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怀念老友崔堉溪教授(养马学专家)而作 杨诗兴
[转帖]稀世国宝 东汉马踏飞鹰
图片系复制品 唐古特马具提供
[转帖]稀世国宝 东汉马踏飞鹰
图片系复制品 唐古特马具提供
[转帖]稀世国宝 东汉马踏飞鹰
图片系复制品 唐古特马具提供
1969年10月,甘肃武威市雷台发现一座规模宏伟的汉代将军古墓,墓中出土了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等珍贵文物,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1971年9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因公来兰州,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中珍藏的出土文物。当他看到了这批汉墓出土的铜车马群时,“高兴地说:‘真有气派’,特别对其中的一件铜奔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它是罕见的艺术珍品。由于郭沫若的鉴定和推荐,铜奔马很快被调到北京展出,后来又在欧、亚、美三大洲许多国家展出多次,博得国内外人土一致赞美,成为驰名全世界的稀世珍宝。”(梁晓英1999)。
据不完全统计,这批出土的铜铸马共有39件。其中只有一件呈奔腾姿势,三足凌空,右后蹄下有一飞鸟;其余的有手执矛戟或幢旄的跨马骑士,有执斧战士乘坐的马拉战车,还有随从属吏坐的带伞盖的轺车也是由铜马挽着(张朋川1999)。这确实是一只大规模的车马仪仗队。队中的马或站立,或缓步慢行,只有一匹呈奔腾姿势。由于它是用铜铸成的,为讨论方便计,本文中一般将它叫做“铜奔马”。
1 “铜奔马”的体型、结构与姿态的简要介绍
兹将养马学教授崔堉溪(1999)对这具“铜奔马”模型的描述,择要抄引如下:
“此模型马之形态:昂首嘶鸣,以对侧快步向前奔驰,三蹄腾空,神形若飞,右后蹄蹭着飞鹰背部。”“此马边走边嘶,尾跟翘起,表现气质高度灵活,悍威十分明显,工作能力极强;它特别把走的步样——同侧两肢一致向前或向后表示出来。”(注:即对侧步,见图1)。
“此马的体型结构与现代马相比也具有很大的特点:表现在体躯上,显得长广粗重,胸廓宽深,背腰宽直而特短,尻形正,肌肉厚,呈复尻,腹部侧平底直。这一切全似重型挽马,但部位表现的优异状态,却为一般挽马之所无。
“另一方面,头小,清秀,干燥,眼大,耳小,鼻直;颈长细弯曲,呈鹤颈,鬃鬣毛少,颈肌结实,颈础特高;四肢中等长,十分干燥,关节筋腱明显,管沟深,无距毛。这一切全似轻型乘马,但表现的特点在乘马中亦属少见而难得;蹄与系的表现,系短,蹄形正,大小比挽马的小,比乘马的大,为恰当的兼用马蹄。此模型竟然把两种极端相反类型的马结合在一马身上,把马的主要功能——力量与速度兼而有之,对每一部位都做得十分完善,准确,无任何一处的失格;对整个马体结构做得协调完善,并招马的悍威、气质、风采、步伐与速力等充分表现无遗。所有这些明显特点反映了周马和汉马所表现的外形,对于了解研究我国古代马特别是汉马,是十分难得的依据。”
崔堉溪教授从养马科学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汉墓“铜奔马”作出的如实描述(图1);值得我们重视。
2 关于“铜奔马”右后蹄下的飞鸟是燕还是鹰的问题
“对于马蹄下鸟最初论断的是郭沫若。1971年他来兰州参观时定名为‘马踏飞燕’,流传了一段时间。笔者观察原物认为蹄下鸟是鹰不是燕(崔堉溪1999)。”他所以做出这项结论有六项理由和根据如下:第一,燕子体小,经马蹄踏上后,露出蹄外的燕体部分不可能如此之多。第二,燕尾较短而分叉,鹰尾较长而后端整齐。第三,鹰飞的速度在鸟中最快,用“马踏飞鹰”比用“马踏飞燕”更能说明马跑的高速度。第四,在甘肃河西一带,鹰四季皆有,燕罕见。第五,马与鹰在古今常被人视为狩猎工具,猎鹰与猎马常在一起,向同一方向飞奔,对同一猎物追捕,燕子很少有这类行为。第六,古今养鹰人多喜欢在鹰尾上部系一响铃,鹰飞铃响助兴。观察“铜奔马”模型,蹄下飞鸟尾上部果然有一个系铃的孔眼,由此可以证明那只蹄下鸟是鹰无疑。于是崔教授将“马踏飞燕”改称为“马踏飞鹰”,流传至今。
此外还有几位专家的意见与崔教授的相同,所举理由可与崔教授的相互补充。例如,初师宾、张朋川(1982)指出:马足所踏的那只鸟睛突目炯,回首耸肩,冀展腱翎,尾长不分叉,分明是鹞鹰属的猎禽。鸟的尾部有一小圆孔,可系响铃。在他们论文的“注”中说:“雷台铜奔马问世后,最初称‘马踏飞燕’,后经笔者改为‘奔马’,以后又改为‘猎骑’。”马斗全(1997)在《深圳特区报》发表题为《马踏飞燕命名准确吗?》。同一作者(1997)在《羊城晚报》又刊登了一篇论文,题为《郭老定错名的铜奔马》。以上资料可以证明,汉墓铜奔马蹄下的鸟不是燕而是鹰的可能性较大,故将“马踏飞燕”改为“马踏飞鹰”较为合适。这样改名基本上与崔教授的意见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