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寒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天天以平均10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进,饿了啃口馒头就咸菜,晚上找几元钱最便宜的旅店或睡在用塑料布和棍子撑起来的自制“帐篷”里。无论高山还是盆地、大河或是小溪,也不管公路还是乡间小道,一个匆匆独行者就这样以自行车相伴,生活了5年(到现在十多年了)。
6月29日见到他时,他推着那辆旧赛车,货架上驮着自己缝制的三个大包,他的全部家当。长年的风吹日晒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加上蓄发留须,难怪经常旅行的人一见到他就说:“又是一个跑全国的”。身穿的旧T恤衫划出了口子,牛仔裤磨出了毛边,脚上的球鞋渗着汗渍,从这身“行头”就可看出经济的拮据和旅途的艰难。如此抛家舍业、云游四海到底图的啥,凡认识杨彦华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开始杨彦华也可能说不清楚。从最初到外地走走,到以邮票邮戳组成图案走遍全国每个县,到梦想创吉尼斯纪录,骑车走的过程促使杨彦华的认识不断升华。
当初离家,为了给走过的地方留下印记,所到之处,他都要到邮局在一个本子上打上邮戳。当他1996年3月到北京打邮戳时,偶遇北京集邮总公司的邮票设计师李印清,他对杨单骑走全国的举动表示支持,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看邮票,并对他说光打邮戳意义不大,还不如把邮票和邮戳结合起来;同时建议他,找一种什么方式作为活动的见证。
杨彦华受到启发,但又不知什么办法好,天天苦思冥想。得知1996年5月将在大连举行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给了他灵感,他决定在骑车赶往大连途中,在一幅长卷上,用邮票和邮戳组成“祝贺第四届残运会圆满成功”字样,展示在残运会上。当他按时赶到大连,把长卷展示在运动会上时,得到极大的赞赏,各地体委负责同志纷纷给他签字,大会组委会的领导在长卷上签字:“感谢你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这对杨彦华是很大的鼓舞,也使他找到一种特殊的单车走全国的主题活动方式。
从此,在几年的神州万里行中,他用邮票和邮戳在40—50米长、0.8米宽的硬白纸长卷做完了《体育运动项目》卡通、《国歌》、《黄河船夫曲》五线谱,《黄河颂》五线谱才完成一半,在接受采访时已向记者展示。截止到目前,已做完的长卷加起来有200多米。
在与杨彦华的交谈中,记者从职业的角度与他探讨,作为记者,我羡慕他的经历,但这种行为方式,我们不可能为之;建议他每到一地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当走完全国每一个县,初步完成自己的宏愿需停下歇息时,得到的不仅是邮票邮戳的吉尼斯纪录,而是一笔宝贵的原始资料,整理出来就是对人们有益的精神财富。他欣然同意并表示会考虑的。 (转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7 13:54:45编辑过]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