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wilson兄 又把你的老贴翻出来了 最近对马术有了一点新认识,试试对你的问题解释一下: 有人说马镫发明以前,骑兵难以在马上厮杀只能马上骑射。因此有人推断汉代必有马镫,否则骑兵不可能长距离奔袭。可我感觉在马上骑射需要的平衡性比马上厮杀更高,请问到底是怎么样的? 1.骑兵,厮杀。汉人开始有骑兵是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的。如果说有骑兵厮杀,就一定有马镫好像非常勉强!同样是2300多年前,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使用铁锤和砧板战术(骑兵为铁锤,步兵方阵为砧板)战胜了波斯王大流士。亚历山大的骑兵使用3米长矛和单刃短刀作战,他们没有马镫。 2.长途奔袭。先说一下马行走的三个方式;慢步,快步,奔跑。无鞍无镫的情况下,快步不太舒服,一般骑手更愿意马慢步和奔跑。虽然比快步的效率低,但是这不影响长途奔袭。 3.武器的使用。马术是骑手和马之间的重心游戏。 在马背上射箭,主要是双手动作,人的重心变化不大。投掷标枪有腰背动作,重心变化大一些,相对射箭,应该比较难一些。但是其他武器,比如刀剑,在骑兵的运用中和步兵的运用完全不同。骑兵冲击,绝不像电影上那样,冲进敌阵,停下来,抡起刀剑,一对一的厮杀。而是靠马的速度,冲入冲出敌阵,冲乱敌人的队形。(哈哈,说的离题太远了) 马镫总觉得跟上马有关系。没有鞍镫的情况下,体型小的马,很容易上。体型高大的马,没有人帮助,上马比较难。所以主观认为,马镫一定是驯养高大马的民族发明的。当然,马镫的出现,加快了骑兵训练,在战斗中骑兵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了。
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