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你上初一,我们在河北康保三中第一次见面,然后,我们成为了笔友。 今天,你参加中考。无论是否可以如愿考上那间高中,我其实最想和你说,终身学习应该一直伴随着我们。你觉得呢,小芳。祝福! |
编者按:传朔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志愿者,他在无意间受到夫人永凯的带领而走入了志愿服务,因为他用心的投入,一步步的深入了美好的服务旅程。在十多年的岁月里,他和永凯为许许多多贫困农村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改变的机会,他们并一起创立了爱心基金会(www.aixinfund.org)。传朔陪伴过许多个小朋友,下面的这段分享举出了一个例子,可以从中看到用心如何带领他遇到问题时从不放弃,和促使他进入换位思考和感受的世界。 当我知道李婵这个名字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家住陕西省米脂县郭家砭乡东坪焉村。2000年的夏天,在一次农村学生的读书征文比赛的评审中,我看到一篇题目为“我要读书”的征文。文章描述了一个母亲病故、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没有音信;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女孩子渴望上学读书的情景。在此之前她因为家庭贫困已经辍学两次。在写征文的时候正好是六年级学期末,已经被初中录取的她因为家庭贫困又一次面临辍学。当时爷爷奶奶已经告诉她,家里实在太困难了,要她回家帮助干农活和带小妹妹,不让她再继续读书了。她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我知道我们家里穷,也想帮助爷爷奶奶干活,可我真想上学,我想读书。”这是一个想要读书的农村学生发自内心的呐喊。多少年来每当我想起她的这句话都会感动不已。 虽然她的文章里有错别字,文章也不是非常通顺,可她是那么的真实、那么感人!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在征文比赛中评上奖,对面临失学又渴望学习的她,将会是多么大的精神支持啊。在几位参加评选的伙伴的争取下,这篇征文最后被评为二等奖。我猜想这个二等奖对她后来能够坚持完成学业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支持她达成继续读书的心愿。在我们陕西省富县的朋友薛海玲老师的帮助下,几经周折联系到了住在五百里以外的米脂县的李婵和她的爷爷,取得他们的同意由我们家资助李婵继续上学。当时已经是秋季开学后的一个多月了,李婵尽了极大的努力追赶学业。我们都很庆幸将这个女孩从失学的边缘“捞”了回来。 由于李婵渴望学习的愿望深深打动了我,我就有了与她通信的念头,希望能够鼓励她继续学习。考虑到从中国农村寄信到美国比较贵而且不方便(当时只有去县城才能寄信到国外),我采取的方式是我直接从美国写信到她所在学校;她给我的信则是邮寄到北京我亲戚家里,然后由我亲戚在电话中念给我听或扫描后通过电子邮件寄给我。我会为她提供每次通信的邮票,因为不想增加她的负担。这样我们通了约六年的信。刚开始通信只是内心一时冲动,并没有仔细考虑许多细节,比如收不到信或信件丢失该怎么办。整个通信过程是断断续续地,有时一个月一封信,有时三四个月才通一封信。中间也曾中断过。 当她初中毕业后,我们失去了联系。我当时通过给她家里爷爷写信、给她中学的校长写信,终于知道她是去了县卫生学校读中专。她在后来的信里告诉我,她因为没有考上她想上的高中,觉得对不起我让我失望了,所以就没有再与我联系。她很高兴我们能够再次联系上。事后我想,一次次的不顺利也是我们互相加深友谊的机会。如果我不再去主动找她也就很正常的失去联系了,付出一些努力联系上了,我们互相就又都多了一份感动。任何一个人或物你付出的多一些你就会更珍惜她,觉得那份情意或友谊是属于你的、你拥有她。 2006年我和永凯一起去陕西省榆林去看望她,李婵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女孩。在我们去看她的一天多里基本都是我们在说和了解一些她现在的状况和想法,总的来说比想象中的平淡。在分别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点点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感觉。我就建议永凯和李婵拥抱一下吧,当时李婵一下就抱着永凯痛哭起来。这一哭一下子就把许许多多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也把我们的友谊拉的更近了。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通信不是很及时,但对她、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她后来曾告诉我,一个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乡村学生,收到一封封来自国外的信,关心她、鼓励她继续读书,对她的激励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几乎失学的乡村学生,能够经常收到来自国外的信,且不论信里说什么,收到信本身就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加上这封信是来自一个素不相识、资助她上学的人时她“会更加倍努力学习来报答这份恩情”(这是她的原话)。 能给一个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这件事对我来说每年一百美元加上几封信竟然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个面临失学的孩子,完成了初中学业后又进入职业高中,从县卫生学校的制药专业毕业,在制药厂有了一份工作,从此自立并且还能帮助妹妹读书……每当我们全家提起这件事时都很激动也很高兴。在通信的过程中,当你付出了一份关心也感受到这份关心被对方所接受、所需要,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自己内心里真的有一份说不出的满足感、成就感。这段经历加上每次去农村访问看到朴实的村民和学生,看到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和一些机会,是我后来决定辞职做一名全职志愿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介绍了我和一个农村学生6年的通信经历。这个过程告诉我通过写信给予真心的关爱和交流,对一个农村孩子的影响可能比给他提供经济支持的作用更大。 |
一位从事爱心事业十多年的志愿者的体会: 1. 做之前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和期望 2. 每一份努力都有收获,有的我们看得见,有的看不见。只要用心做从来没有失望过 3. 小朋友的感受往往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好 4. 交往的过程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 5. 长期的用心服务会使自己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会成为自己一份宝贵财富 爱心基金会义工 胡传朔 |
"贫困阻止我相信在阳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阳光又告诉我历史不能代替一切."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 2010年4月,上周末和志愿者们回访了康保三中.此次回访,有让我喜悦和温暖的快乐一刻,也有令人心酸和感到艰辛的一刻. 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志愿者结对的小朋友不能继续读书了,这个小姑娘初三了,马上就中考了,成绩全班第一,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再继续供她读书了,她不读了.这样的事情在康保三中挺常见的.能上高中的孩子都为数不多,大部分孩子初中毕业就不在继续上学了.大学对于这里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虽然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做的很有限,但是我们的陪伴至少可以告诉孩子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有人与你们在一起,为你们出谋划策!陪伴不是拥有或指挥别人的生命该怎么走,而是一直关心的在旁边! h4v6sY |
因为我们的结对原则是同性结对,所以,我只能结对小女孩.但是访谈中,我发现一个小男孩特有想法,是个好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现在还没有结对到大朋友.所以想找个靠谱的男大朋友与他结对.咱们马友里有没有男的写信写得好的? h4v6sY |
QUOTE: 以下是引用酷毕在2010/3/23 14:52:00的发言: 花香,你很棒!!! 我也要记住,给小朋友写信。 一个多月没有与我帮助的小朋友联系了。。。 好的!支持酷毕大哥! h4v6sY |
QUOTE: 以下是引用骑墙头在2010/3/23 19:22:00的发言: 花香,这么有爱心,我们要多多的向你学习,什么时候咱们能一起骑马。。 很快的,墙头兄! h4v6sY |
花香,这么有爱心,我们要多多的向你学习,什么时候咱们能一起骑马。。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