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应改为“马踏飞鹰”
为怀念老友崔堉溪教授(养马学专家)而作 杨诗兴
图片系复制品 唐古特马具提供
第一,它与同一汉幕出土的车马仪仗队中的铜铸马(图2),在体型与体态上的表现几乎完全相似,代表我国汉代优良马匹的典型样板,不过前者是动态,表现飞跃前进的雄姿,而后者呈静态,或伫立,或慢步。
第二,它反映出汉代采用了有计划、有目标的大规模马匹杂交改良的政策及其实施成果。汉代为防止西部敌寇入侵,巩固国防和保卫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建立坚强骑兵与传递军事情报和政务讯息的驿马站的必要,于是非常重视养马。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在西北边地设“苑马”36所(即国营大军马场)。到公元93年(东冯和帝永元五年),甘肃西北部养马三十余万匹(《甘肃通志》)。有了如此众多的马匹,构成改良马匹的物质基础。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乌孙国,该国赠进良马数十匹,汉武帝一见叫绝。他听说西域大宛国有良马,便派遣使臣前往交涉,以金马换良马。经过一番周折,甚至兵戎相见,最后大宛国献上“汗血马”即大宛马3000匹。汉武帝大为欣赏。称之为天马,同时下令全国悉养母马,以便与西域引进的良种马杂交育种以改良马的体型、体质与性能。由此可以推知,汉马(即汉墓铜奔马与车马仪仗队中的铜铸马的原型)之所以达到优秀完美的水平,是和汉代执行大规模地引进西域良马与本土马匹杂交、改良、育种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第三,它反映了汉代建立良马选优标准的作用。杂交改良马品种的体型与性能,必须采用严格的选优淘劣的措施与之密切配合,方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选优应该根据什么标准?东汉名将马援制造出一具“名马式”模型作为马匹选优的标准。他于公元前14年出生于畜牧业特别发达的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地区)。其父马仲曾任西北边郡主管畜牧的“牧师令”。他在畜牧业地区耳濡目染,对于当日优秀马的形态与性能有了感性的认识和概念。公元35年他任陇西郡太守,也是西部国防重镇。他总结了我国从春秋到战国与西汉所有相马名家的研究资料包括伯乐的“相马经”,结合他本人观察河西良马的印象,铸造了一具良马模型“名马式”,身高三尺五,胸围四尺五,作为选优标准,并特别将“名马式”模型安放在东汉首都洛阳的城门口,供全国来京的人们参观学习,当然也包括甘肃西北部国营大马场的员工们。后者参观“名马式”后,返回马场,在杂交改良与育种过程中,必然地遵照这项良马的选优标准。据崔土育溪教授(1999)的意见,汉墓铜奔马与铜铸马的模型与当时河西地区的汉马种质特征及马援的“名马式”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可以理解的。
由以上三点可以想见,“马踏飞鹰”饲奔马与同一墓中出土的铜铸马在中国养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反映我国汉代引进国外良马,杂交改良本国马匹的育种科学与技术水平及其成果已经达到世界科技水平的前列。
4 “马踏飞鹰”铜奔马在中国艺术上的价值与意义
“马踏飞鹰”是二件稀世国宝,也是代表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造型的名贵珍品。中国艺术中有一些特色,例如富于想象,删繁就简,重点突出,将绘形、写意与传神合而为一。据初师宾、张朋川(1982),“博得中外盛名的铜奔马的奇特造型显示的可能是一种狩猪场面。”“马足所踏那只鸟……分明是鹞鹰属的猎禽。”其主题是猎马奔跑的速度超过飞鹰的飞行速度,其目的是描写铜奔马奔跑得快。马是主角,鹰是配角。在西方,描绘奔跑很快的马,采用的方法是在马背上加两个翅膀,可以说是“画马添翼”,意境不深。中国汉代艺术家为表示当日汉马的高速度,采用奔马的后蹄踩到正在飞翔的鹰背,说明其速度比鹰还要快。这种表示方式有中国特色,也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以上只是将猎鹰与猎马在追捕同一猎物比赛速度。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猎鹰与猎马既然出现在同一狩猎场景,为什么没有猎人与猎物?这又是一项中国艺术特色。在中国戏剧中,台上表演的骑马将军没有马。手中只拿一根马鞭;划船的船工没有船,手中只拿一根桨。但是通过他们的身段变化和舞蹈动作,表演的骑马舞与划船舞,给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和优美的艺术享受。这和在狩猎场景中的“马踏飞鹰”模型的造型设计是异曲同工,具有中国艺术的特色。还有一点尚需说明,汉代育成的汉马属于乘挽兼用型(崔土育溪1990),他们可以用作持矛武士的战马,持斧武士的战车挽马,也可用作供人乘坐的招车马,这些均可由图2中看出。但是汉马还可作为猎马与驿站用马,前者可由图1“马踏飞鹰”模型得出结论,后者则可由铜奔马走的是典型的“对侧步”来推断。因为驿卒长途乘马,一站转一站,传递军事情报与政务讯息,为减少马走自然快步上下颠簸频率较高给驿卒带来的疲劳,当时选育出的汉马可走对侧快步,只左右摇摆,较平稳舒适。这种马经过千余年的沧桑,已经失去它们过去的体躯粗重壮实、结构协调完美的英武雄姿。但是它们的后代——分布在丝绸之路的马仍保持其走对侧快步绎用马的遗传特性。根据崔土育溪(1959)资料,在丝绸之路东段甘肃天祝县的岔口骡马分布于该区附近的金强驿、松山、达隆和永登的武胜驿、坪城、金嘴一带,可称为岔口驿马的中心产区。据崔本人调查,该地区的马能走对侧步的有十分之七。此外,与天祝县邻近的青海省门源县的浩门马,新疆自治区的哈萨克马、焉 马与伊犁马,均有走对侧步的性能。这些情况与“马踏飞鹰”铜奔马呈现走对侧步的典型姿势有历史上与种性遗传的关系,而后者突出表现其飞奔嘶鸣的雄姿,精美绝伦,在中国铜铸像中不多见,在艺术上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5 “马踏飞燕”应改名为“马踏飞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汉墓铜奔马蹄下的飞鸟,经学者研究证明,是猎鹰而非燕。然而该项稀世国宝在“马踏飞燕”的错误名称下,以讹传讹,流传了三十多年,而今且愈陷愈深。例如,(1)2002年3月初,中央电视台第一台(人与自然)节目中谈到马,主持人赵忠祥讲到马的祖先——三趾马,内容很科学化;但他谈到这件稀世国宝——汉墓铜奔马时,称它是“马踏飞燕”。(2)在同一时期中央电视台播放为某一项艺术比赛颁奖晚会时,每—得奖人获得一具复制汉墓铜奔马作为奖品,主持人朱军与周涛均称这项奖品为“马踏飞燕”。(3)中国国家旅游局将这汉墓铜奔马作为该局标志。(4)中央电视台第四台(华夏文明)的节目标徽有佛像也有汉墓铜奔马。这两个单位究竟用什么名字称呼这项稀世国宝铜奔马呢?不知道。是否“未能免俗”呢?值得怀疑。(5)据《甘肃日报》主办的《西部商报》2002年2月24日刊登“江总书记赠予布什‘马踏飞燕’荣膺国礼”的标题。像以上一连串的事例,如果亡友养马学专家甘肃农业大学崔土育溪教授健在,他一定会奋笔疾书,参加争辩,为汉墓铜奔马正名。不幸他最近去世。我为纪念老友编写此文宣扬他的学术观点。以正时弊。文中绝大部分是抄引他的资料,适当加一点参考资料,极小部分叙述一点个人看法。中心思想是建议对这名扬世界的珍贵国宝汉墓铜奔马的名称,由“马踏飞燕”改为“马踏飞鹰”,借以符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经过正名后的稀世国宝“马踏飞鹰”的形象,将更加辉煌灿烂。
致谢:本文经原《中国养羊》杂志主编李东海同志校改,特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崔堉溪.养马学[M].甘肃农业大学出版,1959.
[2]崔堉溪.养马学[M].农业出版社,1961.
[3] 崔堉溪.甘肃河西古代养马史和汉墓铜弃马的考年证[J] .陇右文博,1999,(2):26~34.
[4] 粱晓英.雷台汉墓研究的回顾与考古发现[J].陇右多博,1999,(2):40~41.
[5] 初师宾,张朋川.雷台东汉墓的车马组合和墓主人初探[J].考古与文物,1982,(2):76.
[6] 马斗全.马踏飞燕命名准确吗?[N].深圳特区报,1997-05-04(7).
[7] 马斗全.郭老定错名的铜奔马[N].羊城晚报,1997-05-29(13).
崔堉溪教授生平
崔堉溪,1914年生,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动物生产学科奠基人之一。
崔堉溪教授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45年留学美国艾瓦州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畜牧系。回国后任西北农学院畜牧系副教授兼主任。自1948年起,先后任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教授兼畜牧系和畜牧场主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兼教研组主任。兼任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甘肃省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委员兼西北片(陕甘宁育新)片长等职务。1987年退休后被返聘继续任研究生导师,并任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顾问等多种学术和社会兼职。
崔堉溪教授长期致力于畜牧教学和研究工作,5O多年来,他辛勤耕耘,孜孜以求,精心育人,曾先后讲授过《家畜饲养学》、《牧场经营管理学》、《养马学》等多门主干课程。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他酷爱教育、治学严谨、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敬业爱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有生之年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畜牧业。他的精神鼓舞着后来者奋发图强,桃李遍布海内外。崔教授的科学研究工作成绩卓著,硕果累累。他笔耕不缀、潜心研究、精忠为业,在畜牧科学研究中,不畏艰难,不辞辛苦,走遍了西北以及全国大部分牧场、马场和草场,他曾主持调查西北地区马驴品种资源,在陕甘青新四省区主要马场主持制定马匹育种方案和执行计划并定期亲临现场进行选育,育成并通过组织鉴定验收的新品种有:陕西“关中马”、甘肃“山丹马”、青海“挽乘兼用马”和新疆“伊犁挽马”。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养马学》及《中国现代养马》、《养马学及实习指导》、《甘肃省畜禽品种志》、《甘肃省志•畜牧志•畜牧篇》等著作,参编《家畜饲养学•马匹饲养》、《中国马驴品种志》。获科技进步奖6项:1985年“山丹马育种”获国家级一等奖;“《中国马驴品种志》的编写”获农牧渔业部一等奖;1987年“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中国畜禽品种志》的编写”获国家级二等奖;“伊犁挽马育种”获农牧渔业部二等奖;“甘肃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获省畜牧厅三等奖;1989年“青海挽乘兼用马育种研究”获青海省科委二等奖。
崔堉溪教授的一生是勤勤恳恳为国家的农业教育科技事业奉献的一生,他光明磊落,德高望重,为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西北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是我国畜牧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崔老先生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奋发努力,勤奋工作。
请国家文物局为我国独有的一件最珍贵的
出土文物宣布它的“正确名称”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模型在国内和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展览,使中国外艺术家、马学家受到震惊,一致认为是稀世珍宝。全世界仅有这一个。
自出土以来传出的关于“铜奔马”的名称,数以十计,但至今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古哲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已到了非有“正确名称”宣告于世而不可的时候了!今以眼前理出的事实为据,论证于下:
在去年12月5日《兰州晚报》载“马踏飞燕”将进入人民大会堂。这里是国家要地,国内外知名人士不断在此集散。因此,该文物的方方面面必须做到完美无缺,方能继续获得好评。如若不然,其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这个名称的来历是该文物出土不久,历史学家郭沫若陪外宾来兰州参观时,答人所问脱口而出的。此后,省博物馆邀请多人观察研讨,发现蹄下之鸟是鹰不是燕,即改名为“马踏飞鹰”。燕在天,马在地,踏飞燕,无可能;马鹰自古同为狩猎工具,同时猎物奔飞,便有了触及的可能。
报纸登文应登正确的。在30余年后的今天,为何登出错名?“指鹿为马”,永受斥责;指鹰为燕,其释如何?
天下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1999年冬,笔者在为该文物出土30周年写纪念文章时,突然发现“马踏飞鹰”的名称也有严重问题,必须修正。问题全在一个“踏”字上。看模型整体总的景观是“马与鹰各自活动急切”,毫无“静止”和“停顿”的态势。它们同时正在急奔快飞中。仔细看,马的后蹄尖刚接触鹰背,并不是全蹄踏上。如果是踏在鹰背上,马不能奔,鹰不能飞。模型表现的不是那样,而是继续奔飞。马跑的姿态是对侧快步。
更明显的是:马的生性,四肢的本能,用前蹄踏,用后蹄踢。现在鹰背上的蹄,不是前蹄,是右后蹄,它不可能“踏”。名称中不能用“踏”字,非换掉不可!这是很难解决的难题。
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合宜合理的字,“蹭”字。(蹭cheng摩擦的;擦过去)其意是两物表面接触,互相磨擦,急促“蹭”过,都无伤害。奔马赶超飞鹰,同方向前进,马右后蹄尖触及鹰背表面互相“蹭”的这一瞬间的“镜头”,被创造模型的设计师看见抓住,铸成,恰好是当时的和现在的模型状态。这真是绝妙的构想,再不可能有第二个设想代替它。
根据上面的说明和解释,把“马踏飞鹰”改名为“蹄蹭飞鹰”铜奔马,简称“铜奔马”。这是唯一的最准确恰当的名称。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名称代替它。普天之下,事物的正确名称只有一个足够了。请国家局宣布此名为唯一的“正确名称”。从今往后再不会出现用“马踏飞燕”这样的名称,四个字中有两个错字。
如果不这样整理,还是昨天以前的光景:社会上一大堆不能用的名字,不得已用错名……。此物送进人民大会堂,外国人见了,看不起我们;中国人见了,触目惊心,更感到对不起两千多年前的设计人!
用“蹄蹭飞鹰”这个名称进入人民大会堂,是一件大好事,机会千载难逢。若能得领导重视,一定能得成功!我国乃世界泱泱大国,亦是文明古国,决不可因失误造成千古恨,从此绵绵无尽期。为维护国家荣誉,冒昧进言,失言之处,请批评指正!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崔堉溪
200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