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马友
Space
文库
图片
视频
研究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您好!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马友联盟
»
论坛
›
文化娱乐区
›
鞍马历史 游牧文化
›
图片
›
倒马关前已无马,铁马冰河入梦来
发表新帖
倒马关前已无马,铁马冰河入梦来
[复制链接]
冷蹄无疆
发表于 2022-12-20 10:46:29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266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如今的倒马关前已无马经过。
倒马关位于河北保定唐县境内,处在太行八陉之飞狐陉上,扼守着这条黄土高原通向华北平原的要道,关隘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倒马关之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是因山高路险良马难行而得名“倒马”。与居庸关和紫荆关一起被称为“内三关”。
现在关前有保定通往山西灵丘的公路,倒马关之名刻在路边、桥头和隧道口。坦途通行已久,“倒马”早成往事。去年当地开旅游发展大会,为展示文化底蕴,在水关旁边建了浮雕墙,介绍与倒马关相关的人物、历史和诗文。浮雕墙中有赵武灵王、杨六郎等的形象,他们曾在倒马关留下一些故事。雕像中他们都骑着马,算是在这个以马命名的古老隘口里,可寻到的“马”。
倒马关村边立石
骑射胡服捍北疆
倒马关的故事可从战国讲起,主人公赵武灵王,关键词胡服骑射。这个故事影响倒马关,影响马,也影响着马与长城千百年纠缠不休的历史。“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在建造、守护长城的漫漫岁月中,马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主要防御对象,也是重要的防守助手。
长城修建始自春秋,已知最早长城属楚和齐,防御对象是马拉的战车。车战是当时战争主要模式。“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描述的战斗就是车战。战车数是地位和力量的象征。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一乘,战国时,大国称万乘之国,小国称千乘之国。
倒马关残留城墙及村中老人
倒马关一带当时属于一个千乘之国——中山国。
中山国不在战国七雄之列,是北狄鲜虞人建立的政权,国土主要在今石家庄、保定。《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但中山长城在何处?长时间湮没无闻。
在倒马关附近唐河边,有条古墙遗迹蜿蜒,当地人称“土龙”“葫芦蔓子”。1988年被考古人员偶然发现,河北省组织文物考察队进行调查,认为是中山长城。这长城选择在紧贴山崖西侧处修建,显然是向西防守,西面是赵国。
中山和赵是天然对手,赵国疆土包括今河北南部和山西中部,连接两片区域的河北中部却属中山国,主要通道井陉和飞狐陉上的重要关口井陉关和鸿之塞均由中山控制。不少资料称倒马关即鸿之塞,1988年的调查没在倒马关遗址找到战国遗物,在洪城遗址有发现,有专家称洪城是鸿之塞。
倒马关残留城墙
洪城遗址在唐县北洪城村,距倒马关不远,都在唐河边的飞狐陉中。两处遗址是同一区位扼守飞狐陉的关口遗存,即使不同时代有不同位置和名称,也属一个防御体系。鸿之塞见诸史册,也算倒马关一带作为关隘历史的开端。
前305年,赵武灵王指挥军队攻打中山,占领鸿之塞,“葫芦蔓子”没能挡住胡服骑射。这是赵武灵王主演历史大剧的高潮部分,此时他已继位21年。
赵武灵王即位时,西面秦、北面燕、东面齐、南面魏都曾与赵争战,周边还有林胡、楼烦、东胡等部族威胁,几乎将赵国国土一分为二的中山国则是心腹之患。中山国几次击败赵国,是赵武灵王念念不忘的敌人。他说:“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史记·赵世家》)说的是他父亲赵肃侯时,中山国在齐国支持下,围攻赵国鄗邑(今河北柏乡北)。
倒马关水关边浮雕墙上赵武灵王像
赵武灵王执政前期在与中山国的战争中没讨到便宜,在其他战争中也损失惨重。前319年,赵联合韩魏攻秦,在修鱼(河南原阳西南)被秦将樗里疾击败,赵军被斩首8万多人。齐国乘机攻赵,在观泽(河南濮阳北)打败赵军。
重重危机之下,赵武灵王深入中山、楼烦等与赵交界地区进行调查,找到了强军兴国之道——胡服骑射。杨宽《战国史》将胡服骑射解释为:“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和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广宗沙丘平台边浮雕墙上赵武灵王像
骑射是军事变革。战车不利于山地作战,赵国与楼烦交接多在吕梁山区,和中山相争常在太行山区,山地作战,骑兵更有优势。赵武灵王实地考察后着意发展骑兵,推行骑射。
胡服便于骑射,但作用不限于此。穿胡服范围包括王族、官吏和军人。沈长云等《赵国史稿》中认为,戴插有貂尾的大冠等胡服的内容:“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教化赵国百姓与胡人……另一方面便是为了招募胡人骑兵,直接用于赵国的对外作战。”
改革的争议主要在胡服,赵武灵王不是没有顾虑,但为占领中山和胡人之地,愿意承受压力,“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反对派代表是王叔公子成,认为中原是礼义之邦,不应改穿蛮夷服饰。赵武灵王亲到公子成府上劝说,以解决中山国等威胁的现实需要说服了公子成。
前307年,赵国正式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骑兵,连续击败中山国并攻灭之。凭借强大骑兵,赵武灵王将北部边疆拓展到今呼和浩特一带,并建起长城。
广宗沙丘平台边浮雕墙上赵武灵王介绍
1903年,梁启超作《赵武灵王传》称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1961年,翦伯赞在内蒙古寻访赵长城遗迹,作诗云:“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清人屈大均也曾诗咏赵武灵王,“英雄自作沙丘祸,霸业伤心竟不成”,感叹其结局。因在父子亲情与权力交接间优柔寡断,两个儿子相攻,赵武灵王受牵连被困,饿死沙丘宫。
沙丘宫遗址在河北广宗县,去年那里立了几面浮雕墙,其中一个介绍赵武灵王,称其谥号“武灵”兼具褒贬,“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也有浮雕像,赵武灵王骑马弯弓。倒马关前道路通往灵丘,那有赵武灵王墓,墓主雕像骑马持弓,底座上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不少人认为是赵武灵王第一次将骑兵引入中原,这不准确。《战国策》载,公元前343年马陵之战有骑兵和战车一起出战。谢成侠《中国养马史》中说,考古发现表明商代就有骑射,因为汉族发祥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用车较适宜,骑术用于战争的时间比战车晚。
虽然骑兵在赵武灵王之前就已出现,但赵武灵王是在中原大规模发展骑兵的第一人。他指挥骑兵攻破倒马关一带的中山长城,开疆拓土并建设长城,将马和长城的传奇揭开了新的,也是最丰富的一幕。
倒马关水关
曾说六郎此驻兵
倒马关的故事,关于杨六郎的最多。
《中国长城志》载:“倒马关所处位置,战国时称鸿之塞,东汉时置关,称为常山关。北魏时叫铁关,也称鸿山关,明代后通称为倒马关,目前所见关城为明代所建。”
倒马关建筑属明代,故事属宋代。关城未与长城相连,明长城主线在关城北插箭岭一带,距离17.5公里,传说中是杨六郎的箭程。说是宋辽激战倒马关,辽不敌,提出退军到箭落处,杨六郎一箭射到30多里外,于是有了插箭岭之名。
倒马关有块明代石碑,上书“宋代杨六郎据守之处”。倒马关原有六郎城和六郎庙,今存遗址。明代王士翘《西关志》中列出倒马关19处古迹,多与杨六郎有关,包括倒马石、晒甲石、祭刀石、系马桩等,每个古迹都有相应的传说。
宋辽交界在雁门关到今雄安一线,包括倒马关,这也是杨家将故事主要发生地。杨六郎曾在宋辽边界征战,不排除他曾到过倒马关的可能,但历史记载与传说故事有差距。
倒马关水关边浮雕墙上杨六郎像
杨六郎名延昭,原名延朗。其父杨业原属北汉,后归宋,986年宋攻辽,杨业为西路军副将,延昭随军作先锋表现勇猛,后因主力东路军失败而全线撤退,杨业战败被俘,绝食而死。之后十多年,宋太宗并未安排杨延昭到对辽战争一线。
999年,真宗继位后,杨延昭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负责倒马关以东徐水一带的防务,这时他已41岁。以后几年在遂城和羊山(均在徐水境内)两次对辽作战中获胜,被提升为保州团练使。后任宁边军(博野)部署,屯静安军(深州)。
1004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结束战争状态。此后杨延昭先后任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保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1014年去世。《宋史》称:“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杨业有七子,但北宋的记载没有关于杨延昭排行第六的说法,多数论者认为他排行或是老大,或是老二。为何被契丹称为六郎,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因古人视天狼星为将星,又名为六郎星,因其骁勇善战,被契丹人视为天狼星下凡,呼之“六郎”。
延昭虽为名将,但只是个中级军官,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未见杨延昭在倒马关任职或作战的记载,相关古迹缺乏依据,如倒马石上有痕状如马倒所压,说是杨六郎在此倒马所致,关名由此而来,其实倒马关之名宋前已有记载。谭其骧在《关于编修地方史志的两点意见》中说:“杨家将故事流传很广,不少地方有‘遗址’,我认为多半是靠不住的。”
沈起炜在《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中认为:“为什么(杨家将)传说和事实会有不同呢?因为人们在讲的时候,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发展了故事。”虽没故事里那么风光,真实的杨家将忠勇卫国深得崇敬,这是故事传播的基础。
清代周人甲诗云:“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时下承载杨家将故事的不再只是旧垒荒城,河北、山西不少地方都展示出杨六郎等的形象。倒马关浮雕墙上杨六郎跃马挺枪刺敌,山上还有个杨六郎跨马持枪塑像。插箭岭村口也有杨六郎雕像,一手提缰一手提枪,马前蹄腾空。
三处像,都有马,马在杨家将的故事里必不可少。
倒马关残留城墙及城门
杨家将小说主要有两种,《杨家府世代忠义通俗演义》和《玉茗堂批点按鉴参补北宋杨家将传》。前书六郎在昊天塔护驾时首次与辽接战,“出马杀退延寿”“六郎遂上马”“三骑飞到”等,没离开马。后书六郎在高梁河救驾首次与辽接战,马戏份更重,“延昭见太宗立于坝上,问曰:‘陛下之马何在?’太宗曰:‘已被乱军所伤,不堪骑乘。’延昭曰:‘可急乘臣马,臣当步战杀出。’太宗恐延昭无马不能取胜,乃曰:‘卿当乘马而战,吾只乘驴车而去。’”
孟良盗马是杨家将故事的重要情节,两书中都有,盗了萧后骕骦良骥,又盗了八王宝马万里云。之所以要盗马,是因为马在军事、交通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在古代地位重要,管理养马业的马政在周代就有,是朝廷治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秦汉管理马政的太仆卿为九卿之一,隋唐又在兵部设驾部司与太仆寺分掌马政。人们对马的感情也不一般,唐太宗为纪念随他征战的六匹战马,营造昭陵时命人雕刻六骏形象,昭陵六骏今为国宝。
宋太宗与杨六郎让马是小说情节,但宋太宗在979年高梁河之战确曾遇险且乘驴车而逃。他有宝马名“碧云霞”,之所以舍宝马乘驴车,曾瑞龙在《经略幽燕》中提出,不是马受伤而是太宗受伤。宋太宗当时腿上中了箭伤,还安排高琼作替身掩护。替身情节小说中也有,替身是六郎之兄,但杨业及其子延昭等是否参加过高梁河之战,史上无明确记载。
有记载的是高梁河之战宋太宗诏采民马17万匹北征,可怜千军万马一败涂地。991年宋太宗下令各地饲养马匹,但官府养马,又生弊端。王安石变法时推行保甲养马,后被司马光废止。北宋没找到繁养军马的好办法,军力难以提升。宋徽宗时朝廷所设牧监已罢废殆尽,诸军缺马者大半。
1125年,北宋联合金灭辽,暴露出自身之弱,随后金军大举南侵。《中国长城志》载,当时宋军战马奇缺,只好在全国紧急征募,仅得马2万多,“以这样的实力与善于奔袭,骑兵实力雄厚的金兵作战,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南宋《呻吟语》记述,金军俘宋宗室男女北行,“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枕藉。妇稚不能骑者,沿途委弃……”
马,见证了北宋王朝最后的悲凄。
通向倒马关的高速曲阳服务区中奔马像
是马于国为最重
倒马关分上下两城,公路边是下城,即倒马关村,是倒马关乡所在地。上城在西北2公里上关岭,也属倒马关乡。明代倒马关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屡经烽火,见惯战马嘶鸣。蒙古骑兵曾进扰倒马关,明军也在倒马关驻有骑兵。《西关志》载:“倒马关原额马一百一十匹,嘉靖二十五年添设马三百九十匹。”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明大宋天。”从游牧民族手中夺回中原统治权的明王朝,一建立就以“复宋”为口号。明军对草原骑兵战绩总体上优于宋军,疆土也非宋可比,但和宋一样,都在倒马关一带构筑防线,也都受战马不足困扰。
《明史》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军队官兵达百万,战马仅45080匹。明初防御体系建设受战马不足影响,赵现海《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说:“口外烽堡攻防体系实为是明朝在大漠地理空间与战马缺乏之战术制约下,被迫采取依靠集结步兵、修筑工事之方式,以北拓边疆,控遏敌境。”
从朱元璋开始,养马就是皇帝关心的大事。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旨:“孳生马匹,都要出口外草地里放……每个王府,止留二千人在府听候,其余尽数下屯,就于野外,就柴水屯种放牧……生的马,自小调教,长成马时,性耐能远行。”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度,让子孙分据各地,要求他们屯田游牧,驯养战马。他去世后,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争夺帝位,鏖战4年,战马损耗严重。据《明太宗实录》载,全国战马从至少13万匹减至2万3千多匹。
称帝后的朱棣对兵部尚书刘俊说:“古者掌兵政谓之司马,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是马于国为最重。我朝置太仆,专理马政,各军卫皆令孳牧……卿等宜严督所司,庶有蕃息之效。”将马置于国事最重要的位置。
1406年,朱棣进一步扩大养马地区,下令在北京、辽东、平凉(陕西)、甘肃设置苑马寺,相当于后世的军马场。并鼓励民间养马,还积极从西域购置优质战马,加以繁衍。1408年,甘肃总兵何福请求买马,朱棣批准,说:“马政自古所重,马蕃息亦可以制远夷,尔宜用心。仍选马之壮伟高大、骨相奇骏者,别择谨信之人,以时牧养,不与常马相杂,庶几良马日蕃。”养马可制服敌国,选马还要选养马的人。
良马增多,明军骑兵队伍随之壮大,朱棣5次远征漠北,战胜蒙古骑兵。他戎马一生,不仅从军事政治高度认识马的重要,也对马有感情,和唐太宗一样,将自己骑乘过的八匹战马雕刻陪葬,称长陵八骏。
朱棣虽横扫大漠,但疆域观念上仍延续传统华夷界限,对在蒙古高原建立有效统治秩序不感兴趣。他削弱大同以北防御力量,重点加强北京周边防务,包括倒马关所在的保定。
倒马关上城始建于洪武元年(1368年),今存城堡残迹,《西关志》显示原貌为:“正城一座,砖石修砌,周围七百六十四丈,东、西门二座,圈城二座,水门一空。”景泰三年(1452年)因上城狭窄修建下城,建成后,上城仍有屯兵,但关隘重心移到下城。上城与下城的建设缘由有脉络可循。
洪武元年,明廷“虽拥有相对于北元更强之军事实力,但最初只是满足于收复两宋理想汉疆,以太行为界,与北元实行南北分治”(赵现海《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建上城是朱元璋太行山防线的一部分。不过,洪武和永乐年间多次出征大漠,蒙古骑兵无力南窥,太行山防线备而无用,上城虽狭窄,无需扩建。
倒马关村头
1999年版《唐县志·大事记》中,洪武和永乐年间的记录有两条,一条是设了4处马场,一条是对养马户出台鼓励政策。
朱元璋和朱棣厉兵秣马、扫平漠北,但没有对蒙古高原进行有效治理,只是对草原部落进行驱逐打击。子孙没有他们的雄才,军力也下降,草原骑兵再次崛起。1449年,明英宗在居庸关外成了蒙古瓦剌部的俘虏,即土木之变。瓦剌军叩关,太行山防线没挡住,好在于谦守住了北京。
瓦剌撤军时,倒马关是退兵路线之一,明将石亨追击获胜。明李梦阳诗云:“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明军虽将瓦剌部逐出长城,但已无力重温与蒙古骑兵争逐大漠的旧梦,重整充实太行山防线是现实选择。
时下,刻有倒马关字样的巨石立在公路边上,指引人走向经历了500多年沧桑的下城。
关城三面环水,一面依山,仍保留大部分城墙,破败未整修。关城一望多平房,街边平日只见老人与狗。庸常画面中,残破的城墙和城门突兀耸立,草木丛生,寂落苍凉,执着地诉说关城悠长的身世。
“倒马北连飞狐,南拥镇阳,控扼华夷,诚中原雄关也……三面距河,有碧流清湍,映带左右。南面对山,多浮岚飘翠,布列上下,其气象万千,不可名状,真能捍御胡骑,而屏翰王室矣。”这出自明直隶监察御史侯英所撰《建倒马关城碑记》,碑存倒马关乡政府院内。
《西关志》载:“倒马关下城军二千一百一十七名。”倒马关乡党委书记马宝克介绍说,倒马关村有3个自然村,关城所在是其中一个,人口有500多人,当地人仍称关城为城里,城里村民为明代及以后迁来,其中不少是戍边人后代。倒马关村原为贫困村,2019年脱贫。
倒马关乡现有养羊户、养牛户,也有养驴的,但已无人养马。刘建通2015年11月来倒马关乡工作,先任副乡长后任副书记,他说:“这几年来,没在乡里见过马。”
倒马关残留城墙
铁马冰河入梦来
倒马关无马,是近些年的事。
下城建成后,倒马关是军事要地,统辖从吴王口到插箭岭一线长城隘口。“胡马年来扰,兵戈日未闲”,明亦多驻兵马。明中后期,朝政日坏,如何保马“不倒”是个难题。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御史袁凤鸣上疏称,倒马关“军士贫难,草料不及,恐致瘦损”,申请给予支持,以图“缓急有赖”。
倒马关养马困局并非偶然。《中国养马史》中说,明代马政最齐备,但也最严酷,初时还注意保护农民利益,后逐渐沦为暴政。如《明史·兵志》所述:“官吏侵渔,牧政荒废,军民交困矣。”明军“马力”不支,最终不敌八旗骑兵。
清乾隆坚持“马上治天下”理念,要求满族官员骑马,并自己带头。张勉治《马背上的朝廷》认为:“骑马是民族荣誉的象征,与满洲人武备、行动主义和活力密切相关。”
相隔2000多年,乾隆和赵武灵王都推行骑马,但时移世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开风气之先,乾隆执着于“马上治天下”之时,蒸汽机已经问世。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德军打到倒马关。
1937年日军进逼倒马关,9月,八路军115师骑兵营在倒马关打了挺进敌后的第一仗。
这个古老关隘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硝烟散后,作为山区拉驮使役之用,马仍在倒马关活跃了一段时间。1999年版《唐县志》显示,1982年全县有马3062匹,之后逐年减少,1990年降到1110匹。2018年版《唐县志》中统计,2006年全县有马157匹。
“马儿啊,你慢些走呀慢些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这歌词作于1961年,当时马是观景常用交通工具,而今,马已成难得一见的风景。
在倒马关,马是越来越远的回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倒马关
升级改版,活力非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马术网
马友联盟
马术产业联盟
马产业投资建设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我们的团队
版权声明
广告合作
合作推广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