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冠禽兽
发表于 2005-7-19 18:07:00
《性爱与骑马》-女性篇
木桥
桥氏马经——女性骑马快感考
——续《性爱与骑马》
骑马,在历史的记录中其作用一直与战争、劳作紧密相连,而这些内容又是尽可能远离女性的;直到近现代,骑马才被赋予了休闲、娱乐的内涵,于是作为文明进步的礼物,女性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享受马和骑马所带来的快乐了;这也是“马帮”中女性比例如此之大的理由吧。
由于笔者的性别局限,前文《性爱与骑马》带有明显的男性特征,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有必要提供更广泛的证据以补前漏。
君不见纵横于广沃的草原之上,翻蹄亮掌、往来驰骋,面似桃花、汗滴云鬓,色彩斑斓、娇嗔一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无论观者、骑者,无论言语、论坛,犹如对暗号一般:就一个字“爽”!而细观“爽”字,自象形至今,并未抛弃其本来含义——是描述性爱快感状态的。而女性的性爱感受与男性自然颇有不同,其根源在于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的多方面原因;女性骑马时的潜在感受也与男性有很大差别。据考证,女性在骑马时获得快感体会远比男性为易。就生理结构而言:男性的生殖器官外凸,在骑马时,尤其是技术控制不佳时往往会受到伤害,此时的感觉(哪怕是使用带鞍环的马鞍)也是绝无快感可言的。而女性则不然,由于其结构内敛,乘坐于马鞍之上贴近而契合,极易受到刺激;骑术好的使用“小三点”着鞍,骑术不好的也无妨,上下颠簸,前后摇摆,从理论上讲也无碍快感的产生;尤其是西部鞍,其鞍前的扶手对于女性是颇具心理暗示效果的;再就行进间的骑乘姿态而言,女性骑手双手执缰,起坐打浪,宛若……再加之喘息间的呼喝娇嗔,(虽然马帮前辈早已明示:马是听不懂如此标准的中国汉语的,女性骑手仍是十分喜欢用声音控马的)其心理暗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如此,英国至今仍有偏鞍协会,主张女性使用“偏鞍”骑乘(两条腿置于马的同侧)以维护其贵妇之典雅、端庄形象。
女性骑马时的心理感受是尤其重要的,它是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同时也会很深刻地影响生活状态。自人类摆脱野蛮、蒙昧的原始社会步入文明而至近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生活状态是以“被动”为主流的,无论是社会文化亦或是自身状况都在要求着女性被动接受。而社会文化的习惯更是源远流长:奴隶社会中女人的状态与财物、牲畜不相上下;封建社会道德对女人的要求我们更不陌生,简而言之:逆来顺受;时至今日,女性虽然获得了解放,但这种沉淀蓄积了数千年的社会道德习惯仍然潜移默化地困扰着女性生活的各个层面。
女性骑马时的感受有助于摆脱“被动”的束缚,这是一种“主动性”的体验:驾驭、掌握、控制、支配、改变甚至为所欲为的感觉不正是女性在骑马时的真正快感源泉吗?她们不再需要等待,她们可以主动出击;她们不再夫唱妇随,她们可以引领潮流;她们不再需要恩惠施与,她们想要的,可以自己创造!
而男人,一定是女人想要的,但又是唯一不可创造的。马,有着雄壮的体魄,竞争的意识,忠诚的天性,这些难道不是一个完美男人的特征吗?所以,对女性而言,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男性的象征,同时也成为实施“主动权利”的对象。
从某种角度而言,男人是由性而爱的,而女人则是由爱而性的,换言之:女性在与男人或马的接触中如果具有了爱的能力和爱的意念,则性的快感将不期而至!但是,在女性解放的过程中,爱的主动被滥用了,性的能力已不再是问题,在中国今日所谓“第三次性革命”的大潮中性和爱被分离了,婚姻和爱情被分离了,性的感受和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爱的能力却被忽略乃至消失!这难道不是矛盾的吗?
试问:马帮中的女性,又有多少是为马而马的呢?女性骑马时性的快感固然美妙,但缺少了爱的基础也将变得乏味而苍白。众女侠初到草原、马场,又有几人不是争先恐后,跨马扬鞭?但一味追求那种掌控的感觉、疾驰的快感对于涵养、维持爱的能力是并无益处的。殊不知缺少了沟通、了解乃至灵爱的交流,这样的骑行又与“一夜情”“鸭吧买醉”何异呢?——正如生活中的女人们已厌倦了冗长的初级了解,对于维系长久的关系也失去了耐心,于是,直入主题,浪漫、激情、刺激——如此的骑行往往无法驾驭,甚至落马受伤,于是迁怒于马,从此断绝了灵爱交流的去路,留下的只是一片寂寥的疲惫;纵使有“功力深厚”者,也不过是体会了一次”始乱终弃“的激情而已。
女性也好,男性也罢,为什么不让心慢下来,慢慢地体会其间如丝如缕般爱的感受呢?你自诩爱马,你可曾静静地陪伴在他(她)身边,不骑、不弃、不离?为什么一定要为了“骑马”而“爱马”呢?其实,与马相处的时光是那么美妙,爱的感觉也绝不是只有在马背上才能体会。所以,如果你爱马,请善待它;如果你爱自己,请多一点时间留给爱的过程吧。
没有爱为什么要性呢?在不了解之前为什么一定要“骑”呢?我从不怀疑你性的能力,而爱的能力呢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