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马家军研究1——彪悍难敌唯青马

[复制链接]
牛仔丁 发表于 2009-11-24 15:03: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 34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载  呵呵  叱咤西北风云几十年的 马家军
解读马家军战斗力
2009-06-24 15:12

1、从马家军的战斗力谈起

      一般印象中,马家军有一层很神秘的宗教色彩,更由于凶悍、残暴,战斗力很强,历史上共军吃过他们很大的亏。其实,马家军分宁马(宁夏马鸿奎、马鸿宾)和青马(青海马步芳、马步青),两者战斗力大不一样。

      先简单谈一下宁马的战斗力

      宁马的战斗力明显弱于青马,在同共军的交战史上没什么象样的胜仗。大家应记得,中央红军长征进入陕北根据地前的最后一仗就是打马家骑兵,结果红军大获全胜。这打的就是宁马马鸿宾部。此前马鸿宾部与先期长征到西北的红25军两度交手也是败绩,在以后红军西征和解放战争中,宁马与共军交仗依旧败绩连连,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彭德怀二打榆林、马鸿奎部增援一役,双方在袁大滩打了一仗。

      此役马鸿奎部因怕共军"打援",倾巢出动(30000人),西野兵少,不能两面作战,便从榆林撤围了,马部达到战役目的,但具体战斗很不象样。开始因马部重兵抱成一团,彭的打援部队啃不动,而马部也不敢进击解放军,为了尽快到达榆林,于是集团向后滚进运动,想绕开解放军迂回榆林,运动中解放军尚未动作,宁马自己先演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差一点形成溃逃的闹剧,随后被不多的解放军连打带唬,糊里糊涂损失了三千人(两千人被俘)。到西北大进军时,宁马(马鸿奎部)更是自陇东和陕西鳞游地区一路溃败到宁夏老家,中途也曾想挡住解放军,但在能凭险据守的地方其主力一般也顶不住解放军几个冲锋(除了在罗家山解放军打得费劲些),最后在宁夏或溃散,或被歼,或"起义"了事,故共军一向对宁马评价不高。

      如果说在反共战争的"股市"上,宁马只是一只业绩不良的"ST股"的话,青马则是一只"绩优股"。与同宁马作战大不一样,共军在同青马的交战历史中,很长时间处于下风,直至1949年解放战争快结束时才有了根本改观。因此大家一定对青马更感兴趣,本文就重点谈青马。

2、青马军队作风

      马家军都是封建家族世袭统制的军队。青马部队士兵主要来自甘青两省交界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即使后期融进了大量的汉族士兵后,浓厚的宗教观念意识也是整个青马部队强大的维系力量。宗教礼法形式也进入了部队,直到最后兰州战役,青马部队都有随军阿訇。宗教观念及其礼法形式是高层控制部队的手段。在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观念蒙蔽驱使下,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与仇杀,青马士兵在对外族和外族军队的征战中表现了很强的内聚力和奋勇精神以及残暴行为。

      青马士兵凶悍顽强。青马武器比较差,因此士兵在战斗中敢于近战格斗,若对方火力弱,工事不坚是很难对付青马的。红西路军吃亏就是这样,红军火力弱,难以阻挡青马的死命冲锋(而且往往是行动迅速的骑兵),最后在白刃格斗中被优势敌人消耗。咸阳战斗,解放军集中了优势炮火始击退青马,兰州战役时,解放军各军都将自动火器集中于一线才起了作用。共军一向认为,青马除了武器装备差以外,战斗力同于日军。在对藏军或藏民部落土兵作战时,由于青马的武器也有了优势,青马士兵表现更为出色,曾有青马一个营(300人)击退数千藏军和部落土兵的围攻并使之弃尸数百的战例。在青马与藏民的争斗中,藏民处于绝对劣势,其火器、战术、社会组织的落后根本无法与青马抗衡。

3、青马的残暴

      青马被"誉"为残暴,同其历来残忍屠杀征伐对象和俘虏的记录有关。

      在三四十年代,青马几次对(青)海南藏族同胞的杀戮可以说是令人发指。屠杀时除了面貌有姿色或较端正的妇女留下供其蹂躏外,不分老弱妇孺一律砍杀,连婴幼儿也不放过。直杀的海南藏民谈"马"色变。其中尤以果洛部落受害最甚,那里的藏民解放许多年后谈起"马家"仍然咬牙切齿。

      在青马三十年代取得青海和甘青部分地区统治权力后,在甘青两省回汉地区,由于青马为统治者,回汉双方都很谨慎,没有民族仇杀的事情发生。青马军队后期不但士兵有相当部分是汉民,许多高级职务也由汉人担任,如82军副军长赵遂,但这些汉民大都随着信了伊斯兰教。

      对俘虏,20年代,青马曾在甘肃将雷中天部的200多名军官骗到一个院落全部砍死。1935年四方面军的偏师曾深入过青海,上千名伤病员和俘虏被青马活活砍死。西路军俘虏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仅活埋的就有3000人。俘获后当即砍杀的无从统计,我估计现在西路军阵亡的数字中相当部分属于这种情况。不过西路军时有这么个事,红军刚过黄河后,曾一度击败青马马禄部,俘获了大概二三百人,红军不打不骂不辱,如数释放,因而马禄部在以后作战中抓获红军俘虏后,基本上没有杀害的事情发生。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在马继援掌军后,青马高层观念有所进步,不再随意屠杀俘虏,但在1948年西府战役时,大概是在宁县,还是屠杀了400名解放军俘虏。不过事出有因,当时解放军在外面攻城,城内俘虏举行暴动,于是发生了此事。当然,镇压俘虏暴动是否需要杀400人?这再次显示了青马的残暴本性。事后马继援斥责了当事的军官,但因暴动在先,并未深究。当时城内另一处拘押的300名俘虏未被屠杀。

      正是由于看到青马反共的坚决和残忍,历史上又屡次作战吃亏,共产党高层对青马深恶痛绝,在全国即将解放时,毛泽东对青马制定的解决方针是,坚决歼灭,只接受其无条件投降,而决不容许其来什么"起义"或"改编"。这同对待宁马的态度是有差别的。事实证明这是对的,因为其多数中高级军官即使在投降后仍不老实,继续反共。

      除了在战场上嗜杀成性外,一般情况下青马军队的纪律不能说很坏。到了晚期马继援掌军时,甚至可以说其主力部队纪律相当好。很少扰民(在其统治区域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榨是另外一回事)。在甘肃一带似乎没有听说当年青马军队扰民的事情。

4、青马宁马作风战斗力差别的原因

      可能大家要问,同是回族为主的封建世袭统制的宁马军队为何作风战斗力不同于青马,显得"温柔"些,特别是青马马步芳和宁马马鸿奎、马鸿宾都是甘肃临夏人,为什么他们领导的军队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

      原因可能为,宁夏地区在清末白彦虎出走中亚后,朝廷安抚得当,回汉之间矛盾相对和缓,民性平和,宁马家族先人历来都"靠拢政府",既所谓"良回"(马鸿奎并不讳言此)。宁马军事活动与外部势力之争,与一般军阀争斗性质一样,没涉及什么民族矛盾,故宁马的地方民族意识比较弱。知道吗,"回民是回教,不是回族"就是马鸿奎的名言。说过去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回民是回族,我想,民族问题哪一朝都是让中央政府头疼的事,回民是不是回族,如果没有马鸿奎、白崇喜这些回族上层人物表态,国民党政府能自找麻烦吗。

      再谈青马。与宁夏地区不同,甘青两省清末和民国初期,长期存在民族仇杀,回汉、回藏关系都狠紧张,故民风剽悍。青马前、中期军事活动除一般军阀争斗特征外还直接参与民族仇杀(如对青海藏族的征伐和青马家族的马仲英二十年代同汉族的仇杀),所以青马军队从上到下有很强的地方民族意识,而此种意识在上层利用宗教观念蒙蔽驱使下,在对外族和外族军队的征战中往往形成很强的战斗力。

      另外,在嗜杀这一点上,不排除个人性格的作用,如马步芳为人阴狠毒辣,而马鸿奎就显得厚道些。马鸿奎说:"我对共产党下不了手",就是指马步芳可以大杀红军俘虏,而他则释放了当年三边的红军战俘和在国民党清党时,把早年的青年共产党员刘志丹礼送出境(当时刘在其手下任职)。的确,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是作过争取马鸿奎的努力的。

5、青马军队编制组成

      青马起家军队是100师和骑5师(后来的骑5军、整骑1师),82军成立时只含100师和骑8旅。后来青马大肆扩军,到西府战役后,不但82军增加了两个步兵师190师、248师,而且还另成立了一个129军,辖181师(青马内部称新编1师)、357师和骑8旅(82军另有骑14旅)。由于青马注意调配骨干部队和指挥人员,故82军后来成立的190师、248师、129军357师和骑14旅战斗力均不弱。

      骑5军原来是马步芳之兄马步青的军队,后马步芳利用手腕攫为己有。打西路军时,该军也是主力(当时叫骑5师)。国民党政府镇压新疆三区革命时,让马步芳派兵,后者乐得扩张自己的势力,命该军去了新疆,后改为整骑一师。1949年,该师随陶恃岳起义。该师一个连曾在著名的"北塔山"事件中给蒙古军队以重创。

      青马步兵师每师有两个步兵团(陇东作战初期,100师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这颇有些当今一个师三个步兵团中一个是摩托化的味道。当然,骑兵团较步兵团人数要少些。一个骑兵团大约2000多人,步兵团3000多人。

      青马步兵(至少82军如此)的每个步兵班都有一匹骡马驮一个班的辎重和重武器,连营团更不用说了,因此青马行军速度很快,奔袭能力强。六十年代林彪曾要搞骡马化,我想,当年青马82军应该说是骡马化了。

      青马还有许多保安部队,人们一般印象,国军的保安团都是不堪一击的,而青马的保安团却大不一样。青马的保安团有训练士兵、补充主力部队、配合主力作战的任务。青马士兵恃勇好杀的作战意志和作风在保安团就已经养成了。如在兰州战役时,窦家山主阵地就是由青海保安一团防守的,解放军首次进攻时曾遭到重创。同样称号的甘肃保安团则只能安排在兰州诚里待着。解放军的回忆称青海保安一团为"青马的精锐部队"。据说青海保安一团是青马头目的警卫团,如果是真的,那么战斗力应当是很强的。

6 . 青马战术、青马骑兵、青马军队弱点

      青马作战一方面靠土兵的顽强奋勇,一方面也有些战术,其拿手好戏就是偷袭或反袭。战斗中往往将对方引到有利地形,利用骑兵两翼包抄和快速突击。西路军古浪一战,就是红九军出击过远,被诱脱离工事,青马两翼骑兵快速反袭两翼包抄,部队被围在旷野上而失利的。兰州战役准备阶段时,狗娃山青马下山偷袭,打死打伤不少解放军,还抓了10多个俘虏,弄得4军挺没面子。

      骑兵在青马军事力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固然是甘青两省出产马匹,也是因甘青两省如青海草原和河西走廊适合骑兵作战。青马骑兵在征战藏区和打西路军作战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代战争随着兵器火力的发展,古代那种骑兵用冷兵器搏杀的的场面不容易看到了,青马使用骑兵是发挥骑兵的快速机动作用,这样无论在草原、平川和山地,战马基本上是运载兵力的工具,而“骑”大多是为了快速调动。骑兵到达目标战场后则是下马步战。青马骑兵当然也保留了马上战斗的传统技能,因此是上马是骑兵,下马则为步兵。陇东与共军作战中大都如此。固关战斗就是青马骑兵十四旅两个团的骑兵下马上山,掘壕据守;兰州战役357师骑兵团增援沈家岭,也是骑兵步战。窦家山主阵地守军为“青海保安一团”,也是骑兵。

      可以计算,在解放战争后期陇东前线,不算保安骑兵部队,青马两个骑兵旅5个团,5个步兵师的骑兵团也有5个,加起来共10个骑兵团,而5个步兵师共有10个步兵团,骑兵团数量与步兵团数量相等。当然,骑兵团人数要少一些,但骑兵大约也占总兵力40%以上,接近一半。这些骑兵战斗中多作为步兵使用,又调动迅速,因此青马骑兵在当时仿如今天的摩托化部队一样,是一只强大的 “快反”力量。青马曾将4个骑兵团将近万人集中使用,就是为了快速运动大规模兵力。

      青马军队的弱点是装备比较差,火力弱。应当说,打西路军时,青马的装备都是自己组织的,并不好。即使在解放战争与西野交战初期,从“中央”得到的装备也不多,只是在西府战役后其战绩为蒋、胡赏识,不但82军新编了两个步兵师,还给予了大量装备,青马整体武器水准才有了较大改观。其82军装备最好,但在国军中三流的大概都算不上。蒋介石是不肯把好武器交给地方杂牌军队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82军拿着18军的装备跟共军干是一种什么场面。

h4v6sY
骑马爱马 灭日复台 梦想有一个牧场 面向雪山 春暖花开 从此劈柴喂马 开始幸福的生活

已有(4)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0

主题

3

回帖

63

积分

三岁生个子

积分
63
兔子舞 发表于 2009-12-15 13:01:00
不敢看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5815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酷毕大哥

积分
26684

超级版主勋章小马勋章乳马勋章

酷毕 发表于 2009-12-15 13:14:00
好文章,有看头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汉室宗亲 发表于 2009-12-17 20:52:00
他们打日本的水平怎么样?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3024

回帖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骠姚校尉

积分
18418

版主勋章小马勋章

牛仔丁 发表于 2009-12-18 17:15:00
也很彪悍 伤亡巨大 就是不退 不让 曾经把日本军打得龟缩在据点里 h4v6s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