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马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马的品种、马的学说、马的竞技自然亦丰富多彩。“走马”及其相关知识便是其中的一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在专业的马业或马文化界,许多人也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为此,笔者意从发掘和保护马文化中很可能失传的走马文化出发,对“走马”及其文化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成一抛砖引玉之举。 “走马”这一品种古已有之,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了。解放后,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及后来的“文革”使“走马”存在的空间更加狭窄。原因是走马属于“贵族马”,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和条件享受它,且驯教一匹优秀的走马没有三年五载的光阴,没有专门的驯教师,没有讲究严格、饲喂精细的养护是根本不可能的。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马才在富裕起来的牧民当中以爱好和竞技的方式重新点起“星星之火”。当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走马的认识颇潜,甚至如认为走马就是以碎步快速行走的马,或是杂走行进的马,如此等等。 其实,所谓走马,是指:左前蹄、左后蹄同时抬起,同时向前迈出,同时落蹄,右前蹄、右后蹄亦然,交替行进,速度快且平稳的马,现多存于鄂尔多斯鄂前旗等西部地区。 走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自生走”,是走马中最普通的、最基础的马。其脚法自然、简单,是与生俱来的。多数蒙古马一开始都是走马“坯子”。它是走马之基础。“自生走“的行进脚印特点是:左后蹄印在右前蹄印之后。 二.“普通对蹄走”,是在“自生走”的基础上,稍加鞭策或勒紧缰绳,使之加速而呈现出走法较好看的一种走马,其行进的脚印特点:左后蹄印与右前蹄印在一条水平横线上,形成“对蹄印”。 三.“驯教对蹄走”,与上述两种走马完全不同,它是由专门的驯马师或骑手精心调教出来的,这种走马拿蹄高、跨步大,行进速度较上述两种走马快得多。“驯教对蹄走”的拿蹄高低、跨步大小、速度快慢均取决于骑手手中的“扯手”(缰绳)。通常,这类走马开始挂马掌(马蹄铁),目的是为了使走马能够拿蹄更高,跨步更大,走速更快,这种走马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走马了。其行进脚印特点与“普通对蹄走”基本相同,只是“驯教对蹄走”的步距比“普通对蹄走”的步距要大得多。 四. “半趟走”是在“驯教对蹄走”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调教、规范,使之拿蹄更高、跨步更大、速度更快、行进更稳,它与“训教对蹄走”行进脚印最大的不同是:其左后蹄印,已超过右前蹄40CM-50CM了。 五.“特快走”,是走马中的登峰造极者,其行进速度之快可谓“风驰电掣”;其行进平稳程度如“空中飞车”。其四蹄交替运动会让人眼花缭乱。骑手乘这种行进,感到呼吸困难,会因行速过快而双眼流泪,感觉到两边的树木花草都迅速向身后“倒去”。此时,马韂迎风张开,马铃铛都来不及作响,马尾摆成一条直线,马蹄声许久才能闻于脑后,草丛中的鸟儿来不及飞起便被踏于“特快走”之蹄下。“特快走”行进是,前蹄如轮状运动,后蹄蹬劲十足,可达到一后蹄劲登,其余三蹄腾空而起之境界。“特快走”行进脚印的特点与现时的“跑马”完全相同,四蹄印呈一条直线,且步距相当均匀,单步步距可达150CM左右。国家旅游局的标志“马踏飞燕”便是标准的走马姿势,其急速如飞的情景跃然眼前。 通过上面简要之述,当对走马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走马古已有之,有关记载可追溯到汉代或两晋时期,历史上,走马被誉为“达贵之驹”,由此,走马文化亦被称为“贵族文化”。因为一匹上好的走马,一天需进食10多斤粮食,且需经验丰富的专业驯马师耗费3-5年时间精心驯教。可见,普通平民阶层或历史上的穷人是绝对没有实力去享用走马的。
注:以上所言为本人转载,不周之处万望众高人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1 8:56:36编辑过]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