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叼羊技巧与孙膑赛马技巧

[复制链接]
tmxk 发表于 2010-4-28 18:25: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263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哈萨克叼羊技巧与孙膑赛马技巧

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其实不然。上千年前军事家孙武后代孙膑对马就有精深的研究,巧用三匹马的安排,战胜了对方同样三匹马是国人皆知典故。而上千年以来哈萨克叼羊技巧未必就人人皆知了,谁早谁晚我们就不去 考证了。
前两年去新疆旅游,看草原牧民叼羊表演,哪里是过去哈萨克叼羊,纯是表演马上杂技给游客看哄外行看热闹,吼吼闹闹一阵就完了。

我过去在塔城有一放马哈萨克朋友,关系特好,他带我参加了几次哈萨克结婚举行的叼羊,主人家把一只已放了血的两岁左右的山羊宰杀,割去头部,扎紧食道,取出内脏,缝合好后,就成了哈萨克族人刁羊专用的大羊,放在离帐房大概20米的草地上,此时已喝完喜酒,好多彪形大汉都喝得二麻二麻,外加方圆几十里专门赶来参加叼羊的、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了一大遍,参加叼羊的上百马匹和骑手是个个擵拳擦掌,都想第一个冲上去把羊抢到手,不过还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宣讲了一番规矩和吉祥的言语后,场中一骑好马大汉,跃马而出策马扬鞭冲到羊边,弯腰伸手几十公斤重肥羊就被轻松提上马,向广阔草原飞奔而去,同时全场马匹和骑手一拥而上,众人欢呼声中叼羊开始了,秋天的草原,天干物燥,万马奔腾,一会儿群马急追,一会儿搅成一堆你抢我夺,从远处看去马蹄飞奔时卷起尘土飞扬如一条灰龙,马群搅成一堆你争我夺时又像一团彩云在草原翻滚,能在乱马群冲进杀出都是来自草原各地身强力壮,极度慓悍、狂野傲蛮的猛汉,上穿绸面老羊皮长袄,下穿一条胱老羊皮裤,根本不怕争抢中羊肉上的血和油粘在衣裤上,倒像油、血粘在衣裤就像免费给皮衣裤靴擦油一样,根本无所谓,脚穿一双长筒牛皮靴,把自家平时爱得似宝,养得膘肥体壮的爱马,全不顾及,全不心疼,拼命似的用,真正做到了养马千日,用马一时。哈萨克牧民都有同一风俗,就是不管穷与富,每家至少都拥一匹讲究脸面的好马,平常基夲不骑用,养得膘肥体壮,专供参加一些节日红白喜事才骑用,如果你不信,硬要骑一匹只能用来放放牛放羊的老马,劣马、肉马、破马一类马钻进去叼羊,恐怕一旦被卷入其中,连人带马都被挤倒栽地,你恐怕连羊毛都没摸到,倒成了众马蹄下的肉饼饼了。那阵势我是不敢进去,恐怕一旦被卷入其中,万一被挤掉下马,那后果不敢设想,所以只能骑着马在远处观看。
我那位哈萨克朋友告诉我哈萨克叼羊的规矩,那怕是你把羊叼到最后没有人再追上你,只要你还没有把羊肉拿进自己的家里,这时只要你遇见其他任何人,就是左邻右舍要求和你继续再叼羊,你也不能拒绝,要不然羊肉就要拿出共分才行,因为哈萨克人风俗认为叼羊得到的肉是吉祥保平安的圣物。

我那位哈萨克朋友告诉我哈萨克叼羊并非像我看得那样野蛮,自古以来真正哈萨克叼羊高手
都要由三位贴心朋友组成,好马在准备叼羊的前三天就要吊马。而且要选三匹各有不同特长的好马,一匹身强力壮马由一位身强力壮猛士能冲进去抢得上羊还要杀得出来,还要朝事先约定的方向跑去,第二匹要短途快马在接过羊后,高速甩脱大群人马,还要朝事先约定的方向跑去,交给第三匹马骑手,第三匹马又要速度快又要耐力超强,只有甩掉所有追赶的马匹,只有事前精心策划,才可能成功。
看来哈萨克叼羊和孙膑赛马技巧确有同工异曲之妙,都是要对马匹有精深了解和充分运用马匹,才能取得胜利。
不过也有万分之一例外,下次再讲,我亲眼见一人一马快速从大队人马中把羊抢走,无人再能夺回......
本想借网上的上传叼羊图片来配一张图,从百度上浏览了一遍,所有叼羊图片就象在马上耍杂技表演一般,也就放弃配图片了,还是比较遗憾。




h4v6sY

已有(3)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0-4-28 20:28:00
孙武?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mxk 该用户已被删除
tmxk 发表于 2010-4-29 14:29:00

孙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
是春秋时齐国孙武著写的,只有这一种

作者 孙武
有人认为是孙膑,请看以下怀疑及证据。
孙子 吴越人(孙武)《孙子兵法》辅吴
孙膑 春秋魏人《孙膑兵法》 辅齐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因此此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根据书中信息推敲,《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据说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有个别观点曾认为今本《孙子》应是战国中晚期孙膑及其弟子的作品,但是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同时在西汉墓葬中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一部)已基本否定此说。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10-4-30 13:5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tmxk在2010/4/29 14:29:00的发言: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
是春秋时齐国孙武著写的,只有这一种

作者 孙武
有人认为是孙膑,请看以下怀疑及证据。
孙子 吴越人(孙武)《孙子兵法》辅吴
孙膑 春秋魏人《孙膑兵法》 辅齐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因此此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根据书中信息推敲,《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据说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有个别观点曾认为今本《孙子》应是战国中晚期孙膑及其弟子的作品,但是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同时在西汉墓葬中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一部)已基本否定此说。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P这下对了! [em24]

另:严格来讲,孙膑、孙武两人的兵法如何如何,与到底谁搞了赛马,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有赛马典故的,只有一个孙膑,这件事历来没有争论。因为孙武同志和赛马的马主田忌同志,从来没共事过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