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马友
Space
文库
图片
视频
研究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您好!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马友联盟
»
论坛
›
新闻综合区
›
马圈新闻-活动预告
›
图片
›
“天马少年”情牵津疆两地
发表新帖
“天马少年”情牵津疆两地
[复制链接]
瀚海麒麟
发表于 2017-5-5 17:01:36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186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徐亮是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专业老师,两年前的一次旅行,让他与新疆哈萨克族朋友阿曼吐结缘,由此将镜头对准了当地的哈萨克族,对准了他们的马术。
2016年9月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上,徐亮凭借他在新疆拍摄的哈萨克族马术微电影获得了二等奖。4月30日,记者见到了徐亮,走进他和哈萨克族朋友的故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位于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名闻天下的天马——汗血宝马即出于此。
2014年夏天,我趁着暑假,独自到昭苏县旅游。这里背靠天山,大部分居民都是哈萨克族。
我喜欢骑马,特别想到当地军马场看看,但问了好几个路人,都因为语言不通没法交流。
就在我打算放弃时,有一位骑摩托车的哈萨克族青年路过。他皮肤黝黑,身形有些壮。我上前问了几句,他用汉语回答我道:“军马场还要往下走,远得很。”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或许是他察觉到我眼中的犹豫,于是跟我说:“你上来吧,我带你过去。”
这一路,我坐在他身后,从家庭情况说到哈萨克族民俗,聊了很多。我因此得知了他叫阿曼吐,31岁。在当地家庭条件不错,有两个孩子,理想是当一名老师。
到了军马场,听说我想骑马,他担心我技术不过硬,主动说陪我一起骑。就这样,我骑着马跑在前面,他一边紧跟着,一边告诉我哪个姿势不对,哪个转弯应该减速。那是一个充实的下午。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要告别的时候,我拿出500元给阿曼吐,想表示感谢。他没要:“权当你陪我练汉语了。”
阿曼吐是我在新疆交的第一个哈萨克族朋友,我们交换了微信。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第一部微电影,竟是因为他的一条朋友圈。
2015年1月,我刚上完课,翻手机看到阿曼吐发了一条关于“喀尔坎特学校开办了第一届马术班”的朋友圈。
我打电话问他,原来阿曼吐圆了教师梦,他所在的喀尔坎特学校,要开设地方特色课程——马术班。
此前,我就有拍纪录片的打算,但一直没找到好素材。我觉得马术特长班既有新疆地方特色,又能借此了解哈萨克族家庭,于是拟了一份拍摄计划,背着一箱设备,飞去了昭苏县。
拍摄的一个月,我吃住都在阿曼吐家,羊肉、纳仁、奶茶,他和家人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饭。
为了了解当地骑手的真实生活,阿曼吐带着我走了30多户哈萨克族家庭。有时拍得晚了,就睡在牧民家。吃着“百家饭”,我也学会了不少哈萨克族风俗,比如像吃饭座次、见面礼仪……
回到天津后,我总想起在新疆的日子,经常看新疆电视台,因为那是“离新疆最近的地方”。后来,这部微电影被缩减到29分钟,想到昭苏素有天马之乡的美誉,我给它取名《天马少年》。
《天马少年》微电影获奖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阿曼吐,他在电话那头邀请我再来新疆,一起庆祝。
这一次来,我给他们一家带来了天津麻花,他父亲腰不好,我专门去商场挑了一款按摩座椅。
这一算,拍纪录片我花了不少钱。但一路走来收获了和阿曼吐的友情,这是钱换不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马术网
马友联盟
马术产业联盟
马产业投资建设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我们的团队
版权声明
广告合作
合作推广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