統以胸膛的深度、雄壯的能量和體型大小著稱,頭型較短配上飽滿的前額和寬闊的下顎,平均高度為152公分。大多數為灰色和栗色。 Seglawi 則以優雅細緻聞名,在速度方面的表現勝過耐力的表現,骨架精巧,臉和頸較Kehilan 稍長,平均144公分高,以棗紅色為最常見。 Abeyan 和 Seglawi 一樣纖細雅緻,跟一般典型的阿拉伯馬比起來背比較長,體型小,很少高於144公分,大部分是灰色,而跟其他血統不同的是,牠們常有白色的斑記。 Hamdani 通常被認為比較樸實,骨架大一點的,體格雄壯一點的,適合培育參加競技比賽。側面看頭部較為挺直,少了典型的高凸前額,體型還算高大,有154公分以上,常見灰色或棗紅色。 Hadban 可以說是是小一號的 Hamdani,擁有大骨架和雄壯的外型,但是生性溫馴,平均身高145公分,常見的顏色為棕色、棗紅色,少數有著白色標記。 貝多因人育馬的過程和方法非常晦澀不明,這使得當東方善戰的武士和他們英勇的坐騎大舉入侵、橫掃歐陸的時候,雖然也有阿拉伯馬隨著土耳其人和汪達爾人馳騁沙場,但比他們強壯的柏布馬(Barb)和土耳其馬(Turk),更令歐洲人印象深刻,並為之驚艷。直到「黑暗時期」,歐洲人才開始訓育馬兒當作騎士的坐騎或載運盔甲,輕型的馬源自於小型馬的血統,當然比不上這些由入侵的外族所帶來的體型小而速度快的阿拉伯馬。再加上這些東方馬兒們,有著英勇、快速、堅忍和跳躍能力的傳奇故事,歐洲人對牠門的興趣與日俱增。擁有這樣的馬,不僅可以改良原有的品種血統,更可以彰顯有錢人的財力,提高威望,歐洲貴族便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辦法要得到這賦有傳奇色彩的馬。 當越來越普遍的跨國旅行,使得世界似乎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者開始將阿拉伯馬當成禮物,餽贈歐洲各國元首,例如1703年送進英國的Godolphin Arabian(其實是柏布馬)。另外還有1683 年引進Byerley Turk和1703年的Darley Arabian,這三匹種馬便是英國「純血馬」這個新品種的血緣基礎。現今高達93%的英國純血馬可以追溯得出是這三匹馬的後代。無庸置疑地,阿拉伯馬對於今日輕型馬的血緣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且掖注貢獻良多。 貝多因人世世代代以培育純種阿拉伯馬聞名,雖然培育的內容都是靠他們的記憶跟口語相傳,但是貝多因人仍然以維持阿拉伯馬血統的純正著稱。目前,很多純種阿拉伯馬都可以追查到 『沙漠繁衍』 的紀錄,這意味著儘管沒有證明文件,卻因為貝多因人對純正血統的重視, 『沙漠繁衍』 和純正血統文件被視為具有相同的可信度。 今天,為數更多的阿拉伯馬生存在遠離其原鄉大沙漠的世界各個角落。貪婪、野心和追求地位的慾望,同時加上拯救瀕臨絕種動物的熱情,驅策政府、貴族與民間團體,一起為繁衍這種貝多因人視為無價之寶的阿拉伯馬而努力。 在歷史上阿拉伯馬以美麗、聰明、勇敢、耐力與傳奇聞名。從很早以前牠就跟人類有緊密的接觸,彼此關聯,因而與人之間發展出無與倫比的親和力,而牠的聰明也創造了許多有名的軼事。牠是如此的溫柔、親切、隨和,有時還有點讓人覺得有點煩。舉例來說,剛出生的小馬就不怕人,也不怕突然的聲響,這些原來是調教而來的特質,已經變成遺傳,即使在外國出生的小馬身上也看得到。 也因為阿拉伯馬在過去永遠與戰爭脫不了關係,耐力與速度成為突襲戰中生存的要素,在戰爭中存活的馬與再繁殖的馬,都具有最高品質的優良的血統。這樣卓越的血統支配著所有其他馬的品種,世界上幾乎每一種品種的馬都有部分阿拉伯馬的血統,因而改善品種的品質。當阿拉伯馬被帶到英國,牠就成為純血馬的祖先。在俄羅斯,牠為奧爾洛夫快步馬(Orloff Trooter)的發展貢獻良多。在法國,牠幫助生產出佩爾什馬(Percheron)。到美國,牠又成為摩根馬(Morgan)的祖先。 阿拉伯馬是所有輕型馬中最古老的,也是其他各種品種的馬的基礎,但是牠卻和牠們都不一樣。其他品種的馬都是以選擇性配種的方法繁殖出來的,但阿拉伯馬不是。其他品種的馬要靠血統登記簿來確認血統,而阿拉伯馬幾百年來人們自然的保持他的品種的純度。 阿拉伯馬的起源 阿拉伯馬的來源,在動物學上仍然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隱藏許多無法解開的迷團。儘管一直以來這個獨一無二的品種擁有其獨特且容易辨認的特徵,牠們的歷史背景卻微妙地充滿了矛盾詭譎和不確定,也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待得清楚。 我們刻板印象中阿拉伯馬的原型一定多少比現存的阿拉伯馬要小一些,要不然就是牠們幾世紀以來實質上沒什麼改變。阿拉伯馬起源的權威認定仍然沒有一致的共識,考古學家在挖掘化石、掀開歷史真相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並且顛覆原有的想法,就像一齣高潮迭起的劇情片。有一種論調認為牠們的祖先應該是敘利亞北邊、土耳其南部甚至東邊山麓的野生馬。主要的理由是:肥沃月灣北緣包括伊拉克以及沿著佑發拉底河,越過西奈半島,直到埃及沿岸這一帶,氣候溫和多雨提供了原生野馬理想的生存環境。另一派說法的歷史學家則相信牠們來自阿拉伯地區的西南部,因為三大河床孕育了豐富的天然野草,足以供養這些未馴服的動物。 因為阿拉伯半島的內陸有將近一萬年的乾旱,馬兒們應該很難甚至不可能,不靠人類的幫助得以在那不毛之地存活。西元前3500年貝多因人開始馴養駱駝當成交通工具,也提供他們於西元前2500進入阿拉伯中部地區,並且能夠在這樣險惡環境中求生存的基本條件。同一時期,他們就帶著原始阿拉伯馬。勿庸置疑地,今日所有的歷史記載證明了,牠們就是現代阿拉伯馬是原生種。無論是富有宗教色彩的記載還是一般平凡人們的歷史,都一致敘述著從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各個不同地方,馬兒一開始就被馴養用來騎乘或者工作,甚至於兼具這兩項功能。我們了解在西元前1500年,東方的民族擁有充滿神秘感的熱血馬, 應該就是後來世界聞名的阿拉伯馬的先驅。 大約3500年前,在包括尼羅河河谷的東方,熱血馬被認為是彰顯國王威風的主角,同時也改變了人類歷史與世界的面貌。大家都知道埃及人靠馬越過疆界,英勇而強壯的馬兒馱著馬車,伴隨法老王開疆闢土,也因此將更遠的印度河西北河谷文化和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融合統一。古代中亞地區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各國,也在鐵騎如雷電般的馬蹄聲中,興盛或衰敗。阿拉伯馬的能耐足以促成各個族群的融合,也讓帝國統一成為可以實現的夢想,羅馬帝國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阿拉伯馬讓空間距離縮小,加速文化交流,同時讓帝國跟東方世界接軌。 西元前第十六世紀之後,這令人敬畏的東方之駒在石柱、簽印和各種紀念碑上都可以見到他的圖騰,浮現出牠隱含的價值,埃及象形文字更是明明白白的稱頌。聖經舊約中也不斷提及牠的威風凜凜,在其他的文獻中有形容阿拉伯馬為 “飛無須翼,勝無須劍” 的頌詞。西元前九百年所羅門王曾用「優美」二字來頌揚那些為法老王拉車的馬;西元前490年,一位有名的希臘騎士 Xenophon 也讚美過這種高貴而美麗生物。但是 “阿拉伯馬” 這名字從何而來? ”阿拉伯” 這名詞被用來當作一個民族的名稱或是一種個馬品種或民族之前好幾個世紀,就有這種馬存在了。 「阿拉伯」這名詞的起源仍然不是很清楚,一般都聯想到遊牧民族。希伯來文 “Arabha” 是黑暗陸地或大草原,另一個希伯來文 “Erebh” 是有組織有秩序的定居社會的反意詞,還有一個字根 ”Abhar-“ 是移動、經過的意思。”Arab” 在閃米特(Semitic)文是沙漠或其居民的意思,沒有涉及國家的意義。在可蘭經中 ”a’rab” 是指貝多因人。聖經中有記載阿拉伯王(Kings of Arabia)耶利米(Jeremiah)生於西元前625年到西元前586年。而阿拉伯民族自己在很早以前也用這個字來指貝多因人,以區別其他的沙漠游牧民族。 閃米特人將這些他們稱為 “Arabas” 的熱血馬的名聲帶到高峰,貝多因人致力於保持這沙漠駿馬的血統純正,衍生出優異的特質與品質。母馬是貝多因人最珍貴的財產,嚴峻的沙漠環境只允許最強壯的馬生存,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今日阿拉伯馬的特質。 特質 阿拉伯馬是非常聰明的馬,細心、敏感、敏銳,不僅對人類或其他動物很和善,也很會為自己著想。牠最有名的就是,如果想要強迫牠做牠不想做的事,可會領教牠的硬脾氣,但對於他們所信任的人,卻會表現英勇、忠心服從。由於牠來自炙熱的沙漠,薄的皮膚和身體上的特質讓牠們可以容易散熱,但也不會像純種馬那樣對冷天氣非常敏感。也許是因為天生的敏感聰睿,初學者或小朋友也都可以操控地很好。操控韁繩無須費勁,平均的高度適合成人或青少年騎乘,溫柔親切的個性讓牠成為很好的家庭馬。同時牠也是很好的比賽馬,受到很多馬術愛好者的歡迎,也常在各種不同比賽脫穎而出。 外型特徵 阿拉伯馬的外型特徵非常的獨特,你一定不會認錯。人們除了喜歡牠的速度、耐力、聰明、溫柔以外,也深深的被牠的外型所吸引。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外型優美的模特兒馬,或是專為阿拉伯馬辦的選美比賽呢! 頭阿拉伯馬有一個美麗、精緻的頭,前額稍短而寬、成楔型。臉的側面最好是凹的。 眼眼睛特別地大而且突起,深遂且流露感情。 耳兩邊離很開,經常會前前後後動來動去。 鼻最好的是可以放進一品脫容量水罐的大鼻孔,鼻孔乾淨靈活,可以大量換氣呼出熱氣讓身體冷卻。 肩與胸背短而直,鬐甲長且突出。 鬐甲與背肩膀強壯,頃斜角度良好;鬐甲適當的突出。 皮毛柔細,夏天毛很短,冬天毛稍長且密。鬃毛和尾巴細長如絲。 尾很靈活,喜歡翹高高,有時與背齊高或稍高,興奮的時候高度會超過背。 毛色主要為單色系的栗色,灰色另外三個顏色,騮色、棕色、黑色。腳和頭上有些會有白色標識,但是不會出現在身上。 身高通常在142到153公分之間。 現狀 這聰明、容易訓練又有溫和性格的阿拉伯馬,現在在許多項目上都有突出的表現。牠是優質的全能騎乘馬,也是表演競技馬。有用英式騎乘,也有西部式的騎乘。有障礙超越,也有馬場馬術,也有賽馬。有參加專為阿拉伯馬舉辦的競賽,也參加一般各種品種的馬都可參加的競賽。世界阿拉伯馬組織(World Arabian Horse Organization)贊助阿拉伯馬在國際上各種競賽項目出賽。而阿拉伯馬的耐力,更是他所有出色的特質中最顯要的。牠傳奇般的耐力,讓牠在各種長距離騎乘的領域表現舉世無雙。各種耐力賽的大獎,永遠是被阿拉伯馬拿走。然而許多人有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阿拉伯馬不會跳躍。牠當然會跳,只是因為身高的關係,在高等級的三日賽與障礙超越賽裡比較少看到他的身影。 更重要而且明顯的,這阿拉伯貝多因人的遺產以牠獨一無二的能力與人們共處,使得牠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家中任何年齡的成員都喜歡牠。越來越的人喜愛阿拉伯馬,甚至舉辦馬的選美,產生許多明星、模特兒。由於美國有許多適合養馬的農場,目前在美國的阿拉伯馬數量,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數量還多,最好的阿拉伯馬與繁殖場都在美國。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377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猫猫团副

积分
11639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聆猫 发表于 2006-1-11 14:21:00
好贴子,可乐辛苦了,应该多发些这样的贴子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2:00
阿克哈-塔克馬 Akhal-Teke 一直到最近以前,除了前蘇聯以外的人並不太認識這非常漂亮、極度優雅,而且多才多藝的阿克哈-塔克馬。這個非常獨特品種的馬,有很好的速度、極佳的耐力、自由的步伐,聰明、很容易訓練,在牠的家鄉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原蘇聯共和國之一,1991年獨立)非常的受到重視。現在,牠在土庫曼斯坦與鄰居俄羅斯以外的地區也非常受歡迎。阿克哈-塔克馬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品種之一,牠和牠的夥伴中亞的游牧民族一樣,從大自然孕育出非凡的體能與敏感的性格。阿克哈-塔克馬的血統影響了許多現代馬的品種,然而幾世紀以來這獨一無二的特色仍然保留在牠純正的血統裡。 有關阿克哈-塔克馬起源的英文資料非常的少,這些為數很少的英文資料並不太可靠。其中關於牠的起源,有些資料說牠產於俄羅斯,其實不然。也有人將他歸類在溫血馬,其實它應該和阿拉伯馬(Arabian)與英國純血馬(Thoroughbred)一樣是熱血馬,而且更古老的阿克哈-塔克馬對溫血馬的影響應該更大。 阿克哈-塔克馬是唯一保留古老的土庫曼馬(Turkmene)純正血統的後裔,這延續祖先香火的馬,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字。馬沙蓋特馬(Massaget)、巴底亞馬(Parthian)、尼西馬(Nisean)、波斯馬(Persian)、土庫曼馬(Turkmene)、最後叫做阿克哈-塔克馬。在土庫曼斯坦南方挖掘到西元前2400年前的馬骨骸,就有類似的高大完美的骨骼。三千年前在需要快速度的戰場上,就有用到和現在的阿克哈-塔克馬樣子非常接近的戰馬。「阿克哈-塔克」這個名字只能追溯到十九世紀末,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阿克哈(Akhal)是一條長長的綠洲,躺在Kopet Dag Mountains的山腳下(這裡曾是古代波斯帝國的一部分,現在是土庫曼斯坦),塔克(Teke)是個游牧民族的稱呼,在他們入侵土庫曼游牧民族佔領了這片綠洲之後,騎了好幾個世紀的土庫曼馬。 自古以來荷蘭的農夫靠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嚴格的培育馬的方法,來淘汰品種中健康與性格的缺點,以及智能不足的馬。這種嚴格篩選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蘭溫血馬。工業革命之後的機械化,使得馬的用途轉為休閒騎乘與運動,荷蘭人以此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現他們的培育技術。 地理因素深遠的造就了阿克哈-塔克馬這個獨特的品種。戰爭、侵略、貿易等來來去去的人潮與馬潮遍佈於中亞的歷史,但卻往往繞過阿克哈綠洲。西邊有裏海(Caspian Sea),南邊有山,北邊有沙漠,是塔克族人的天然屏障,也造就了他們引以為傲的馬的穩定基因。多沙的Kara Kum沙漠涵蓋土庫曼斯坦90%的面積,變化多端的氣候,酷熱與酷寒,使得他演化成世界上最堅忍、最有耐力的馬之一。此外,一般馬對青草的需求量很大,而這裡一年之中只有幾個月長得出青草,土庫曼馬學會如何只靠少量的食物配給生存。平常用大麥、苜蓿餵養,有時只吃混有羊脂的穀物,小馬出生兩個月後就斷奶。 在許多亞洲文化中都有對馬的膜拜儀式,這也是好戰的土庫曼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一匹好馬對牠的騎手而言是生死攸關的。阿克哈-塔克馬的馬主都會以擁有一匹好馬為榮,視牠們為家族的一份子,在牠的頸部與胸部掛滿裝飾,天冷時幫牠蓋毛毯,常常親自用手餵牠。直到今天,阿克哈-塔克馬往往會和牠的主人緊密的結合。還有,牠通常對於對待牠的方式非常的敏感,牠對和善的訓練反應很好,但對粗暴對待牠的人會非常的倔強與怨恨。 土庫曼馬大約在五百年前被帶到俄羅斯,這使得羅斯人也通曉阿克哈-塔克馬。最初這些馬被叫做Argamaks,那是一個突厥語(Turkic)的單字,是指高大、精緻、有價值的亞洲馬。近代阿克哈-塔克馬的培育始於1880年代,俄國併吞土庫曼斯坦之後,在土庫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喀巴德(Ashkhabad)附近,贊助成立第一個正式的阿克哈-塔克馬育馬場,名叫查卡斯皮斯基(Zakaspiisky)。當時,這個育馬場網羅了所有最好血統的馬,其中著名的種公馬Boinou(1885-1908),現在幾乎所有阿克哈-塔克馬都有牠的血緣。俄國軍方對阿克哈-塔克馬的高度興趣,短暫的幫助牠避免和傳統的土庫曼生活方式一起崩解。俄國人為了改良品種,讓牠更高大,引進英國純血馬(Thoroughbred),拉拉雜雜的做了許多實驗,終究於在眾所皆知的1935年阿什喀巴德-莫斯科耐力賽中被證明失敗。 阿克哈-塔克馬和許多蘇聯的馬品種一樣命運多舛。戰爭與內戰的壓力、飢荒加上食物配給不當,當軍方對阿克哈-塔克馬不再感興趣時,阿克哈-塔克馬的數量巨幅的減少,基因的差異性也跟著減少。社會經濟由依賴馬轉型成依賴機器,使得阿克哈-塔克馬更沒有地位。在大部分的蘇聯共產時期,政府集中管理資源,禁止個人擁有馬。蘇聯的阿克哈-塔克馬育馬場和所有其他國營的農業單位一樣,無法倖免於管理不當的災難。例如,在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年代,許多很有價值的育種馬都被不經選擇的送進屠宰場。 阿克哈-塔克馬的未來繫於牠在耐力賽、馬場馬術與越野賽顯著的成就。過去十多年來的自由經濟體制下,許多私人的育種行動已在土庫曼斯坦、俄羅斯、美國與西歐國家中展開,但這卻是件利弊參半的事。由於阿克哈-塔克馬獨特的狀況,使得牠在家鄉以外的地區不容易繁殖成功。此外,私人擁有馬與無法管理的種馬交易,會對阿克哈-塔克馬的基因庫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人然是個未定數。 現在阿克哈-塔克馬有一位強勢而且口才很好的守護者,名叫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她是全俄育馬研究所(All-Russian Institute of Horsebreeding, VNIIK) 的著名學者,也是全世界首趨一指的育種專家。她對培育阿克哈-塔克馬的警覺與貢獻,以及建立品種培育標準,是堅決正直的典範。 外型特徵 阿克哈-塔克馬的外型獨樹一格,跟所有主流的外型非常不同,其他品種的馬都不具有這種特色。用文字來描述牠會是乾,瘦、直、高、結實。 頭長而精緻的頭,輪廓分明,很有貴族氣派,常常有一個大而平的前額。眼睛大且富有表情,有時呈杏仁狀。耳朵的位置比較開,狹長、高聳,對周圍的聲音與動作很警覺,機警的轉動著。鼻樑很直,鼻孔很引人注目。 頸與鬐甲長而直的脖子在肩膀上高舉著,鬐甲相當的突出。 胸與身體胸部狹窄,身體長且結實,肌肉的線條清晰,平順的緊包著骨骼。 腿與腳腿非常苗條,肌腱的形狀明顯,長而有彈性的腳,整個看起來實在是太長了。 皮毛與鬣毛皮毛很細緻,鬣毛與尾毛像絲一樣的閃亮。 毛色有許多種顏色,通常為騮色、灰色、栗色、淡褐色、淡黃色、黑色也有。而被認為最有價值的顏色是像蜂蜜般的金黃褐色,有金屬的光澤,非常罕見。 身高雖然身高不高,不過看起來好像不只。在1981年的血統登記簿上紀錄的身高平均約157公分,到了1993年時統計190匹馬後發現平均身高變成159公分,從各個國家的平均身高來看西歐國家的平均比較高,美國的平均比較矮,因為多半最為耐力賽用。 現代的阿克哈-塔克馬在育種之後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最典型的類型,非常接近以上的描述;第二種比較小,有比較好的速度,看起來比較趨近於純血馬;第三種比較粗重,有很好的耐力。 顯赫的成就 阿克哈-塔克馬的血統影響了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品種。英國純血馬的三匹起源馬中的 Byerly Turk就是阿克哈-塔克馬。有些專家認為阿克哈-塔克馬對阿拉伯馬有某種程度的影響,為了支持這種說法,特別去考證敘利亞的阿拉伯馬。在十九世紀初有名的種公馬Turkmen-Atti被用來為德國的特雷克納馬(Trakehner)引入新血統。阿克哈-塔克馬的血統也是頓河馬(Don)和布瓊尼馬(Budyonny)的血統中重要的成分。 阿克哈-塔克馬最著名的是牠在耐力賽驚人的表現,在1935年總距離達4330公里的阿什喀巴德-莫斯科耐力賽中,騎兵隊展現了牠的能耐。二十八位選手騎著純種的阿克哈-塔克馬、盎格魯-塔克混種馬與其他品種的馬參賽,穿越各種完全不同的地形長途跋涉,其中包括幾次在Kara Kum沙漠的烈日下三天360公里競賽。從沙漠嚴酷但至少是牠們熟悉的沙漠,接著經過蚊蟲聚集的沼澤區,走過滿地粗糙石頭的地區,再在大雨之中穿越濃密的森林,八十四天之後到達莫斯科。在到達的時候,純種的阿克哈-塔克馬,尤其是名叫Arab和Alsakar的兩匹馬,明顯的比盎格魯-塔克混種馬與其他品種的馬的狀況好許多。阿克哈-塔克馬的耐力與韌性在此呈現出令人佩服的証明。 Arab這匹馬後來繼續在越野賽與障礙賽中展現牠的天賦,同時也成為優秀的種公馬。牠的兒子Absent在八歲時(對馬場馬術馬而言算是稚嫩的年齡)就參加1960年的羅馬奧運,在Sergei Filatov的騎乘下以驚人的82.4%高分拿下金牌。接著Absent和Filatov又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拿到銅牌,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由Ivan Kalita騎乘拿到蘇聯的團體金牌。 阿克哈-塔克馬也常常被用在國家的禮物。例如在1956年赫魯雪夫就曾經送給伊麗莎白女皇一匹叫Melekush的閃亮金黃色種公馬。這還有個小插曲,那就是英國的馬伕以為馬身上塗了什麼東西,那閃亮的顏色看起來很不自然,想要把它洗掉,結果Melekush卻是越洗越閃亮。還有,最近土庫曼斯坦的總統Saparmurad Niyazov也曾經送阿克哈-塔克馬給俄羅斯、英國與法國。 美國的第一匹阿克哈-塔克種公馬Senetir是Phil與Margot Chase在1978年在俄羅斯的拍賣會買的,隨後被運到維吉尼亞州。他們兩位熱衷於阿克哈-塔克馬,並長期的在美國推廣。Senetir在1999年去世時還在有名的馬術運動雜誌「The Chronicle of the Horse」上刊登訃聞。 培育機構 從很早開始阿克哈-塔克馬就被飼主以小群或單獨養在家裡附近,這不同於大部分的品種在以前都是以一大群養在開闊的場地。在這種可控制的條件下,很早就開始了選擇性的育種,只是育種的紀錄都是以口相傳,沒有正式的血統登記簿。最早的血統記錄文件是從1885年Boinou出生時開始,那是因為這匹馬實在太特別了,在那時還是常常有可追朔四代的口頭紀錄。在1941年出版的第一個中亞馬血統登記簿上,紀錄有287匹阿克哈-塔克種公馬與468匹母馬。到了1975年出版第五版時,阿克哈-塔克馬被認定為獨立的品種,而不再繼續記錄於中亞馬的血統登記簿上。 從1973年開始,阿克哈-塔克馬的血統登記就由知名的學者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接手,在1994年時記錄有220匹公馬與1156匹母馬,到了1997年時有290匹公馬與1164匹母馬。 目前在俄羅斯培育最好的阿克哈-塔克馬的地方是斯塔夫羅普農場(Stavropol Farm, Russia, 356321 Stavropolsky Area, Aleksandrov Region, Navokavkazsky Prospect),在土庫曼斯坦則是阿克哈-尤特農場(Akhal-Yurt Farm, Turkmenistan, 744000 Ashkhabad, Makhtumkuli Prospect, 90-5)擁有最高的評價。 目前世界上有幾個機構在支持阿克哈-塔克馬的培育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國際阿克哈-塔克馬育種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khal-Teke Horse Breeding, MAAK)。協會成立於1995年,由已獨立的土庫曼斯坦的總統Saparmurad Niyazov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是全俄育馬研究所VNIIK的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協會的宗旨是增進阿克哈-塔克馬愛好者的交流,保護並改良品種。自1998年開始,俄羅斯的阿克哈-塔克馬育種協會(Association for Akhal-Teke Horse Breeding, AATK)在莫斯科舉辦阿克哈-塔克馬競賽,包含馬場馬術、耐力賽與三日越野賽,從2000年起也加入障礙賽。 阿克哈-塔克馬的血統登記目前是由國際阿克哈-塔克馬育種協會MAAK委託全俄育馬研究所VNIIK辦理。要在這裡登記血統,必需提供血液樣本以確定血統。國際育種協會MAAK的育種選擇中心(Center of Breeding and Selection)負責發給血統文件,並提供育種的建議。全俄育馬研究所VNIIK負責核發從所有屬於前蘇聯國家出口阿克哈-塔克馬的護照。 美國阿克哈-塔克馬協會(The Akhal-Tek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TAA, 21314 129th Avenue, SE, Snohomish, WA 98296-7843)成立於1983年,負責美國的兩種血統紀錄,一個是純種的阿克哈-塔克馬,另一個是混血馬。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3:00
柏布馬 Barb or Berber 柏布馬的家鄉在古時候北非的巴巴利(Barbary)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摩洛哥、阿爾吉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現今在阿爾吉利亞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與摩洛哥皇室都有很大的繁殖場。當地邊遠山區與沙漠的遊牧民族(Tuareg)也應該還有飼養許多柏布馬類型的馬。 柏布馬是另一種古老的東方馬品種,幾世紀以來對各種馬的品種產生巨大的影響,幫助培育出今天世界上許多成功品種。和阿拉伯馬(Arab)一樣,牠在馬的品種培育上佔有不容否認的重要地位,然而他卻較不為人知,不像阿拉伯馬那麼出名。柏布馬最初被帶到歐洲時,常常被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馬,因為北非的居民也是回教徒,也說阿拉伯語。 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國純血馬(Thoroughbred)的祖先之一「Godolphin Arabian」,其實牠是一匹柏布馬。牠是摩洛哥蘇丹送給法國國王的禮物,但是法國人並沒有發現牠的價值。當有名的育種專家葛多芬大公(Load Godolphin)發現牠、將他帶到英國之前,牠在巴黎被當做拉車的馬。在比較新的文獻中,已將牠的名字已改成「Godolphin Barb」。這個故事已被瑪格莉特.亨利(Marguerite Henry)寫成小說「風之王」,並榮獲1949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金牌獎,好萊塢也拍成同名電影。 特質 柏布馬以強壯、耐力超強、速度快、反應快出名。尤其是在用牠來培育與改善其他品種時,這些特質更顯得重要。牠不如阿拉伯馬那麼活潑、漂亮,動作也不夠輕快、流暢。有些動物學家認為柏布馬起源於史前的歐洲血統,而不是亞洲血統,大家還在辯論牠算不算東方馬類別。人們總是拿牠和阿拉伯馬比較,認為他不像阿拉伯馬,性格也不如阿拉伯馬那麼溫柔親切。一樣的是強壯,能吃苦耐勞,使得照顧牠的工作很容易。 外型特徵 柏布馬的外型算是輕型的沙漠馬。頸部長度中等,弓彎、強壯。腿精緻但強壯且長。跟所有的沙漠馬一樣,蹄子非常硬。鬃毛與尾毛比阿拉伯馬濃密。 頭頭長而狹窄,耳朵長度中等,鼻樑有點凸起,眼睛看起來很英勇的樣子,鼻孔的位置較低。 毛色真正的柏布馬為灰色、黑色、栗色、騮色、與深騮色、深棕色。混有阿拉伯馬血統的才有其他顏色。 身高從148公分到160公分。 現狀 在以前柏布馬被認為是上等的戰馬,現在則是很好的騎乘用馬,有時也用於賽馬。可惜的是,牠在家鄉以外的地區,沒有得到牠應該有的名聲。 由於柏布馬原產地區的經濟狀況不好,純種柏布馬的數量越來越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87年在阿爾及利亞成立世界柏布馬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Barb Horse, 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heval Barbe, OMCB)。成員為幾個柏布馬的原產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一些歐洲的育種協會。但不幸由於阿爾及利亞複雜的政治情勢,該組織自九十年代起就幾乎停止運作了。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5:00
安達盧西亞馬 Andalusian 安達盧西亞馬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純正的馬種之一。安達盧西亞馬和牠同血緣的兄弟,如盧西塔諾馬(Lusitano)、卡爾修西安馬(Carthusian)、阿特萊爾馬(Alter Real)、卡斯提連馬(Castilian)、埃克斯特倫曼紐馬(Extremeno)、以及札帕特羅馬(Zapatero)等等一樣,所擁有的外型,與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 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半島)史前洞穴圖樣中的馬兒幾乎如出一輒,因為牠們都是索雷亞馬(Sorraia)的後裔,通稱為伊比利亞馬(Iberian)。索雷亞馬是原始馬,曾經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風行的馬種,現在仍可發現牠的蹤跡。 在西班牙南部所發現的這些洞穴圖畫,約是西元前兩萬年至三萬年之間的作品。大多數的專家都認為,這些雕刻出來的圖樣,應該是在這麼長的時間中,由佔領西班牙的不同民族所完成的。因此,這段時間內伊比利亞半島的馬,也受到包括法國塞爾特民族(Celts)、北非迦太基民族(Carthaginians)、羅馬民族、德國的部落民族如摩爾人(Moors)等等的影響。不過,到了十五世紀之前,安達盧西亞馬則反倒能夠影響其他不同種的馬,尤其是牠擁有世界上頂級戰馬的頭銜,使牠可以化身為許多歷史上偉大戰馬的名字。 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早在西元前三四千年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騎乘伊比利亞馬了。後來無論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s)於西元前兩千年左右,或是希臘人於西元前一千年侵略此處,都認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這些騎兵造成了極恐怖的威脅,而伊比利亞馬也成為當時所向披靡的戰馬。不僅荷馬(Homer)在他西元前一千一百年左右完成的作品「伊利亞德」(Iliad)中提到了這些伊比利亞馬,著名的希臘騎兵將領贊諾芬(Xenophon) 也以「有天份的伊比利亞馬」對這些在西元前四百五十年左右幫助斯巴達人擊敗雅典人的馬兒作出高度的評價。到了西元前218-201年間的第二次腓尼基戰役(Second Punic War)中,漢尼拔(Hannibal)數度擊退入侵的羅馬人,所選用的也是伊比利亞騎兵團。伊比利亞馬的軍事用途歷久不墜,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在1066年的哈斯汀之役(Battle of Hastings)中,自始至終都騎乘著伊比利亞馬。而伊比利亞馬雖然頂著「頂級戰馬」的頭銜,牠們與人們之間的互信與親近的特質,更是廣為人知。 伊比利亞半島在歷史上不斷地被不同民族入侵,這些民族也帶來不同種的馬兒,使伊比利亞馬雜交的淵源,約可追溯至西元前711年摩爾族入侵的時代,當時交配的主要對象就是一些東方品種的馬兒。半島上的國界疆土不斷地重新劃分,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時間有了不同的名字,而馬兒的名字也不斷地變化,不過追究到底,這些可能都是同一種馬兒。譬如在中世紀的阿拉伯帝國之前,整個半島的人幾乎都被稱作安達盧西亞人,因此這兒的馬兒也叫做安達盧西亞馬。至於盧西塔諾馬的名稱來源,則是源自葡萄牙的羅馬名稱盧西塔尼亞。 伊比利亞半島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份,也是當時培育馬兒相當著名的一個地區,諸如阿拉伯馬(Arabian)、柏布馬(Barb)、和其他東方馬(Oriental)都相繼來到此處。當時這兒的傳統西班牙或伊比利亞品種的馬,都還保有諸如頭部位置較高且有凸起的輪廓、結實強壯的體魄、行動機敏、驕傲卻又溫和等等特色。 身為戰馬,安達盧西亞馬擁有各種優異的結構品質,以應騎在背上的武士各種調遣策騎所需,著名的西班牙英雄艾爾席德(El Cid)的坐騎巴比耶卡(Babieca)就是安達盧西亞馬。而持久力以及可愛親切的氣質,也是安達盧西亞馬的重要特色。 伊比利亞馬除了擔任戰馬之外,後來也擔任「歐洲的皇馬」,出現在每一個皇室大殿中,爾後,包括奧地利、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國家,紛紛成立騎術學院,在這些優秀高級的騎術學院當中,伊比利亞馬因為具備了豐沛的前進氣勢以及極度靈巧的特質,因此成為這些學院的最愛。紐卡索公爵(The Duke of Newcastle)在1667年,就曾經如此描述安達盧西亞馬:牠是世界上最高貴的馬兒,沒有其他的馬兒可以比牠再更美麗了,牠有最好的氣概,勇敢又溫馴,牠有最驕傲最棒的快步,跑步時也最高傲最高尚,而牠也是最可愛最文雅的馬兒,是奏著凱歌的國王最好的選擇。安達盧西亞馬是創立世界馳名的維也納西班牙馬術學校(Spanish Riding School in Vienna)的利皮札馬(Lipizzaner)的基礎,牠的影響不僅及於大部分德國溫血馬的發展,包括愛爾蘭的康尼麻拉馬(Connemara)、英國的克利夫蘭騮馬(Cleveland Bay),甚至新世界的許多品種,像是美國奎特馬(Quarter Horse)、秘魯的巴蘇馬(Paso),都可以看到牠的影響力。 安達盧西亞馬的系統性培育規模,在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達到高峰,但為了要讓安達盧西亞馬更高更重,開始加強與重型種馬的交配,這卻使得安達盧西亞馬原本珍貴的爆發力以及馴良溫和的天性差點泯滅無存,而牠結實的結構以及引以為傲的機敏性,也因此受到污染。到了拿破崙時代,大部分頂尖的安達盧西亞馬,都被拿破崙及其手下將領奪取了,以致於安達盧西亞馬當時差點面臨絕種的危機,所幸,在卡斯提耶歐(Casstello)、赫雷斯(Jerez)、塞維亞(Ceville)等幾處的卡爾特(Carthusian)教會教士,自十五世紀以來都經常培育著最優良純正的安達盧西亞馬,使得安達盧西亞馬當中的一些優秀品種仍得以保存至今,因此近代最優良的馬兒,多半也都是源自這些卡爾特教士所飼養的馬匹。 現今的安達盧西亞馬仍是世界上主要品種的馬兒,對其他的品種也是影響深遠。在西班牙則是擁有極尊貴的地位,尤其是在安達盧西亞這個古西班牙的心臟地帶的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塞維亞(Seville)、與哥多華(Cordoba)這幾個城鎮。後來,安達盧西亞馬隨著西班牙征服者登陸美洲,進而將影響力傳遞到美洲馬,以及許多歐洲馬的品種。 特質 具備驕傲與勇敢的氣概,以及馴良與易與人親近的氣質,這就是安達盧西亞馬的特色,因此安達盧西亞馬不僅是西班牙小孩最慣常騎乘的馬匹,也是在各種表演與遊行場合中,能夠同時展現爆發力與翩翩風範的馬兒。 外型特徵 近代的安達盧西亞馬看起來輕盈些,腿也比較長,但是還是有那種古老高貴的氣質。安達盧西亞馬以極具特色的行動著稱,不僅在西班牙益受歡迎,牠的魅力早已風行全球。 頭與頸貴族式的長相,有力而覆蓋濃密鬃毛的項部,是安達盧西亞馬外觀上的特色。頸部天生擁有良好的弧度,因此在做收縮動作時,頭部的角度顯得輕鬆又自然。 耳與眼中長型的耳朵極富表情,大大的眼睛,看來又驕傲又溫和,非常有魅力。 頸頸部拱起,肌肉發展良好,與鬐甲連接良好。 輪廓與鼻孔有直而凸起的側面輪廓是牠的主要特徵;鼻孔可以完全張開。 胸與肩寬廣深厚的胸部,加上後傾的肩部,因而可支撐高挺的頸項。 背直而短的強健背部,看來相當結實平衡。 後驅後驅肌肉發達,強健有力。 腿腿型優雅而強健,脛骨較短。 皮毛濃密的皮毛,夏天短,冬天,尤其在冷一點的國家,就會稍長。 鬃毛與尾毛濃密茂盛,且經常呈波浪捲曲式的鬃毛與尾毛,是安達盧西亞馬的一大特色,也是安達盧西亞馬因而珍貴的原因,古時候的人,還會讓馬兒的鬃毛與尾毛拖到地上。 毛色百分之八十的安達盧西亞馬是灰色,百分之十五是騮色、百分之五是黑色、淡褐色或淡黃色。其實在早期時牠有各種顏色,甚至還有斑點的。 身高在153公分到164公分之間,大部分約在154公分。 現狀 一個國家如果對自家所自豪的馬兒多所禮遇保護,那麼這個國家應該很難再去外國尋找同一馬種中的其他優秀馬匹,然另一方面,安達盧西亞馬已經逐漸散布到其他國家,譬如英國就有一些,美國的數量則更多。 從身體結構與力量這兩個條件來評估,安達盧西亞馬足堪成為優異的障礙馬,另一方面,這種精力旺盛的運動型馬兒,由於能夠展現優美的步伐,因此也是進階級馬場馬術的不二之選。安達盧西亞馬除了能夠成為馬車以及一般騎乘所需的最佳伴侶之外,牠們也非常適合展覽表演,而且不論有沒有備鞍都能表演。 安達盧西亞馬現在主要用來展示表演,或是出現在鬥牛的場合中。鬥牛場合的馬兒需要極高的條件才能勝任,而安達盧西亞馬同時具備靈巧度以及力度,當然是擔任這個要角的理想選擇,此外,安達盧西亞馬兒的風采,也會為鬥牛場注入古典高尚的氣質。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5:00
盧西塔諾馬 Lusitano 伊比利半島的考古發現,證實了早在西元前二萬五千年或甚至更早,盧西塔諾馬的祖先,索雷亞馬(Sorraia)就出現了,在伊比利半島上的遠古洞穴圖畫中描繪了二萬年前許多馬的圖像,以及與馬有關的各種活動的文化,而且在那裡也發現了一些以骨頭作成的小工具,這些工具的主要用途是以馬的鬃毛來製作繩索。一般都認為,索雷亞馬是由伊比利半島上的Proto Draft Horses(西歐的Equus Caballus),以及古代北非或中東的種馬雜交產生的品種。 如果再往前推算,馬兒最原始的祖先,應該是一種小型的草食哺乳類動物,這個前腳四趾、後腳三趾的始新世時代始祖馬(Eohippus),發現於五千萬年前的美西地區;始祖馬不斷的演進,就變成了現代的馬。這些馬兒從美國穿越阿拉斯加與西伯利亞的陸地交界,進入亞洲,再從亞洲散佈到歐洲與非洲。然而,當西班牙人發現美洲這片新大陸的時候,馬兒卻已經在美洲絕種約八千年之久了! 索雷亞馬在伊比利半島南部,也就是現今葡萄牙的亞倫堤荷(Alentejo)、以及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孤獨地居住了數百萬年,著名的葡萄牙歷史學家Ruy d’Andrade先生指出,在新石器時代(約西元前四千年)時,當地部落就已經懂得在戰爭中使用馬匹了。到了西元前三千年,來自北非的伊比利族群佔據了這個半島,因此半島也以此族群名稱命名。 隨著腓尼基人以及塞爾特人相繼來到此處,馬匹的往來頻率遽增,來自中東的利比亞、埃及、以及敘利亞等品種的馬匹,也開始出現在伊比利半島上。到了西元前八百年希臘人首度踏上這塊土地時,塞爾特人以及伊比利人已經合組成塞爾特伊比利亞人(Celtiberians);根據Sylvia Loch女士的說法,塞爾特伊比利亞人的馬匹,即為現代許多知名的馬匹品種的祖先。 自此,越來越多的伊比利或塞爾特伊比利亞的馬匹或騎士,逐漸出現在希臘與羅馬的文獻紀錄中,諸如荷馬在西元前一千一百年的伊利亞特,或是希臘的著名騎兵將領贊諾芬(Xenophon),對伊比利馬匹以及騎士的天份都大表贊佩,贊諾芬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前的書中,對於伊比利傭兵的馬術技巧極度推崇,這些伊比利傭兵參與了伯羅奔尼撒戰役(Peloponnesian wars),也為斯巴達人戰勝了雅典。馬匹的使用也勾勒了新的戰爭型態,一次一次戰爭開始與停止的攻防輪迴,變得更加迅速,而騎馬的興起,更是帶動了馬銜馬蹬等的需求,以及對於強健馬匹的渴求。 迦太基以及羅馬人的侵略,更凸顯了伊比利馬與馬術的重要性,因為羅馬人已經開始採用伊比利亞人的騎術,並且在他們攻克的伊比利地區之後,開始興建馬匹養育場,以便源源不斷地供給騎兵隊的需求,完成羅馬帝國大業。Arsenio Raposo Cordeiro在他的書中Cavalo Lusitano o filho do vento中寫到,伊比利人與馬兒結合的形象,可能是人首馬身(Centaurs)這個發生在泰古斯河山谷傳奇故事的靈感來源,當時人們還相信這兒的母馬是風的子孫,所以才能使這些後裔繼承了如風般的速度。 西元711年,回教徒入侵當時由西哥德人統治的伊比利半島,之後回教徒統治的區域雖然時大時小,不過整體而言,直到十五世紀末,伊比利半島都還是回教徒的勢力範圍。如果以政治版圖的角度來分析,這次是個阿拉伯勢力的入侵,但入侵者所帶來的重要意義,其實是回教的傳播。當時帶領侵略行動的,是一位名叫Tariq ibn Ziyad的回教柏柏爾族人,當時他帶領一萬兩千名薩拉遜人(多半是來自阿爾及利亞以及摩洛哥的柏柏爾族人) ,跨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隨從的還包括一些他們家鄉的柏柏馬,雖然文獻當中無法得知當時這批遠征的馬匹一共有多少匹,但從艱困的交通管道來判斷,能來的馬兒應該有限,然而許多團裡的騎兵,反而在伊比利半島南部獲得了許多優秀的馬匹。Sylvia Loch女士指出:『現在我們幾乎可以斷言,柏布馬(或柏柏馬)其實也是古代索雷亞馬的一支後裔,索雷亞馬在史前時代,就已經遍佈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深入到北非,因此伊比利馬才應該是柏布馬的祖先,這個結論的確與現在一般的想法恰恰相反,因此,如果說得更精確一點,隨著回教徒的入侵,柏布血統又重新植入伊比利馬兒體內了。』 姑且不論誰是誰的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次的血統交流,對彼此都帶來好處,同時也為這兩個品種創造了許多共通性,直至今日,現代的柏布馬都與伊比利馬以及南美的克里奧爾馬(Criollo),均長得極為神似,而西班牙與葡萄牙在長期與回教民族抗戰的過程中,也使得當地馬兒與馬術的演進,都逐漸變成戰爭導向了。 這些優異的戰馬也隨著西班牙征服者踏上美國土地,同時並將騎術散佈到美國,進而影響了南美洲的馬術文化。到了十七世紀,這些伊比利戰馬,當時稱作Jennet,已經不光是馳騁沙場而已,牠們開始在法國、德國、義大利、以及奧地利等地的騎術學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鄰國相較,葡萄牙對傳統馬術文化似乎向來都較為著迷,這點從他們許多先進的文化,以及他們能創造一套歷久彌新的馬術傳統而得以窺見,而當西線無戰事的時候,葡萄牙的貴族們總是會以騎馬鬥牛,或是高級騎術等表演為樂。 特質 盧西塔諾馬也是一種結合尊傲、溫和、伶俐、並擁有絕佳平衡感的馬兒,而且也是本性最勇敢,最有服從天性的馬兒。 外型特徵 頭頭部輪廓有點外凸,圓潤的線條在較為尖細的口鼻處收尾。 眼與耳耳朵為適度的長度,線條精緻,很敏捷;眼如杏,明亮而深邃的眼睛,看似往往處於警戒狀態。 鼻孔鼻孔外張且靈活。 頸頸項高而結實,發育良好。 腿與腳腿的上半部長得非常結實強健,使得圓而硬的腳看起來相對較小。 毛色比較常見的包括灰色、棕色、紅棕色、以及栗色。 身高大約在152到163公分之間。 現狀 對於現代的葡萄牙來說,盧西塔諾馬的培育以及挑選目的,最主要都是因應鬥牛場上的表現,也因為有這層考慮,盧西塔諾馬才得以因為維持著那種古典伊比利戰馬的特色,而亙古以來傲視全球。Sylvia Loch曾經描述:『看看牠們吧,牠們以優雅如鷹般的線條刻畫出一張長臉,臉上不能說是美麗,但盡是貴族般的高尚氣質,從正面看過去,牠們強有力的肩頸,讓牠們顯得非常端莊,牠們的臀部不大,但腰部非常強健寬廣,牠們的腳踝瘦長而結實,讓你可以感到牠旺盛的前進動力與彈性,由於第二段腿骨發育地非常好,加上牠們擁有較長的脛骨與骹骨,使牠們的曲張力極強。此外,由於牠們具備了鬥牛場上所需的特質,因此效能極高的盧西塔諾馬,也非常擅長於運動項目,或是粗重的勞力工作及一般娛樂性騎乘。』。 在葡萄牙,鬥牛最後的結果,並不是要將牛鬥死。但因為鬥牛士必須全程坐在馬背上,如果馬兒受傷,對鬥牛士來說則會是最大的恥辱。經過辛苦訓練的馬兒,具備了極佳的靈活度,兼具勇氣與高尚的氣質,因而得以成為眾人所讚賞的對象,牠們則以生氣勃勃、樂意配合的溫馴情緒回報人們。 盧西塔諾馬通常都會接受高級騎術的訓練,晚熟又長壽的盧西塔諾馬,往往到了三歲半之後才能開始接受調教訓練,如果是要準備訓練成鬥牛馬,則不會加以去勢,因為人們認為去勢的馬可能會比較欠缺勇氣、敏感度、以及面對鬥牛時所需的興趣與活力。 一年一度的葡萄牙Golega全國馬節,是個相當有看頭的節慶表演,除了因為有傳統gineta騎術表演,有古典的歐洲高級騎術表演,另外一個就是有盧西塔諾這種最具有巴洛克式古典美的馬匹的訓練表演。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1272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大马疯

湘军骑兵团团长

积分
12067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06-1-11 14:27:00
利皮扎馬 Lipizzaner (Lipizzan) 除了阿拉伯馬(Arabian)與純血馬(Thoroughbred)之外,利皮扎馬也許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馬。牠的名聲來自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西班牙馬術學校,而西班牙馬術學校名字的來源,並不是因為它建立於西班牙,也不是它提倡西班牙騎術,只是因為利皮扎馬的祖先來自於西班牙。利皮扎馬是近四百年來所出現極具代表性的優秀品種,這個優異的品種,不僅流露出美麗高貴的氣質,而且還難能可貴地兼具了勇敢、氣力、能力、溫馴的脾氣、以及聰明的智慧。 利皮扎馬是在1580年隨著Archduke Charles II興建Lipica馬場而出現的,當時他是以最優秀的進口西班牙馬(Spanish horses),安達盧西亞馬(Andalusian)與盧西塔諾馬(Lusitano)、柏布馬(Barbs)、與當地的卡斯特馬(Karst) ,培育出利皮扎馬這個品種。卡斯特馬是一種白色體格較小,成長發育較晚,但又異常強壯的馬,很多人以為利皮扎馬高昂的步伐是承襲於西班牙馬,事實上卡斯特馬才是賦予這項特色的始者。 1700年代後期拿破崙戰爭時期,這些馬兒曾經三度搬遷,拿破崙也曾佔有這群馬兒,並將他的阿拉伯種馬Vesir拿來培育利皮扎馬,1807年到1856年這段期間,則分別有七隻阿拉伯種馬加入培育利皮扎馬的行列,分別為Siglavy、Tadmor、Gazlan、Saydan、Samson、Hadudi、Benazet,而1792年到1815年之間,也有經由克萊卓別馬(Kladruby)所培育出的利皮扎馬而衍生出Maestoso 以及Favory這兩個子裔,直到1880年之前,Lipizza馬場共有341匹利皮扎馬,而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的種馬當中,只有Siglavy、 Neapolotano、Maestoso、Favory、Pluto、Conversano等六匹還保有利皮扎馬的純正血統,後來Tulipan、 Incitato也分別在克羅埃西亞以及匈牙利繁衍出利皮扎馬後代。 1916年之前,利皮扎馬場仍然是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財產,但數百年以來的戰爭衝突,也影響了這個利皮扎馬的繁衍,因為只要有戰事威脅到這個馬場,這些馬兒就會被遷移,而每次遷移中,勢必就會有幾匹馬得要送人或是賣給其他馬場,因此一些小型的利皮扎馬場陸續出現,這些小型的馬場主要分部於奧地利境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馬移居到維也納附近的籟森堡(Laxenburg),幼馬則遷往另一個王室馬場Kladrub,然而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瓦解成數個共和國,每個共和國也都分別繼承了原有王朝的財產,在這當中,利皮扎馬場當時僅存的208匹成馬,被分為三組,最大的一組(109匹)給了義大利,主要是因為這是利皮扎馬場的所在地,同時這兒的周遭環境也較為人稱許,至於那些幼馬,在1913年到1915年之間,還是都待在捷克境內的Kladrub,1919年,奧地利擁有了其他利皮扎的成馬,並且也擁有了西班牙騎術學校,因此在第一次大戰之後,培育利皮扎馬的主要成員國家便包括了義大利、捷克、以及奧地利,後來匈牙利、羅馬尼亞、以及南斯拉夫等國也都加入培育行列。 1943年,由於德國統帥下令將這些利皮扎馬由奧地利、義大利、以及南斯拉夫,遷往捷克的Hostau,使得利皮扎馬面臨絕種的威脅,所幸在西班牙騎術學校校長Alois Podhajsky奔走下獲得保全,然而這兒的騎術表演也一直等到1955年才重新恢復,而利皮扎馬也在1945年,因美軍總指揮巴頓將軍的一句承諾而保留一條生路,讓這些馬兒重回到奧地利的土地上。 如今,即使利皮扎馬不僅只會出現在原本的奧匈帝國境內了,然而目前全球的純種利皮扎馬仍不到3000匹,每一年也只有微量的幼馬出生,可以想見這是一個多麼稀有的品種,為了維護利皮扎馬純正的血統,培育的過程中得要花費極大的心力和照顧,因此現在也有許多教育訓練課程,目的在於催生更多的志工加入傳統培育的工作。 二十世紀末,利皮扎馬已經證實是在馬場馬術以及障礙馬術競賽場上的佼佼者,當然利皮扎馬仍然是古典馬術的騎士們最終極的夢想,而對一般馬術的訓練,包括娛樂性的騎乘訓練來說,利皮扎馬也是相當適合的,利皮扎馬的馬主以及培育者也都非常投入利皮扎馬的培育工作,除了因為這個品種的稀有性、文化的重要性、諸多浪漫的歷史淵源之外,當然還包括利皮扎馬天生的聰穎、古典美、以及利皮扎馬行進律動當中那種優異的協調性。 品種特色 利皮扎馬並不高,最高的大概只有163公分,但牠們高昂的步伐、結實的身材、有力而具彈性的動作,會讓利皮扎馬看起來比實際的身材還要大得多。利皮扎馬是一種晚熟而長壽的馬,許多都可以活到35歲或是更老,不過牠們一出生通常就已經能夠展現高貴優雅的氣質。利皮扎馬剛出生時是黑色或是紅棕色,直到五歲至八歲時會慢慢”白化” ,事實上利皮扎馬皮膚應該是灰色的,只是皮膚上掩蓋了一層白色的毛髮,然而只要皮膚沾濕或是身上出現了疤痕,就可以看出馬兒的原色。利皮扎馬通常要到七歲甚至接近十歲左右,才會真正發育到成熟的體格尺寸,如果和一般純血馬(Thoroughbred)相比,同樣是一歲的利皮扎馬,會比其他純血馬看起來小很多。 通常來說,利皮扎馬在八個月左右,會經歷牠們一生當中最尷尬的一段醜小鴨的歲月,而且這個醜小鴨的樣子會維持到三歲左右,在這段尷尬的期間內,這匹可憐的小馬很難得到族群的認同,因為牠看起來就像是個正在換毛的驢子一樣。其實在奧地利,這些年輕的利皮扎馬是要送到阿爾卑斯山的,這樣就不會讓觀光客看到,然後,到了三歲再把牠們送下山,三歲之後,利皮扎馬就會恢復牠們出生時的高貴氣質,隨後這種優雅的氣質會快速地散發,並且伴隨終老。 利皮扎馬在圍場常常都是一付頭垂垂又遲鈍的姿態,但只要一出場或有人蹬上馬背,利皮扎馬可以立刻隨著頭揚頸曲、鼻孔激烈地收縮、以及透過足肢蹬在地上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與天生的優雅,而展現出活潑熱烈的情緒,但如果這時有人帶著溫柔的言語靠近,牠卻可瞬間變成一匹溫馴又文雅的馬兒,牠不僅能展現服從的特質,還能透露著一種體貼又想討人喜歡的心意,卻又無損於牠桀傲之風。 利皮扎馬骨骼強健有力,且不容易覺跛瘸,即使快速轉換週遭環境或飲食,牠們都能適應地非常好,也就是這種隨和的天性與適應力,讓養育牠們的工作可以變得很容易,而且也是因為這些特性,讓利皮扎馬可以或在歐洲各地到處行軍打仗,或在各地藏匿,還可以活到超過三十歲。 騎在利皮扎馬背上是一種愉悅的經驗,牠們的背寬廣柔軟,步伐活潑,有力的後腿讓牠們天生擁有超高的平衡感,牠們有渾然天成的韻律感,騎士在馬背上,用不著做什麼規律的調整動作,馬兒就會自動作出準確而穩定的節奏,總之,馬鞍在背時,牠們總是極其安靜又穩定的。 利皮扎馬的種馬相當地溫馴又好控制,事實上,這些種馬比母馬更容易控制,騎士一旦獲取了這些種馬的尊敬,牠們一生都會知道要尊敬你,但母馬就會因為有點誇張的母性使然,有時候牠還會把自己當作是你的老子,這時你最好還是提醒牠一下較好。 利皮扎馬不是那種容易害羞膽怯的馬,但那些讓牠們害怕的事物,其他的馬兒卻不見得會害怕,這點是頗奇怪的,不過當利皮扎馬處於驚慌狀態時,其實你並不會感覺牠正在害怕或在顫抖,牠的背部也不會突然凹空,讓騎士突然騰空而無處可坐,這時利皮扎馬其實反而會出現收縮的動作-後腳跨在身體下方,背部攏抬,使得坐在馬鞍上的騎士能夠坐得更為安穩,同時牠的頸項會曲起,強迫騎士進行收韁,腳上也開始踩著振奮且勇猛有力的原地踏步的動作(在原地以規律性的節奏大力踏步) ,就像一個繃緊了的彈簧,只待主人一聲令下,立刻騰入空中,這時如果騎士稍微鬆一點點韁,原地踏步的動作便會伸展成為正步的動作(移動踏步的慢板) ,這是牠們作來相當輕鬆自然的動作,利皮扎馬可以讓一個初學者在某個時刻當中,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經驗老到又受人景仰的馬術大師。 對利皮扎馬來說,不管是否面對一個完全沒經驗的騎手,只要有人對牠很尊重,牠就會全心地去作好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老是存著”這不過就是一匹馬”的任性心態,愛嚇馬時就嚇馬,想愛馬時就愛馬,那麼利皮扎馬也會讓他嘗盡苦頭。如果牠們真的感到害怕,或牠們心中的正義感遭到殘忍的欺凌,牠們絕對不會退縮,反而會注視著對手的眼睛,以”王者”之尊準備迎戰-這是牠們四百年前之所以誕生的目的。 混血的利皮扎馬數目,登記有案的已經多達150匹以上了,這些混血利皮扎馬的馬主,目前也在考慮建立一個自己的登記系統。不管是在歐洲、美國、或墨西哥,不同品種的交配模式近來已經越來越流行。利皮扎馬在墨西哥和一些美國地區,會用來和夸特馬交配,以便培育出優異的西部牛仔馬,如果是和純血馬交配,應可培養出一匹優異的三日賽馬匹,如果拿利皮扎馬和阿拉伯馬交配,主要應該是想要交配出一匹同時擁有阿拉伯馬外觀、體格又比較重型的馬兒。利皮扎馬總是可以讓自己身上優異的品質,諸如智慧、溫馴的脾氣、以及強健的體魄(當然還有顏色)等等,傳承給後代,至於長壽的特質是否也可以在混種交配時由子孫繼承,這點還有待觀察。利皮扎馬的美名不僅只是因為越來越多人主動去了解牠們之後才會廣為流傳,當利皮扎馬被當成是一個優良的交配基礎品種,培育出出色的溫血賽馬-未來也可能有美國溫血小型馬之後,牠勢必會是越來越搶手的品種。 利皮扎馬擅長於馬場馬術,尤其是高級的馬場馬術,幾乎所有的利皮扎馬都能做出優異的高級馬場馬術的動作,諸如原地踏步、正步、以及跑步定後肢迴旋等等,這種優異的水準對於一般其他品種的馬兒來說,可說是是望塵莫及的,然而對利皮扎馬來說,卻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訓練 訓練利皮扎馬時,必須小心選擇訓練師。這樣一種聰明又具備辨認能力的馬兒,所需要的訓練師,一定要是能尊重牠,能夠有自由的彈性,還能夠懂得針對不同的馬匹採取個別指導的訓練的人。奧地利的西班牙騎術學校前校長Alois Podjasky曾說:『如果不懂得因材施教,那麼騎馬只能成為一種技藝的運動,而無法提升到藝術的境界了。』 有許多動作像是雙腳站立等,都是利皮扎馬剛出生沒幾天就會的動作,但這些本能的動作卻會隨著成長而消退,訓練者得要知道不能心急,必須要等到基礎訓練做完了之後,再慢慢引導牠們做這些本能的動作,要不然如果訓練師要做一個勒馬後退的動作,可能一個不留神,居然會做成雙腳站立的動作了。 在進行利皮扎馬的騎乘訓練時,剛開始都要花一大段時間認真地做好伸長跨步的動作,讓馬兒的頭能夠長長地下垂,接觸到馬銜,因為如果訓練時要要求利皮扎馬做出”遊行馬”的動作,往往會讓牠們的脖子在還沒長長之前就先出現結實的肌肉,那麼等到牠們長大了,這個部位就會失去彈性,這種常識的運用對種馬的訓練來說尤其重要。 此外,不管是在進行有鞍訓練還是無鞍訓練,訓練師如果確信利皮扎馬已經清楚訓練師所下的指令,那麼千萬要記得,這個指令只能下一次,如果一次之後沒有看到利皮扎馬迅速或服從的反應,那麼訓練師就必須施以適當的戒律,譬如可以在適當的位置給牠紮實的一鞭,因為利皮扎馬和純血馬恰好相反,利皮扎馬對馬鞭沒什麼感覺,所以要記得,這一鞭必須要是迅速而有力,而且不能把馬鞭當成責備的工具,要不然利皮扎馬就會對馬鞭變得非常魯鈍(其實這是因為牠忍痛以及吃苦耐勞的天性使然) ,當然,這個時候要期待馬鞭能產生輔助的效果,更是難上加難了。 利皮扎馬有很高的學習能量,牠們可以在一堂訓練課程中學習許多不同的事項,而不會感到煩躁,也不會影響牠們的學習慾望,不過如果沒有事先的安排的話,就會適得其反。剛開始的訓練一定得慢慢地來,一定要等到訓練師與馬兒之間關係建立好,也能相互溝通才行。由於利皮扎馬太好訓練,學習能力又快又好,而且又非常服從,所以訓練利皮扎馬的訓練師常常會被馬界的人批評對馬兒太過”揠苗助長” ,這種評語是很難避免的,因為很少馬兒能夠像利皮扎馬這般,生理與心理的精力都這麼地充沛,學習速度這麼快,這些馬兒的確有很難以想像的記憶力和注意力。 著名動作 除了現代馬場馬術中常見的動作,像飛快換腳(Flying Change)、跑步定後肢迴旋(Pirouetee)、原地踏步(Piaffe)、正步(Passage)等之外,利皮扎馬還有最著名的地面騰越步(Airs Above the Ground),這包刮: Levade以後肢站立於地面,身體成45度角向前傾斜,這需要驚人的力氣與平衡才辦得到。 Courbette以後肢直立於地面,前肢舉在胸前,以兩個後肢一起連續跳躍。 Capriole馬飛躍在空中,前肢收在身體下方,在最高點時後肢向後踢。 Croupade類似Capriole,但是在最高點時前肢與後肢都收在身體下方。 您可在以下網站看到這些動作的影片: The World Famous Lipizzaner Stallions 特質 利皮扎馬的正字標記就是牠溫和卻又重視榮譽的尊傲氣質,自動自發且智勇雙全的利皮扎馬擁有充沛的活力,靈巧度和平衡感也是一流。 外型特徵 利皮扎馬是一個完美的結合,古代伊比利馬的現代結構線條,還能夠清楚地在利皮扎馬身上看到,而由於牠擁有絕佳的力氣以及肌肉組織,使牠們無論在操作繁複的馬場馬術項目,或是一般粗重的拖曳工作時,做來都得心應手。而各項特色都能均衡表現的優異性質,更是利皮扎馬之所以能成為高級騎術馬的重要原因。 頭頭部長而高貴,中等長度的耳朵為豎直警覺的狀態,大眼睛相當富有表情。 頸與肩壯碩而斜度優美的肩膀上,烘托著一個強健的曲頸。 輪廓貴族式的凸起輪廓,看得出來是受到柏布馬與伊比利亞馬的影響。 鼻鼻孔外張且靈活。 肩與背肩頸通常低而寬廣,背部很長,雖然有些會稍微下凹,但整體形狀優美而強壯。 腰腰部結實寬廣。 臀與尾臀部結實圓潤,肌肉發達,強健有力,連結至尾部。 腿與腳腿非常強健,腳看來相對較小但仍非常有力。 毛色其實幾近全灰,幼馬出生時是黑色的,但會隨著成長而轉白,根據傳統,紅棕色的小馬會飼養於西班牙騎術學校,以彰顯利皮扎馬與過去歷史的連結,不過黑色、褐色、青菊色的小馬也不少。 身高大約在152到163公分之間,有些也會比較高。 現狀 維也納的西班牙騎術學校所開放的訓練課程或是表演課程,熱門程度之高,往往是一票難求,而這裡用來訓練高級騎術的馬匹,幾乎清一色都是利皮扎馬;此外,利皮扎馬也像牠的血緣親戚如安達盧西亞馬、盧西塔諾馬一樣,總是競技場上最受歡迎的馬種。 利皮扎馬也是優異的馬車馬匹,匈牙利常常運用利皮扎馬這方面的特質,有時候,利皮扎馬也會用來當作一般拖曳馬。 利皮扎馬是一種晚熟的馬兒,要等牠們約七八歲之後,牠們的心智比較成熟,也才比較能訓練牠們作一些粗重的工作,而要訓練牠們具備高級的騎術技藝,大概也需要七年左右的時間,還好牠們是長壽型的馬,即便是二十多歲的壯年種馬,往往都還能有頂尖的表現。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3693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风在啸

积分
29076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QQ
出塞 发表于 2006-1-12 00:23:00
喜欢!阿克哈-塔克馬!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