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除夕的前日,当大部分中国人正合家欢聚的时候,我独自穿行在印度焦特布尔狭窄的小巷中,往国内打了个电话后感觉自己有些傻冒儿。不过还好,正如大卫·里恩的电影《印度之行》里说:“印度使你面对自己”,焦特布尔的喧闹掩盖了我的茫然和失落,外部的纷乱反而让我能静下心来。嗅觉被各种香料混合的味道占据,视觉中不时闪动着绚丽的纱丽,耳朵里则充盈着各种小贩的叫卖声。仄仄的街道上,不时要避让疯狂疾驰的摩托和突突车,还要奋力侧身与占了三分之二个街道硕大的白牛相让,或者忙着与各种对我友好地打招呼的人回答“Namaste”。 每天早上我都在响彻古城的钟声中醒来,窗台上已经又有成群的鸽子在列队,发出咕咕的声音,街道上的水流声,狗吠声,以及不知从何方传来的缥缈的印度音乐。旅馆的屋顶,可以眺望不远处的城堡和整个古城。整个城市的房子几乎都是浅蓝色,蓝色本是种姓制度中婆罗门阶级的颜色,很久以前只有婆罗门阶级的家才能使用蓝色,就像中国以前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黄色一个道理,不过现在几乎所有的房子都被刷成了蓝色。因此焦特布尔也被称作蓝色之城(blue city)。
不过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除了尽享异域风情外,就是接触到了印度著名的马拉尼(Marwari)马。焦特布尔所在的拉贾斯坦邦是马拉尼马的主要出产地,另外还主要集中在Pali,Barmer,Jalore,Jaiselmer,Guda等区域。很难精确地追寻真正马拉尼马的起源。马拉尼马在血统上接近Kathiawadi马,并与阿拉伯马有相似的起源。既继承了Kathiawadi马优美的外形,又兼具阿拉伯马的速度,并且耐力极佳。目前马拉尼马已经濒于消失的边缘,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马被用于如婚庆典礼、马车等。一些优秀的马匹用于马球、骑乘以及警方和军队。在焦特布尔钟楼附近的集市上,我拍了迎面而来的马车,当时感觉马匹非常健美,双腿修长,回来后看照片,发现就是马拉尼马。较好的马拉尼马不仅能在当地一些重要的如“普什卡集会”等重要活动中,为主人赢得赛马冠军的荣誉,并赢得高额的奖金,在很多国际比赛中也能胜出。 马友烟斗老猫给我提供了很详细的信息,焦特布尔郊区有个不错的马场,有马拉尼马,我拨通了电话,预约了第二天全天的骑乘。次日一早,一个约五十多岁的老头骑着摩托来旅馆接我,面无表情,寡言少语,我当时以为他仅是马场的雇工或者开摩托的,来到他在郊区的家后才得知此人非同一般。他的家是郊区一个很大的庭院,明显要比周边的家庭要阔绰,墙壁上绘有彩色的马的壁画,是典型的拉贾斯坦精细的绘画风格,据他女儿说是他们从市场上买来马的明信片找工匠来画的。老头儿今年54岁,养马已经有三十余年了,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骑手。女儿名叫Pooja Gehlot,28岁,从小就骑马,是唯一一名参加全国81公里耐力比赛的女人,五个小时以内完成的。和Pooja在院子里的树下边喝印度茶边交流,她告诉我在印度,女人骑马是需要跟大的勇气的,这对她自己来说是一种挑战,骑手基本都是男人,她所知道的唯一的女骑手,还是她最要好的朋友。 马拉尼马目前已经为数不多了,为了保护和发展马拉尼马种,拉贾斯坦邦的一些马主们在焦特布尔建立了专门的机构,Pooja和朋友Kishore是主要成员。她们的主要工作是要挽救这一马种,恢复马拉尼马昔日的荣耀。围绕这个主题她们进行着很多项目。机构致力于向更多人传播养马的意识,鼓励更多人将饲养马拉尼马作为一种荣誉。她们给一些贫穷的马主免费提供治疗马匹疾病的药品,也收养被无法再支付养马费用的穷人抛弃的马拉尼马。Pooja自己不仅撰写论文,还用印度语翻译了一本关于马拉尼马的画册,她把书免费送给,不过上面都是天书一样的印度语,我只能看看上面的图片了。 我急着要尽早见到传说中的马拉尼马,不过养马的地方并不像我想像的一样在后院,老头用吉普车把我带到了二十公里外的马场。吉普车驾驶室是在右边的,前盖上还放了一个马的铜塑像,用螺丝拧在上面很牢固。 两匹已经备好鞍具的马已经安静地在等候。一匹黑色的是老头的儿子骑的,他将是我的向导,另外一匹深棕色的是我的坐骑,这是一匹四岁的母马,名字叫Sarini。马匹毛色油亮,身材俊美高大(这是以我的身高来看的,其实马瓦尼马相比其他马种只是属于中等身材)。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耳朵,非常灵活,可以旋转180度,在顶部相触,据说可以夹住一枚钱币。在主人发出的声音以及手里拿的豆荚的诱惑下,Sarini的耳朵来回转了几圈,最后形成了一个“O”形,非常可爱。 焦特布尔的地理位置在沙漠之间,自古又称焦特布尔王国为Marwar王国,Marwar的意思是死亡之地(The Land of Dead)。骑到野外,地面几乎都是沙化的,中间的路面是较硬一些的沙地,虽然比较平坦,但不时会有老鼠洞让马蹄误入其中。一路快步,步伐稳定,浪小且很柔软,几乎不用起坐。两个小时的骑行后,我们到达一处宫殿的废墟,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已经荒弃。地上散落的白色石人缺首断臂,像是匠人未完成的作品,路边绘有彩色图案的石板错落堆放。我们在这里享用简单的午餐,几片面包,简单的蔬菜,还有热的印度茶。当地人的发音是“chai”,这是印度红茶和牛奶煮成的饮料,可能还加了一种叫masala的香料,喝起来味道醇厚,有种特别的香味。 下午的骑行都是在沙漠中,这里的沙漠并不荒凉,长有各种低矮的植物,仔细观察还有鸟类盘旋其中,甚至孔雀。途中经过一些小村庄,全村的人都出来观看,而村中的牛则相反,成群的水牛见到马撒腿就跑,惊慌地四散而逃,我只得被搅起的沙土所笼罩。 一路上都是快步,在夕阳西下回到马场后,在场地里向导才让试了一下跑步。下马解鞍后马场还提供一份刚刚煎好的鸡蛋饼,和一种刚炸出来的素丸子,坐在马房旁边在夕阳中慢慢享用。 结束了一天的骑行,又见到Pooja,她邀我三月份再来,到时候普什卡会有很大型的比赛,Sarini也将参加。我想要来可能也只能是明年了,希望Sarini能在今年的比赛中拿个好成绩。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沙漠良驹——在印度体验Marwari马(一、焦特布尔)
[此贴子已经被乌扎拉于2008-3-2 0:34:09编辑过]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