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单于既不是蒙古族人,又不是内蒙人,与“盟旗”二字本无任何关系,完全从旁观者以及草原文化爱好者角度,觉得“盟旗”是蒙古族、内蒙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消失了实在可惜。不知对此了解更深,感情更深的各位,特别是内蒙本地人,有何高见?大家共议吧。 <工作时间所限,没有过多查资料,主要依靠个人记忆,如果有历史、现实与事实不符,欢迎指正>
盟旗制度,一种极富民族特色与历史积淀的制度。曾一度遍布祖国东北、华北、西北各省。按现代的行政区划来说,东北三省、内蒙、河北、甘肃、青海、新疆,以及蒙古国,乃至如今被俄罗斯占领的部分国土,都分布着大量的盟旗。其中以蒙古族盟旗占绝大多数、也一度有少数的维吾尔族、藏族、柯尔克孜族的旗。(但似乎没有单独这几个民族组成的盟。) 历史: 脱胎于满族八旗制度,但又不完全等于八旗制度。其中,“盟”在清朝以前就应该存在了,是当时蒙古各部落首领定期会盟制度基础上,进入清朝以后作为行政区划固定下来的。“旗”则完全是后金、清朝势力深入蒙古地区后,参考满族自己的八旗制度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组织。 清朝时,除了满族、汉族、锡伯族等八旗以外(标准称呼是“八旗满洲”“八旗汉军”之类),单就蒙古族的旗来说,包括以下几类: 八旗蒙古: 后金、清朝最早征服并纳入其臣民的蒙古族,套用现代用语,是清朝直辖的蒙古族军民组织。与满洲、汉军八旗的组织制度完全一样,直接听命于清政府的调遣。清军入关后,作为八旗的一员,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等一样,调驻在北京及全国各八旗兵驻扎的重镇。他们满化很深,并随着满族的汉化而汉化,多数采用汉族式的名字,成为至今内地的蒙古族的主要来源。例如:鸦片战争时在镇江和英军血战的部队,主要是镇守京口的满蒙八旗部队(总司令:京口副都统海龄本人,似乎是满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仲揆,是湖北黄冈的蒙古族。北京密云县的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也是驻扎当地满蒙八旗的后裔组成的(北京唯一一个蒙古族乡?) 总的来说,编入八旗的蒙古族,与满汉八旗职能相同,作用相同。如今内蒙部分与八旗名称相同的地名,原来就是派驻这些地方的蒙古八旗驻地。 内蒙古: 清政府为瓦解分割这片紧邻内地地区的蒙古族的势力,不让团结起来对抗政府,将原来的各部落分为大量的旗,相当于县,原来的部落首领任命为世袭的旗主,分别拥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原本只有满族皇族能够享用的爵位(除吴三桂等三藩外的全部汉族人,以及非皇族的满族人,都不得拥有以上爵位)。但是,职位不同的蒙古贵族之间,相互间没有统辖关系。无论什么爵位的旗,都不被其他旗管辖,而是直接对清政府负责,归理藩院管理。个人觉得这很类似南方的土司制度,只不过南方的土司们远远没有这么崇高的政治地位而已。居于“旗”之上的行政组织“盟”,由数个旗组成,盟长由各旗的旗主内部推举担任,因此也就防止了类似诸侯王的封建割据,充其量算是代理清朝统治该地区的轮值主席。 外藩蒙古: 外蒙古及新疆、青海的绝大多数蒙古部落。也使用盟、旗作为行政区划,但是并非清政府直辖,而是作为各汗王的领地,汗王则接受清政府册封来管理这块地区,性质很像前朝的诸侯王。(注意:上述处于直辖地位的八旗蒙古,是没有汗、王这种带有诸侯王性质的头衔的,都是“都统”“参领”之类政府官员职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疆西北边陲部分蒙古族(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不是世居的,而是作为八旗一部分在乾隆时期从内地派过去屯垦戍边的,性质类似西迁的锡伯族。他们不归新疆当地的蒙古族王公管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15:40:17编辑过]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