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军马的涅槃

[复制链接]
寒暑 发表于 2007-9-27 12:48: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5 10964

401

主题

152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423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SLIK 发表于 2007-10-14 00:24:00
估计现在全部有生殖能力的山丹马也就1000来匹了  明天我要去玛曲看看河曲马     哪里的河曲马数量要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0-15 11:17:00

  无论是马友还是专门家,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待中国马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的马业确实到了最后的时刻。中国的马业需要很多东西,需要钱、需要精英们、需要政府的一丝支持,等等,一句话,中国的马业最需要的是智慧。下面是王振山老师在他的“博客”上发表的感言,大家不妨一读。

                     我们跟在欧洲人的马屁股后面跑

常常自诩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文化历史多么悠久,如今不但马数锐减,马种退化,而且就连很多牧民的孩子也不喜欢骑马了,这是我在内蒙所见到的事实。

我们的马术,主流仍是奥运会的马术项目,即场地障碍赛、盛装舞步赛和三日赛,不谈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如何?就是在亚洲也很难和中国足球相比。

实际上,我们一直跟在欧洲人的马屁股后面,而且被落得很远,这倒也好,以免被不听话的马尥蹶子时给踢着。

美国人很有一股牛仔的犟劲,已经把自己的“绕桶赛”、“勒拧”(reining)、跨特马平地赛马、美国标准马轻驾车赛马等等打出了国际的知名度,就是纯血马,也是美国最多,独占鳌头,至于什么“马秀”(horse show)之类更是不用说。

阿拉伯人也不示弱,除了让英国人承认阿拉伯马是祖宗以外,还把耐力大赛搬到了卡塔尔亚运会,骑着阿拉伯马把亚运圣火点燃,出尽了风头,震惊了世界。

蒙古马,这一草原的兔子,外号矮脚虎,用那魔鬼附体般的速度,把沙俄吓破了胆,从而使成吉思汗威震世界。但是从此之后就没有再辉煌过。以致于,不是有人说它个子小,就是有人说它没用。偶尔有人赞扬一句,蒙古马很有耐力,很皮实,但是……,但是和这“洋马”比起来就差多了。

骑上洋马,什么“祸事担”、“旱懦危”,虽然价码不便宜,但面子就是好光彩多了,要的就是摆这个谱。

有一次全国马术比赛,中国的马术选手骑着各国的“洋马”打比赛,令人没想到的是,各队的教练竟然也是来自“八国联军”的国家。真让人回想起“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

总而言之,我们没有像欧洲人、美国人那样打造好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马术赛事,没有领先世界。很令人可笑的是:在草原上,反而我们穿上靴子、带上牛仔的帽子,放上三个旧油漆桶开始绕桶了,或者跟着人家屁股后面继续跳障碍、玩盛装舞步之类。

没有创新的民族,是很难看到希望的民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5676

回帖

101

积分

快乐单身马

积分
101
深蓝 发表于 2007-10-15 11:34:00

希望发扬民族的马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112

回帖

911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911
奥包 发表于 2007-10-16 09:06:00

寒暑发言,总能振聋发聩。

顶并学习着。

中国有马文化么,如果有,能发扬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0-16 10:3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十三姨在2007-9-30 14:00:51的发言:

    想了解吴舒里当时穿越的情况,一定很感人。

                                                              吴舒里本记

一、吴舒里:革命英雄主义

1993年12月1日9时20分,是吴舒里悄悄完成历时5年的骑马环行中国的时刻。这是他第二次马蹄踏进繁华广州城。他走了2.8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骑马环行距离最长的人。

1988年12月1日,在内蒙古五原某边防骑兵团营地,脸色冷峻的人们默不作声,他们鸣枪为吴舒里送行。和吴结伴而行的是蒙古族人白依拉。

吴舒里向西到宁夏,穿过世界第三大沙漠腾格里沙漠。次年3月,他在大雪山中西行嘉裕关,耐着高温越过火焰山,然后进入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6月11日,他踏过阿尔金山,一路进入柴达木盆地的沙漠戈壁和沼泽地到达青海格尔木。7月20日后,他又翻越昆仑山,征服唐古拉山,于8月9日到达西藏。同年11月他进入大雪山区,穿越1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涉过热带大雨林,于1990年1月到达云南大理,完成环行计划中最艰险的历程西行线。其间,吴征服了一条从古到今尚过人能穿越、被称为“超越生命极限”的“障碍线”。 

1990年7月中旬,吴舒里首进广州。本来他计划由此北上走东线全部完成他的环行,但在广州遇到的挫折,使他不得不坐火车回到五原,改由北向东转而南下,将广州作为交汇终点。

走仅1400多公里、土地肥沃、人民富裕的东线“康庄大道”,吴比西线多花了一年时间。就在这条线路上及广东境内,他牺牲7匹良驹,而在艰险的西线,他仅付出2匹马的代价。吴对此耿耿于怀。

吴舒里此行5年用了13匹良马。跟随他征战万里首次进入广州的3匹战马全部毙命广州城。在东线马匹死亡,一大原因是一些地方拒绝或因讨价还价耽误给马匹治病。

吴说,在东线及广东境内,他不断遇上想从他口袋里榨出钱来的人。在一个村庄井旁打水饮马,竟也要被人勒索。因为他钱不多,所以不得不拿出枪来了结此事。

而在西线,他虽遇上强盗,却仍佩服着强盗。那是两名哈萨克族人,看中他的马却买不成而心生歹念,夜里持枪向吴歇息的古堡逼来。吴看见了黑影,要和他们公平竞争:比枪法,无论对方打中目标还是他不中目标,马都归对方。结果他赢得哈萨克人忙说:“我们不是来抢马的,是给你送水来了。”说完,他们留下水袋、钱和馕就走。

在西部,他得到的帮助和遇到的传奇无数。为过“死亡谷”,他找到哈萨克小部落里一个92岁的从前的强盗头。又是比枪法。老人的子弹从桌上一排酒瓶口进酒瓶底出,吴舒里的子弹就从瓶底进瓶口出。老人就告诉了他过“死亡谷”的方法。

在另一个部落,首领不但给了他们“一路通用”的条子,还将女儿许配给吴的伙伴白依拉,就因为和他一样是蒙古族人的白依拉是和吴一起翻越了阿尔金山的英雄。

历经战火的军官父亲自吴舒里甫降人世就为他设计了一条“英雄之路”。吴生于1956年,6岁学习射击,13岁起习油画,常骑军马在雪山草原摸爬滚打,还涉猎过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医学、解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1988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吴舒里感到自己已经成熟,立志建立欲超越父辈的功勋。

那时,他是南京铁道医学院生化教研室的一名教工,人称“非同一般的教工”。

1990年他首进广州城,当地与他有同样背景和抱负的同龄朋友以独特的方式向他致欢迎辞:“我们多么希望你壮烈在‘死亡谷’或白芒雪山,让我们牵过你的铁骑,从头谱写英雄史诗!”他们用来庆祝英雄的,不是香槟美酒,而是痛哭泉涌般的泪水。

 “我此行图什么?”吴说,“……如果为钱,我就会将在昆仑山脚下的沼泽地里那些死难的淘金者身上的金子据为己有。我能从死亡中走出,也因我没有那份对金钱的贪欲。”

有人说,吴此行的价值,当然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至于它到底值什么,只要看看他所走过的地方在中华民族国土上的位置,你就明白了。”

吴舒里说他回去后,会回原单位工作,继续画他的油画,做一个普通人。

二、“中国第一铁骑”吴舒里的“马语”生活

   

吴舒里,被称作“中国第一铁骑”。1988121日到1993121日,这5年间他在马背上走遍了全国。

    电话采访一开始,吴舒里就强调:“我这种人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我是疯子。”在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里,吴舒里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天南地北侃侃而谈,也让电话这端的记者明白了别人说他的这种疯,是他对马背生活的狂爱。有人说吴舒里有些自大,但他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所有的事都是他实践而来的经验,比如儿子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马术比赛的奖牌,比如他能培养出一支高知骑师队伍,再比如他画画的灵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记者的质疑,他只是简单地回应一句:“这不是你一个20岁的孩子能懂的。”而事实上,他根本不清楚记者的年龄,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判断。

    “要让中国马术大发展”

    “骑马不只是骑在马背上跑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马是天生会跑的动物,它在寻找草原和水源的时候需要跑,它在高兴地追逐伴侣的时候也需要跑。为了吃,为了咆哮,为了撒欢,马都要跑,坐在马背上是极不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马的脑子里完全没有人,人甚至是多余的。也许人可以用缰绳、马刺、笼头和鞭子,全副武装地压制住它,马也能忍耐一时,可是千万别让它得了机会。你如果不让马舒服,马也不让你舒服,马的想法简单到极点。想骑马首先要学会沟通,要知道马想的是什么,也要让马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

    吴舒里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关于马的门道,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骑马,而因为一直生活在部队大院,也因此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说话的时候有一股逼人的气势,直率起来似乎不近人情。“小时候我就骑着马满山遍野地跑,寻找美丽的风景作画。”吴舒里透露,现在在南京的牛首山那里有个属于自己的马场。“马需要人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每匹马我都给它取了名字:月亮、希望、白雪……自然中的美景,与人们的美好愿望相联系。”在吴舒里的眼里,马也是他的孩子,说到这里,他的口气变得特别轻柔,言语里流露着无穷无尽的宠爱与自豪之情。“我的马永远是最优秀的。我有一匹叫作‘闪电’的马,它的毛色不光黑中透红,还油光闪亮,是目前国内跑得最快的马。离开南京这几天,也不知道它被照顾得好不好。”

    1993年走完中国回来,有一段时间我到了东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一边研究课题一边画画。那段时间我没有和马接触,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有点空。后来和朋友合作养马,到目前为国家寻找、培养马术选手,这才让我的生活生动、丰富了起来。”吴舒里表示,正因为爱马,自己的骑马技术也因此得以出神入化。“有很多人到我的马场来骑马,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所以骑马基础也不相同。在教他们骑马的过程中我是存有私心的,我想从中寻找好的马术苗子,为中国的马术事业作贡献。不过其中骑得最好的几个一天也最多骑个十七八公里,我一天最少能骑差不多60公里,可见这还是有差距的。最近一次和一群大学生去祁连山骑马,其中有一条很长的隧道,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走。我不怕,我带着我的马直冲了进去,大概走了3个多小时,而且是奔跑。虽然没有走到尽头,好歹也是创造了一个纪录。”

    吴舒里对中国马术的现状表现出相当的担心:“在澳大利亚,每年的马术比赛高达两万多场,欧洲国家平均每年也有3060场,而我们国家每年只有两场。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术怎么可能发展。不过现在国家体委已经越来越重视了,在南京投入了10亿元修建亚洲最棒的马术场地。跑道都是从日本运输过来,草皮厚度在15米以上。”同时国家马术中心也委托吴舒里寻找好苗子。“这次专程到新疆的马场,就是想发现人才。目前看中了一个,不过当地不是很愿意,之前我们为这个事情谈判,讲清利害关系,他们才愿意放人。”

    他还有自己的一套关于马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想法:“很多人认为骑马的人整天都扑在这个上面,可能文化水平不高。我就要培养一支里面有博士,也有硕士的骑师队伍。目前我已经开始招纳成员了,不久,你们就会看到我亲自培养的这支高知骑师队伍。”

    “如果我是100,你就是0

    说起那段骑马走中国的日子,吴舒里先是一阵沉默。他说自己要先抽几口烟,因为这段日子里有太多值得说的东西,怕回忆如奔腾的江水让他来不及吸烟。他清楚地记得,出发的日子是1988121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复杂的地形,为高原生理测试,计算生存指标,设计符合各种生态情况的科学饮食提供了最佳的实验场。加上为了解决陆地行军的许多问题,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途跋涉的能力,组织上决定骑马走中国。”可想而知,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吴舒里这个领队的人选也是早就定下来的。“只要父母在1940年以前参军的,就能带队走中国。因为这些人的父母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历经多次战斗都能够生存下来,说明他们有很强的生存能力。骑马走中国,过雪山、沙漠、无人区,没有这种极强的生存能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吴舒里的父母都从纷飞的战火中走过,浑身伤痕累累,并且他们从小就教育吴舒里要有军人的气质、吃苦的精神和过硬的本领。为了国家,也为了给父母争口气,吴舒里毫不犹豫地出发了。

    可是,和吴舒里同行的伙伴并不多。“一开始大概有八九个人接到命令,等到出发的时候就剩下我一个。当然后来在骑的过程中我又陆续找到一些来自内蒙古的军人一起出发。可是这一路要过草地、跨雪山,光马就死了9匹,别的人有的受伤、有的生病,还有的因为意志薄弱中途纷纷退出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兵。”

    艰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雪山上睡一觉消耗的能量是沿海一个炉前工一天工作消耗的能量。要翻越5000米的雪峰,早上吃的一顿饭要抵上3天,有时候打个喷嚏都可能引起雪崩,所以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吃饭。”排泄也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吃的是瘦肉拉成的肉条,生的,蘸上醋、盐,就吃了,这种饮食不容易消化,不会饿,还能够3天不用排泄,等到达安全的地方时,我们的排泄物是用手抠出来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吞噬过很多生命,吴舒里和同伴用45天的时间穿越了沙漠。在沙漠里最需要的是水,“但背太多的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使命,而我们由此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沙漠里造水!”他详细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的事情,“在沙漠里我们找来很多晒得很热的石头,下边挖个坑、放上碗,在石头表面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沙漠的昼夜温差非常大,晚上薄膜表面就液化形成一层水珠,石头越多,温差越大,水就越多。就这样,我们在沙漠里造出了水!”

曾经有一个法国媒体采访过吴舒里,当问到他这段旅程时,吴舒里说了这么几句话:“如果我是100,你就是0。那5年的时间对我来讲,意味着太多太多的收获,是质的变化。你们永远都不会体会到那样的生活,既自由又时时充满艰险,相当刺激。”1993年底吴舒里到达广州的时候,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迹”。吴舒里说,自己对这个称呼毫无愧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5676

回帖

101

积分

快乐单身马

积分
101
深蓝 发表于 2007-10-16 13:47:00
后勤工作很充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99

回帖

1063

积分

奥登堡大种马

积分
1063
QQ
十三姨 发表于 2007-10-18 00:37:00

我等花儿也谢了.终于看到了吴舒里穿越的情况,果真很感人.

而且也学习了很多知识,包括野外生存方法.感受很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娜仁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娜仁花 发表于 2007-10-18 16:21:00
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1-16 23:32:00

   这是王振山老师博客中所改的一篇有关中国马业的文章。大家也不妨一读。“呐喊”之声,可见一斑。

读“疯驴野马”之文有感……

   今日,偶读“疯驴野马”之名曰“提刀跃马破天关,不捉日月誓不还”一文,颇感兴趣。文章不长,但甚精辟,实为妙文一篇。咀嚼之余,自觉有点滴不妥,遂改之如下:

“马圈之辩,妙语连珠,字字珠玑,我华夏之聪明、大中华之机智尽展眼前。世上圣人尚有私心,不要过分,乃可取为我用。水涨船高,划楫行舟。何为水?百姓也。何为楫?礼也,自古天子以礼为尚。马之天子者谁?师皇、伯乐、九方、王良是也。观马人之天下,腐朽昏庸,小人当道,内忧外患,列强虎视眈眈,青年奔流海外,师宜长技,崇洋乎?愤青乎?察马之天下,更是荒淫无度,乱交一通,杂七杂八,实为杂种之马,却美之曰改良马、半血马、温血马,眼看其步步衰退,濒临灭绝,却无人问其死活,华夏马之尊严何在?马人之尊严何在?呜呼哀哉!我等晚辈看在眼里、铭记心中,惶惶然,不可终日。不怕烽火连天,只盼兄弟心齐,到那时,则马可兴矣,国可幸矣!”

   对于上文如有不妥,请“疯驴野马”及诸位网友极力改之,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蒙骏场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蒙骏场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05:00
看了寒暑的文章,长了不少知识,但中国的马业和汽车业一样,正在一步步的发展,从合资生产到有自己的品牌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必为以前的马业倒退而伤感,一切从咱们这代人做起,我本人准备以每四年为一代的马繁殖周期做四代马的改良,数量从现在的近百匹母马到五年后的五百匹满可以带动内蒙马匹的繁殖,从半血到自己的纯血一步步的来,现缺少的是技术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1-22 17:1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蒙骏场主在2007-11-18 20:05:46的发言:
看了寒暑的文章,长了不少知识,但中国的马业和汽车业一样,正在一步步的发展,从合资生产到有自己的品牌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必为以前的马业倒退而伤感,一切从咱们这代人做起,我本人准备以每四年为一代的马繁殖周期做四代马的改良,数量从现在的近百匹母马到五年后的五百匹满可以带动内蒙马匹的繁殖,从半血到自己的纯血一步步的来,现缺少的是技术指导。

   蒙骏场主兄真是忠勇可嘉,欲以一己之力支撑半壁河山。不容易!中国的马业一定得“知耻而后勇”,从小学生做起。细数一下,敢在马友间直言“培育”“繁殖”的,就兄一人吧。道也无妨,敢想敢说,这就是第一步。但你要做几件事:定下你的目标,盘算下你的资源,算算你的时间,踏踏实实找几个明白人问问,最后把各个环节、细节量化,制定出你的三年或五年的计划。你的这个计划可以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来问自己。

   我建议你把你的母马减掉五分之四。不能做“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事。你是要高育种,不是........。想好了该怎么办再养那一百匹也来得及。你口气太大,旁人会喜欢吗?一句话,咱不骗自己。我说得严重了,莫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蒙骏场主 该用户已被删除
蒙骏场主 发表于 2007-11-22 18:57:00
诚恳接受,但我有别人所没有的条件.天然草场八千亩,四处马棚可供三百匹室内过冬,基础母马近一百匹.半血阿拉伯公马一匹.纯血公马一匹明年搞人工配种.以上条件我连繁殖,培育都不敢说吗???并且我的基础母马起点并不低,以卡巴金,伊梨为主.第一代出来后再引进纯血公马,这样连搞四代血统会怎样?同时数量在成倍增长所租用草场棚圈都是十年以上,在投入上每年我场草料储备都剩余,绝不是你寄养马匹处,一到冬天马们连命都难保,小马们不可能正长生长.我所培育的马以合理的价格卖给周围养马户做公马又可带动几千匹马的改良为何不可独丞一方,五年后再看我的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58

回帖

4053

积分

汗血宝驴

一个兴趣广泛,经历、知识还算丰富的大龄男人

积分
4053
QQ
寒暑 发表于 2007-11-23 09:43:00
  惭愧呀,我还没有自己的马。看来我是“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6

回帖

1957

积分

奥登堡大种马

积分
1957
落日圆 发表于 2009-11-15 12:28:00
山丹马场正在做改良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普罗旺斯 发表于 2009-11-15 12:43:00
爱马,懂马人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

回帖

870

积分

奥尔诺夫速步

积分
870
走马鲁西 发表于 2010-3-25 19:35:00

蒙骏场主真是任重道远

看了寒暑的文章和蒙骏场主的中长期计划真是倍感欣慰,中国马业需要多一些二位这样的有心人。场主任重道远,愿您能早日实现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