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乐!!

[复制链接]
七七 发表于 2006-5-31 09:38: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225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strong></font></p><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strong></font></p><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pan class="main"><strong>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strong></span></font></p><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strong></font></p><p><font class="font2"><strong><font color="#b34d4d"><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4">饮<span class="main">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span></font></font></font></strong></font></p><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strong></font></p><p><font class="main"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34d4d" size="4"><strong>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strong></font></p>
5 {* W3 S  x$ t* i9 N
. ^+ c% X$ S+ R: v; C/ J) q5 j1 M+ Dh4v6sY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人类最高贵的征服就是驯服了马……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沈阳爱马会……

已有(3)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52

主题

726

回帖

286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宝马

积分
2860
七七 发表于 2006-5-31 09:42:00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aa5555" size="4"><strong>&nbsp; 当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2004年却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时,这才刺激我们的神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端午节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节日了?一向被中国人民忽视的,然而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顿时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的重视。</strong></font></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aa5555" size="4">&nbsp; </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aa5555" size="4"></font></strong></p>
' r" b' \) S) \
( P8 w# C4 q- ~2 b; Z7 w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26

回帖

2860

积分

阿拉伯翘尾巴

宝马

积分
2860
七七 发表于 2006-5-31 09:43:00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bb4444" size="4"><strong>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中比较著名的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目前,这些传统节日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strong></font>
5 {1 M' C1 U2 b
3 ~* h  d+ O& C* T/ \3 h! o2 j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那月桃花开 发表于 2006-5-31 09:54:00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strong>据流行的说法,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生。其实,端午起源更早,不仅名称多样,而且内容丰富,颇具地方色彩。端午是祭祀诸神的节日,享祀者除了屈子,还有孝女曹娥、药王、蚕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端午的食品如粽子,最初也非为投祭屈子,而是用以祭祀水神。实际上,端午的许多风俗都与驱鬼避邪禳疫祈福有关。如佩艾叶、插菖蒲、饮雄黄酒、贴端午符、穿五毒兜肚、中门(堂)挂钟馗画像,以及举行钟馗赛会、石榴花会、龙舟竞渡等,均寓此意。祭仪之外,游戏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见的赛龙舟,射柳、击球、斗草、端午景等也是节日期间的娱乐形式。总之,一个最初为祭祀水神或龙神的祭仪,后来演变成丰富多彩的地方节庆风俗,这就是端午节。</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4"><font color="#000000"><strong>&nbsp; </strong></font><font color="#000000"><strong>如此渊源久远、内容丰富的民间习俗,何以到今日只剩下吃粽子一项了,因此,要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第一要紧的是还社会以生机,给个人以自由,让文化的种子在民间的沃土里发芽,在各不相同的土壤、水分和阳光条件下生长。归根到底,文化遗产保护所珍视的,不是抽象的文化之名,而是丰富多彩具体而微的社会实践,是体现于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中的人类创造力。这种创造力,非基于人为的理性,而是历史上无数个人和群体在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和回应挑战所做的努力和表现出的智慧。也因为如此,文化才有生命力。</strong></font></font></font></p># w/ G1 p# u% J8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1 9:58:26编辑过]

+ C; x$ l4 b8 R& G& |/ z5 S7 A/ h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