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军马的涅槃

[复制链接]
寒暑 发表于 2007-9-27 12:48: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5 1096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山丹军马的涅槃

    山丹马、山丹军马场,马友们心中的神秘所在,也是中国马业的一面镜子。没有人可以无视山丹养马育马的历史。历史的山丹马场那样遥远,现在的山丹马场又那样无奈。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用铜做镜可以正衣冠;用史做镜可以见兴亡;用人做镜可以知得失。.............。

     山丹军马场在今甘肃省张掖的山丹县,大马营是山丹马的发源地,自汉以来,因朝廷在此建署养马而得名。虽朝代更迭,然山丹大马营养马却从未中断过。传统的山丹马是蒙古马的一支,历史上因战事,常有西域的优良马种注入得以稍加改良。山丹马典型的身态,从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上可见一二。山丹马与内地马有明显不同,西晋时人称:凉州大马(汉唐时凉州在现在的武威、张掖一带)。建国前,国民政府马政部门曾引进“莫尔西”公马和日本马用以改良山丹马,但均未见成效。1947年,当时忧国忧民的马业前辈们,为振兴中国马业,搞了一个系统发展马业的计划,但当这份计划千里迢迢来到山丹军马场时,解放军的炮声,已在这古老的历史丝绸之路上响起。

     建国后,总后勤部在此建军马场,号称亚洲的一大军马场,世界第二大军马场(第一大军马场在前苏联,后60年赫鲁晓夫裁军,把40万骑兵裁掉,军马场撤销。中共在“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中曾痛斥苏修的向美帝国主义妥协的行为,例数赫鲁晓夫的“三和一少”即:和平进步、和平过渡、和平演变及支持世界革命要少的修正主义路线。从现在的眼光看,赫鲁晓夫应是共产党执政,改革开放的第一人)1953年国家为军马场引进27匹苏联“顿河”马进行杂交改良。历时十年,产出新一代山丹马(半血顿河马)。新山丹马比原土种山丹马体尺平均高了8cm,接近1.5米。1962年,总后勤部决定让新山丹马服役。在当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中,除河曲马外,蒙古马、新山丹马均越不过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都有强烈的高山反映。我们的战士个子低,普遍反映新山丹马太高,战士身背枪械子弹和备品,上马难太费劲;驮物举不上去;难喂养爱生病。后据此,总后勤部开会定出新山丹军马的五项标准,大概是:驮乘兼用;以驮为主;能驮100公斤;能在山路中行进;..........。山丹军马场又将有一半“顿河”马血的新山丹马回交土种山丹马,增加土种马的成分,使“顿河”马的成分从50%降到25%,并同时组建核心马群,进行横交,固定品系特性。又用了一个十年,第三代山丹马横空出世。

     1972年,在第三代山丹马群中出现了一匹小公马,被一慧眼职工看中,并烙印“00”号。至此以后,山丹马就以“00”号为核心进行配种,繁育了大批标准山丹马。“00”年至十八、九岁还能交配,每次产精70-80毫升,用人工受精可同时让十五、六匹马受孕。“00”号1987年长啸数声而终,身后被西北农大制成标本陈列。

     1985年总后勤部为山丹新军马命名。同年我国裁军100万,骑兵编制撤销。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军马,也成了最后一代军马。中国此后再无军马。

      1988年12月1日,不可思议的骑马爱好者,父母都是军人的南京铁道学院的吴舒里和一位蒙古族战士白衣拉,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五原县出发,骑山丹军马,穿越腾格里沙漠,翻过唐古拉山口,用时一年八个月,历尽千难与险恶,行程1.4万公里到达广州。可谓“万里走双骑”。

     山丹军马场的处境,山丹马的结局,正是中国马业的处境和国产马的结局。严格的讲中国现在没有马业。中国有马,但无“业”。看看现在国内的现状就会明白,马业发达的国家,有“马业协会”引导着一国的马业。中国也有个马业协会,隶属农业部,是一块做不了实际事的“空壳”。倒是隶属体育局的“中国马术协会”因为马术比赛倒有一些知名度。可马业和马术是不同的两码事,虽不能说“不搭介(吴语,读:ga,不读:jie)”,但毕竟是南辕北辙。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民众谈及某产品的成功时爱用“国产率”占百分之多少多少来示成功与否。汽车要国产,飞机要国产,还要造国产的航母,为什么参加奥运会、国际比赛的马匹就不能国产?靠马术协会来推动中国马业的发展,是不是太难为同志们了。国家社会推进马业有无前途?肯定是有前途的,否则那些列强国家早就不搞了。面子形象工程只有中国多,资本家是不骗自己的,肯定马业有极好的效益,否则他们的马卖给谁。马匹也是产品,也是“高、精、尖”,是响当当的生物工程。难道政府就不能搞几个马业的“特区”,以此来推动中国马业的发展。政府给点政策。政府又不用出钱。世上的事有时就是如此百思不得其解。

      山丹军马场已经涅槃。山丹马将很快不负存在。在自然状态下生存的马匹一定会回归自然给它们设定法则,试想在冰天雪地放牧中如何产生英纯血马。要在冰天雪地中生存的马,只有回归蒙古马的本性,这是自然的法则,人和马都无法改变。英纯血马是要在伯爵大人的马房中成长的;阿拉伯马也常常与酋长的家人同室而居。只有蒙古马永久享受着大自然给他们的照顾,它们才配的上用”涅槃”二字,涅槃将会重生。

     对所有爱马的人来说,中国的马业是一块压在大家心头的大石头,凭几个书生发点牢骚岂能决绝问题?但中国的事很怪,当年共产党夺得天下,就始于几个书生发出的牢骚。

   

h4v6sY

已有(35)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85

主题

3112

回帖

91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911
奥包 发表于 2007-9-27 13:06:00

寒叔好文,振聋发聩。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3024

回帖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骠姚校尉

积分
18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牛仔丁 发表于 2007-9-27 13:15:00

是啊  5千年文明史 这其中又何曾少过马的影子

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  奇怪  有着最辉煌文明历史的汉民族

恰恰就是一个最容易遗忘的民族  别说马了 就连60年前的民族浩劫 40年前的文化浩劫

我们 不是都遗忘的差不多了吗

哀叹啊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5

回帖

177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1770
QQ
天地散人 发表于 2007-9-27 14:01:00
现有的山丹马是以驮乘兼用,以驮为主的目标培育出来的,似乎不适合想象中中国马业的前景,即以休闲骑乘和竞赛为主。消失是很难避免的。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消失的民族,国家,乃至文明都有不少。天地不仁……
至于国家现在没有政策扶植中国马业,确是遗憾,但是也不意外。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本身不要消失在历史中,千头万绪的事情还有很多(直接上升高度到民族危亡的重大问题,很容易都能说出一大堆来呢)。政策不可能是完美的,各种错误,大的如文革,“小”的如运十下马(相对小而已),时有发生。马业政策,只有寄希望于运气了。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5

回帖

0

积分

出生小驹

积分
0
gwwfg 发表于 2007-9-27 15:24:00

回复的都是版主啊!寒暑真格牛啊,呵呵!

我先占个平民沙发,待我想想!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9

回帖

1063

积分

奥登堡大种马

积分
1063
QQ
十三姨 发表于 2007-9-27 17:22:00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678

回帖

1590

积分

奥登堡大种马

积分
1590
Huszar 发表于 2007-9-27 18:05:00
好文章!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9

回帖

1063

积分

奥登堡大种马

积分
1063
QQ
十三姨 发表于 2007-9-30 14:00:00

    想了解吴舒里当时穿越的情况,一定很感人。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枫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枫叶 发表于 2007-10-4 10:00:00
  寒暑大哥好文章.我个人认为,现在现代化的战争情况下,再用马作战的可能性很小了,但是骑马可以培养锻炼人们的大气豪放的性格,坚强的斗志毅力,当然也是项很好的体育锻炼运动.现在不是很讲茶文化,酒文化之类的,我们爱马的人有义务向周围的人也多宣传点马文化,让人们感觉骑马离他们并不遥远(特别是城市),有了一定的社会群众基础,很多和马业有关的商机就会自然浮现,那么马业的发展就会走上商业化的道路,马背文化也一定会渊源流长下去.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9222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马语者

积分
34633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雪克 发表于 2007-10-8 15:30:00

才看到韩叔的帖子,用力的顶一下!!!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9222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马语者

积分
34633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雪克 发表于 2007-10-8 15:31:00

山丹军马的涅槃

山丹军马的涅槃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128

回帖

3296

积分

纯血疯马

积分
3296
马啸连营 发表于 2007-10-8 16:12:00
好一篇关于马的论文,收藏了!寒暑大哥太有才了,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悦马 该用户已被删除
悦马 发表于 2007-10-8 17:41:00

好文章,不过落后就要淘汰,大家也不必太过嘘嘻,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爱马人士的增多,相信中国马业也一定会象经济一样蓬蓬勃勃发展起来!这不,大家身边已经有了你我这些热心于马业的人!也许再过十年利用山丹的特殊地理和气候环境加上不断引进的国外优良品种又会培育出新一批的山丹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10

回帖

2366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积分
2366
风雅集 发表于 2007-10-9 23:43:00

是马友的都来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ohn7909 该用户已被删除
john7909 发表于 2007-10-10 10:33:00

顶 佩服楼主的文采  我觉得在农村 城市 只要不是长途运输等  都骑马 把小汽车卖了 骑马上班 环保不用汽油  那山丹马 乃至整个中国马业都有长足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0-10 16:36:00

   历史上各朝代在山丹养马、育马,好生了得。有画为证。嘉峪关西晋墓出土的壁画(摹本)就十分生动。古时农耕多用牛。养马多为军队使用,除满清不让百姓私人养马外,各朝均不限制民众养马。山丹马场自然就是最大的繁殖地。如果不是为了取肉或挤奶,需要大量的存栏,马匹品种、特质的定向培养应在马厩里完成。放牧养马由于气候和饲料问题,马的个体会趋于缩小,四肢短,鬃尾茂盛是御寒必须的。马匹新品种的培育、定型,种群的稳定数量,30-40年就可见成效。在中国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某人的马厩在一段年限内,稳定地繁殖出特性鲜明,能力出众的的马匹,并相对稳定的繁殖是完全可能的。有这样想法的马友应常在一起聊聊,交换一下心得。分田到户的日子该结束了。不妨试试合作化。

Jr6qdP1F.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0 16:39: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9222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马语者

积分
34633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QQ
雪克 发表于 2007-10-10 16:45:00
再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5815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酷毕大哥

积分
26684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酷毕 发表于 2007-10-10 20:23:00

楼主有数据,有想法

但我们咋办呢?

我也就能顶这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y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xiaoyang 发表于 2007-10-11 18:5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

主题

152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23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07-10-14 00:16:00

    我今年五一去的山丹  山丹军马场已经名为“山丹马场” 地方特别辽阔 我感觉是甘肃青海一带最好的那种草场 海拔高 一共有四个场 一场、二场、三场、四场、各相距几十公里  我每个场都去了 从中午到黄昏 越野车转了一大圈     现在只有一场还养马 其余三场都搞种植了  一场有马大约两千匹   我看就是纯粹放牧  风疾草黄  马群漫游在无边的枯黄色之中  据当地人说前几年马没销路  现在情况又好了一些 不少人前来购马 主要用途是旅游业 也有一次买几百匹的 和马血浆有关的生物工程有关 

  当地马匹多是枣溜和黑色等颜色  可能是军马不要白色吧  骑乘感觉力量蛮足 比一般蒙古马的背要平一些 胸肋宽 腹倒不大 长期骑乘肯定罗圈腿 

据说这里曾是匈奴右贤王占据的牧场 后来霍去病占领成为马场 当地还有“霍城”地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