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休闲:千里骑行始于足下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马背上的休闲方式

1.png

从骑马爱好者到参与专业赛事,从短途骑行到长途骑行,凭借心中对马的那份热爱,马疯窝骑士俱乐部的马友用永不停歇的脚步勾勒出了一段又段充实且丰富的骑乘经历。  
  
千里骑行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一辆白色的旅行房车里。 这里是美国加州北部的一个牧场。窗外是连绵起伏的山丘,雨后绿色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花。几颗巨大橡树稀疏的阴影下有几匹马在悠闲地啃食青草。 如果你走近看,如果你稍微懂一点马,单从某几匹马精巧的如月牙般内凹的脸部轮廓上,你就能断定:它们都是纯种的阿拉伯马。你可能还会无不惊奇地发现,其中几匹其实不是马,而是骡子:一种三十年前中国北方常见的马和驴杂交的牲口。还有两匹身形壮实,头大,有点中国蒙古马的味道,只不过更加高大,这便是著名的美国野马(mustang)了。 再过几个月,也就是2011年7月中旬左右,其中的几匹马,或骡子,将要参加加州一年一度举行的美国西部山路100英里(160公里)长途耐力赛马(又称Tevis Cup)。而我此时在这个牧场暂时生活的目的就是训练这几匹马,并挑选其中的一匹参加这次比赛。
 
训练的工作是繁重的。每天除了喂马,大约要花六个小时轮番骑这些马。训练当然也是快乐的,我酷爱骑马,单是坐在马背上逛悠就能让我乐此不疲一整天。偶尔会有一两个美国朋友一块出骑,一起欣赏沿途美景或交流有关马或骑术的心得,但大多时候只是我自己。经常地,我会回忆起前几年在北京每个周末和朋友们一起骑马的日子和那次难忘的北京-嘉峪关2000公里的骑马穿越……
   
寻找千里马
  
2009年8月,通过中国马术联盟的介绍,我参加了一个“用马蹄链接奥运”北京到伦敦的骑马穿越活动。领队的是一位来自英国威尔士地区的女士,这位60岁的梅根女士,曾经担任英国耐力马国家队队员。她在以往比赛中使用的马匹,正是纯种的阿拉伯马。 在国际耐力马联盟(FEI)举行的比赛里,阿拉伯马的优势是无可争议的。比如今年初在迪拜举行的4星级160公里比赛,冠军成绩是6小时半(不算中途的几次强制休息时间)。这个约25公里/小时的速度,比起在中国内蒙的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30公里比赛一口气只需40多分钟的约40公里/小时速度虽然不算快,但在160公里的尺度上应该是无敌的。中国古代所说的千里马大概只是虚幻了。

2.png
 
不过FEI的比赛,通常是在较平坦的地域,如草原,沙地,所以速度较快。而美国耐力马协会(AERC)的比赛则往往选择崇山峻岭中的山道上。比如这次我准备参加的Tevis杯,全程垂直高度攀升约5000多米,垂直下降约7000多米,历次最快的记录也得15个多小时。据说在科罗拉多号称“硬石”的比赛路线上,垂直攀升居然达到变态的9000米,超过珠穆朗玛峰了。在这种情况下,善于走山路的骡子往往会有些优势。尤其是在碎石和下陡坡多的路段,主要靠呼吸机能好,后肢动力强劲但前肢较弱的阿拉伯马可能会有劣势。 另外,习惯于美国贫瘠荒漠的美国野马,耐粗饲,蹄硬筋韧,也经常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比赛中拔得头筹。这也就是我训练的马中除了阿拉伯马外还有骡子和美国野马的原因。 蒙古马,具有美国野马的特点,所以在长途上并非没有优势。我国在七八十年代培育的山丹马,具有蒙古马血统,尤其是耐粗饲的特点非常适合长途穿越。我们的北京伦敦之旅(中国段)就是用山丹军马场赞助的军马。
  
穿越伊始
  
穿越队伍从北京出发,出八达岭,过延庆,就进入了山区。这里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汇处。翻过海拔1700多米的山梁,或者说翻过了“坝”,就来到了坝上草原。每年5月到10月,这里野花飘香,绿草如茵,晴空万里,气温凉爽,是北京人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更可以让我们纵马扬鞭,释放激情。美国当然也有宽阔的山坡草原,但大部分地方都属私人,栅栏环绕;公共的地方一般不平坦,虽然有山路可走,终究不能肆意驰骋。但愿,这块坝上的公共乐土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 其实,这段延庆到坝上的山路,很像tevis杯的路线,长度坡度都合适。每年夏初秋末,京城马友们往往要用卡车运马上坝下坝,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每年两次举行上坝下坝的耐力马比赛,那中国的耐力马业就能有相当规模了,同时也可推动当地经济,保护骑马人和马匹的长久利益。 耐力马比赛也是相当危险的。山势陡峭,怪石乱木,一旦马受惊或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3.jpg

在美国驯马,除了提高马的体力,更重要的是让它们熟悉地形,锻炼胆量。尤其是160公里的比赛,全程关门时间24小时,后面1/3路程是在晚上,虽说是月圆之夜,但有的地方树枝比较密,而且有时山路很窄,一边可能是下临绝壁。 不幸的是,穿越从4月份开始没多久,刚到了坝上沽源,就发生了惊马事故,梅根女士落马受伤,摔断一根锁骨,六根肋骨。待回英国疗养了3个月再度出发,已经是八月了。这期间我已经在坝上和马友们爽骑了几个月,只是意犹未尽,那时灵机一动,加入到骑马长途穿越的队伍里。 从沽源一直往西,穿过康宝,化德,商都一带,有一段是在内蒙和河北边界上穿插走。黄绿相间的草原沙地肯定是内蒙,莜麦燕麦胡麻苜蓿油菜花交替种植,彩缎般的农田则属于河北。这里依然是在内蒙古高原上,虽烈日当头,却并不感觉到太热。由于不属交通要道,路上交通不繁,路边也尽是荒地可走,偶有重型卡车路过,不但不干扰,反可催马竞速一番,算是最轻松舒服的路段,真想一直这样走下去。 在呼和浩特和包头市,我们都得到了当地马友的热情接待。于是我们的住宿经常从每人十元的路边大车店突然变成星级酒店或豪华度假村,吃饭也从普通的烩面变成大盘的牛羊肉。
  
这一代是北方重镇,交通十分拥挤。近来在黄河对岸的鄂尔多斯出产大量的煤,来来往往尽是运煤的卡车,到处煤堆高耸,漫天黑灰乱飞。好像这里的经济正处在初级的高速发展阶段,难以避免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困惑。 脏乱倒不可怕,但在国道上和卡车争道却是非常危险,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赶路。好在后来我们在京包铁路边上找到一条养护路,得以快速前进。在包头马友的热情护送下,我们跨过黄河大桥,开始沿黄河南岸向西挺进。
  
大漠黄河
  
这又是一段心旷神怡的日子。有的时候,我们沿着黄河堤岸行走,右面是滚滚黄河,左面是万顷金黄色的葵花。还有的时候,我们跃上高坡。在库不齐沙漠边缘的悬崖峭壁上眺望沙漠,遥看黄河,寻找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感觉。
  
一般的骑马,或许算得上是一种休闲方式。但我们这样的长途骑马,可算一种长期的马背休闲生活了。队员中有一个叫李荆的俄籍湖北人,曾经单人独骑横穿西伯利亚,骑马9000公里来到北京,人称李大侠。另一个北京马友彭文朝,老彭,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用马车后援的方式,遍历全国20多个省市,完成了“走马中国”的壮举。还有一个个子小小的马来西亚籍女孩黄黎梅,虽不骑马,也刚刚独自一人在新疆游历了几个月。更不用说梅根女士,这次长途,计划要走4年时间呢,只是每年冬季暂停回国,其他时间都在马背上。至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骑马爱好者,曾在北京和附近的天津河北内蒙周边,做过几次为期几天的几百公里的短途骑行,在这几位大侠的精神感召之下决定参加队伍。

4.jpg

现代科技提供了各种方便的手段,可以乘火车,开汽车,坐飞机,甚至只是舒舒服服坐在家里,看电视就可以体验旅途生活,不一定非要像我们这样辛苦奔波。
  
为什么骑马?我想,大概对某些人来说就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惟其在马背上,我们这些在现代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长大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真正的专注,真正地感受到人马合一,自然合一的身体律动和由此带来的冷静而深远的思考。骑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长途骑马穿越正是这种方式的一个极致。
  
说起钢筋水泥,黄河河畔的乌海市是一座新兴城市,自号“书法之城”。不过房地产好像开发得过了头,新建好的住宅楼区都是空的。据市民讲,政府还要花20亿把城边的山头炸平,建一个世界最大的成吉思汗像。真是疯狂!
  
过了乌海,再度跨过黄河后一路南下,我们连续好几天只能在水泥路面上走。这就造成了铁马掌的不安全和迅速磨损,幸亏老彭很有经验,用早就准备好的汽车废胎制作了胶皮掌。一般每隔几百公里,马掌就会磨薄,掉落。目前在中国北方农村有时还可找到会钉掌的铁匠,但都年纪老了,后继无人。另外,兽医也越来越少,不知以后会怎样。

5.png

在美国耐力马比赛中,有大概20%的骑手使用现成制作的胶皮套掌。这种套掌很实用,不用钉,用卡子可以方便地固定在马蹄上,不骑时就摘下,还可防止沤蹄。如果路况好,是柔软的土路沙路,甚至可以选择不用掌。
  
喂料“国际纠纷”
  
骑马长途旅行,还有个大的问题就是草料。像去年李荆单人独骑在西伯利亚,有时候草料没了,马也只能吃面包;彭文朝的马车较小,有时候不能及时补充也会断顿儿。这次穿越有佳卓特种车厂提供的新型运马拖车,沿途又有马友多次赠送草料,储备一直很充足。 不过就是这个喂料问题,也引发了不大不小的“国际纠纷”,就是运动后马饮水喂料的时机问题,欧美人主张立刻喂。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的一些养马民族(估计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讲究要歇一会儿。所以梅李二人辩论多次,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只好各喂各的。老彭严守中立,白猫黑猫,反正得吃好喝好,每天夜里把料和水都准备得足足的,估计是断顿儿断怕了,呵呵。
  
我在美国也很尴尬,本来有心想按老祖宗的方法办,结果老美立刻过来质问,只好入境随缘。不过梅根不在乎。不管在哪儿对谁,甚至到了山丹军马场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可是,文化的差异啊,本来众人都很尊敬她,可是这样一来都觉困惑,可算是一场小小的悲剧,我是真佩服她坚持真理的勇气。可是到底谁是真理,还是都太绝对化了?比如有关运动强度和等待时间的关系就根本没有讨论。各位方家,也都来掰扯掰扯吧。
  
各种骑行总相宜
  
宁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一路湖泊众多,水色怡人。一天,我们和路上一个骑越野摩托的聊了起来,他们这儿有个摩托俱乐部,此刻朋友们正要去贺兰山打猎。是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贺兰山就在我们的右手边。看着他的越野摩托一溜烟地消失在大漠里,我的心也是痒痒的,可是我们要赶路,去不了啊。在那时,我忽然觉得,骑摩托车旅行也许是个不坏的主意,越野性能也不错,骑什么不是骑,尤其是在野外荒滩,摩托和骑马还真有相同之处呢。 我们还碰上不少骑自行车旅行的人,大部分是从欧洲穿过中亚或蒙古来的。看来国际旅行自行车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不管是骑马,骑摩托,开车,穿越国境时会有麻烦,像李荆,梅根,入境出境都要换马。

6.jpg
  
骑马最主要的不足还是距离的限制。国际上通常作为耐力马的训练,平均一天15公里就算强度非常大的了,如果一天骑了50公里,一般就需要完全休息2天。这次穿越据事后计算队伍每天的平均速度是25公里,实际上每天走20到50公里不等,所以每隔5天,总要找机会至少休息一天,即使这样马还是显得很疲劳。在银川附近我们也遇上了马友,事先完全不认识,也没有联系。却招待我们在他的马场里休息了两天。在银川,另一拨马友又请我们吃饭。天下马友是一家啊。 在美国也是一样。我和现在的牧场主人也是这次到加州来偶然认识的,听说我对耐力马感兴趣,就热情邀请我到他家,并同意我用他的马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
  
戈壁“丝绸之路”
  
过了壮丽的黄河大转弯沙坡头不久,我们就进入了甘肃,梅根也放松下来。前一阵经常是没路沿的大马路,大卡车来了非常恐怖。现在好了,真正梦想中的戈壁荒滩。路边经常能看到大片的骆驼群,根据我有限的动物历史知识判断,这些应该不是野骆驼。不过由于现在骆驼的用处不是很大,会不会这么散放几年,乏人照料,家的也变野的了,就像美国的野马一样。骆驼的生命力应该比野马还强,广袤无人的腾格里沙漠应该有他们的生息之机。
  
因为有动物保护人士的努力,美国的野马现在保护得比较好,甚至对有些养牛的牧场主来说都有些泛滥成灾了。美国政府迫于双方压力,启动了保护条例。每年捕获一些野马供人领养。我现在训练的野马就是被领养的。目前125美金就能领养一匹,但是要求领养人有足够大的私人草地。
  
山丹军马场坐落在雄伟的祁连山脚下。在这里我们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还有电视台采访。马在自己的家园里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并且得到了大量补充的草料。由于拖车比较重,而我们的坐车只是一辆6缸的切诺基吉普,结果上山时坡太陡,炸了水箱。当地没有零件,只能从武威专门运来,好在没有耽误行程。

7.png
  
美国这里凡有养马的家里,或农场牧场,一般都使用功率更大的5升6升柴油发动机皮卡,拖车一般也更大,可以运多匹马,或附设有生活居间。出外骑马或参加耐力比赛,马和骑手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可算是极佳的休闲设备。
  
如果读者手边有“丝绸之路”,这本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写的探险游记,我也许不用再费笔墨描写一路西去的风景,如果,把上个世纪初那南来北往的骆驼商队,换成今天的高速公路,再把当时非常罕见的斯文同学使用的汽车,换成我们骑乘的同样在今天也是非常罕见的马匹,那么仅就天苍苍野茫茫的戈壁滩来说,景色应该是差不多的,或许现在比当时会更干燥一些。就像斯文笔下的罗布泊现在已经消失了一样。
  
不过,大型卡车运载的长长的风力发电机风扇叶片,似乎为孤寂的高速运输线点缀了一些生机,而遍布各处乡镇市场热卖和农民房顶上到处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更是让梅根吃惊,因为她早就想在她位于威尔士的牧场的家安一个,可是“太贵了!”她操着半生的汉语摇着头说,没想到这种高科技产品在这里的农村这么便宜普及。
  
过了山丹,连续好几天,我们一直沿着古老的长城前进,在这里长城早已不是像北京附近那样的砖石城墙,而是干打垒的黄土墙,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销蚀,虽然很多地方早已断裂毁塌,却依然顽强地挺立,就如同我们旅途的步伐一样,苍凉地向前延伸。现在已经十月底,天气转冷,再过几天就会到达嘉峪关,今年的旅途也将暂时结束。来年春天,梅根,老彭还会从嘉峪关出发再度西行,李荆,黎梅将各自回国。而我,经过这次长途洗礼,逐渐萌发出去美洲体验一下那里的耐力赛马的想法,然后…谁知道呢,或许是换一种方式去旅游,换一种方式去生活。也可能,去欧洲重新加入穿越,2012年,咱们骑马伦敦见!
  
后记:2010年,梅根,彭文朝顺利穿越新疆。然后,梅根出境骑马到达哈萨克斯坦中部。2011年,梅根继续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旅行,九月底进入乌克兰。说明1: 美国西部山路(Western Trail)是从海拔加州西部著名的旅游滑雪圣地太浩(Tahoe)湖畔,翻越海拔近3000米的高山,一路向西,沿着奔腾的美国河(American river),蜿蜒100英里到达美国著名的耐力马之乡奥本(Auburn)。这条崎岖的山路是美国西部开发时的重要道路之一。目前在这条道路上,除了7月中的Tevis Cup耐力马比赛,每年六月中旬,还会举行160公里的超长跑比赛,今年2011年,来自中国的跑步选手陈盆斌将参加比赛。 说明2: Tevis Cup是国际上比较著名和困难的耐力马比赛,报名的每个骑手必须有480公里以上的准入资格,相当于必须至少完成6次一星级80公里的AERC比赛。




(文/滑雪人)




已有(3)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63

主题

121

回帖

2819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2819
QQ
yyb1972082 发表于 2016-6-7 18:13:08
老水,我计划下个月和李荆骑马走一段黄河,第一次啊出门,都带些什么啊?指教。你穿越具体的物件是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1

回帖

2819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2819
QQ
yyb1972082 发表于 2016-6-7 18:14:46
一天30-40公里最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中月 发表于 2016-6-8 05:09:23
yyb1972082 发表于 2016-6-7 18:14
一天30-40公里最好吗?

您说的是07年穿越过俄罗斯的李荆大哥么?如果是李大哥应该是很有经验的。


如果不是,建议您可以参加网站多年举办的喀纳斯穿越先积累下经验再自己筹划穿越会比较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