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科学客观地看待吃马肉?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世界各地的人们总有着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惯,但是作为一个人可能终生只会适应一两种饮食文化,所以异国他乡的奇怪食品总会让人们大跌眼镜。实际上,我们大可不必做“少见多怪”状,而只需要记住三个准则就好了:

第一,不同地区的人总会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来获取蛋白质;
第二,当某种动物活着比死了更有用时,社会饮食文化就会产生不吃它们的趋势;
第三,当食用这种动物性食品不划算时,社会饮食文化也会产生不吃它们的趋势。

对应第一个准则,人们获取粮食和蔬菜水果的难度总体小于获取蛋白质类食品的难度。所以,对不同地方的人来说,怎么补充蛋白质最方便人们就怎么吃。举几个栗子,东南亚的人会炸虫子(蝗虫、蚕蛹等),有人觉得很恶心。其实那是因为那里虫子多、捕捉方便,而家畜相对少。

1.jpg

对应第二个准则,我们就说到马肉了。

2.jpg

马肉作为人类最早开始食用的肉类之一在旧石器时期就开始摆上餐桌了。而在公元八世纪,由于罗马教皇的一纸禁令,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各国基本都禁食了马肉,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马肉仍是人类要的食物之一,特别是在中亚地区(那几个斯坦)。然而到了1866年,法国政府出台政策,将马肉贸易重新合法化,并由于马肉本身富含的营养(尤其富含铁)成分收到医生们的推崇,从而使得食马肉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一股风潮,也逐渐形成了法国人食马肉的传统。

而中国一些地区也吃马肉,(小编在南方见过很多次马肉米粉~)

3.jpg

而之前英国曾经出了用马肉代替牛肉的事件,大家都表示很愤怒。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英国古老的禁忌,不可食用被人类视为宠物、伙伴、及体育和战争英雄的动物。而马在英国人眼中尤其高贵,更是不可食用的了。其实,因为马匹是英国的重要战备物资,吃掉的话太浪费,所以才产生了这种不食马肉的文化。

4.jpg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法国骑兵也很猛啊,为什么他们能接受马肉呢?别忘了,第一准则还在发挥他的作用。
相比被海水包围的英伦岛国,富饶的法国大陆养马和从别国买卖马匹都很方便,吃点一些成本也不太大(中亚游牧业发达的国家就吃马肉是一个道理),而英国无论自己养马和通过海运进口马匹都成本都比较高,久而久之马匹就被神圣化而不能吃了。

5.jpg

莎士比亚曾经描写到,1485年,在博斯沃斯平原的战场上,即将战败的理查三世(Richard III)喊道,“一匹马,一匹马,我的王国换一匹马!”
——英国马匹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近代他们才疯狂的投入育种活动之中……)

6.jpg

7.jpg

同理,牧羊犬和猎犬对西方人的帮助很大,正所谓“活着比死了吃了有用处”,所以他们就不吃狗肉,开始的动机并没有多高大上反而有点势利。
后来西方社会文化中也出现了呼吁把狗看做人们的朋友的声音,那是相对很晚的事情了。

8.jpg

对于中国不从事渔猎游牧的农耕民族,狗就是一个普通家畜,跟猪牛羊没啥区别,所以有些中国人吃狗肉,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随着狗狗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对应第三个准则,我们简单看看中国人比西方人喝奶少但吃猪肉多的原因。

9.jpg

一句话,中国的环境养猪很划算,蛋白质可以通过猪肉补充。而西方国家耕地比中国少多了,如果种出了豆子之类的粮食,是舍不得给猪吃的。
所以,养猪吃肉是不划算的。

而牛羊吃草,不跟人们抢粮食,所以牛羊就成了主要肉食来源。但是牛和羊产肉的效率其实不如猪,还是需要寻找其他蛋白质来源,所以西方人就找到了奶制品这个方向。

而中国,已经有很多猪牛羊可以吃了。如果喝牛奶,那小牛宝宝喝什么,还等着他们长大耕地或吃肉呢!

所以,中原南方汉族喝奶反而不划算,就不大喝奶了。

中国北方因为有蒙古族、满族人的影响,喝奶稍微多一些。而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牛羊肉、奶)比起汉族更像是西方人。

那么,西方人大量喝奶,那么他们小牛宝宝又吃什么呢?答案是,把小牛宝宝杀掉吃掉。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牛排可以做三分熟五分熟的原因,因为原料是还需要吃妈妈的奶的小牛宝宝的肉。

中国的酱牛肉你敢做三分熟试试?咬都咬不动吧。

10.jpg

所以,所谓食物链顶端的人们,都有残酷的一面。吃马肉、吃狗肉和吃小牛肉哪个又比哪个更残酷呢?

只是生存条件的不同而做出最经济的选择而已。



来源:马术微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