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K
发表于 2014-10-15 00:46:17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高居诲出使于阗, 从当时回鹘牙帐驻地甘州今甘肃张掖开始进入戈壁,为应付难行的砂石路面,“甘州人 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驼蹄则包以牦皮乃可行”¨。由 此可见当时处于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掌握了给马钉掌的技能。中原王朝派出的使者从回 鹘人那里学到了钉马掌的技术。从唐代中期开始到宋代,中原王朝难以直接控制西北地 区,尽管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存在数额巨大的以茶、绢换取马匹的贸易行为,但给马 钉掌的技术始终没有随着“胡马”的输入而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 五代之后的宋朝一些文人,尤其是已经失去西北疆土的南宋时期文人对于马掌的记 述,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项域外民族所习见的技术。如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卷上记载宋 代文人叶梦得~“忽一日呼马卒之前,以食指立置其鼻,复以右手如击物 状,数点而止。退而请于其童,乃日:‘令汝呼钉马脚色回鹘尔”¨驯;南宋词人李曾伯 万方数据期 陈巍:中国古代蹄铁的分布与技术传播 ~至间《丁亥纪蜀百韵》中有“劲弓骨为面,健马铁裹足”之句,其自注 云“戎师获到羌人马,蹄以铁裹”旧¨等。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当时在宋朝统治地区掌握 给马钉掌技术的多是羌人、回鹘人等西北民族。南宋赵汝适~所著《诸蕃 志》:“大食国马高七尺,用铁为鞋”【 ;出使蒙古的彭大雅、徐霆所作的《黑鞑事略》则 记载了蒙古人所用马掌:“蹄锲薄而怯石者,叶以铁,或以板,谓之脚涩”旧。这里的“脚 涩”即前述《研北杂志》所谓“马脚色”,结合甘州回鹘人所称“木涩”,则可知“脚涩”或“木 涩”等词是北方民族对蹄铁的通称。 从宋人记述来看,自五代至南宋末年这年里,蹄铁技术始终被人们作为一种新奇 的域外事物而被不断引述,很显然它并没有在中原地区普遍应用。但在中原周边的蒙古 人所在的北方草原以及回鹘人、羌人所在的西北戈壁等地带,蹄铁则早已被广泛使用。由 此可见,塞诺所说在蒙古时期之前,内亚地区罕见欧洲早已习见的马掌这一观点并不确 切。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各个民族所放牧的马的品种存在差异,以及草原各地地貌存在 差异,内亚草原上蹄铁并不是连续分布的。在畜养马匹蹄质坚实,以及放牧地土质松软的 地区,对蹄铁的需求较少。如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里海西北地域游牧的卡尔梅克人蒙古 人的一支所放牧的马“秣膦”的蹄小而坚硬,一年四季都可以不上马掌地供人骑坐Ⅲ。 因此如果有文献记载表明一些地区不给马钉掌,并不能表明整个内亚草原都不存在蹄铁。 宋朝人对蹄铁技术的陌生,一大原因在于五代后晋王朝将位于华北平原北方山地边 缘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政权,其后北宋只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过燕京今北京市地 区。而蹄铁很可能已在辽金统治下的北方多山地区得到使用。但目前难以寻觅到辽金时 期关于蹄铁的文献记载,可靠的文献记述的年代为元中统元年年,政府从缙山今 北京延庆到望云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的驿路上设置驿站,规定所抽调站户“各站头 目、马主备马脚涩子、使臣饮食等具,近者二日期,远者三日期,达于新站”∞,由此可知这 时马蹄铁已经是长城一带道路上的常备物资。这里所说“脚涩”的普遍使用,有可能缘于 辽金统治下蹄铁技术的推广,也有可能是伴随蒙古军事扩张而出现的技术传播。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