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挖掘马匹市场潜力 一、浅谈马匹社会功能
8 l1 ^4 I# @% e5 x8 G- [
??作为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马匹大大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正如本村凌二教授所说:“21世纪的今天是个讲求速度的时代,超音速协和飞机飞翔在蓝天上,人们通过因特网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但我们不能忘记人类最初是如何意识到‘速度’这个概念的。如果马拉战车和骑马的习惯不扩大,人类无疑需要花费很多年月才会意识到‘速度’的概念。没有马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对于人类,尤其是生活和兴盛在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讲,对马的这种评价是恰当的。纵览人类发展历史,马匹的社会功能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经济生活功能、军事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马匹的经济生活功能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在生产活动(包括交通运输)中,马匹用于骑乘,驮拉,用马鬃、尾巴、皮张做生产和生活工具。本村凌二教授说:“在古代,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和飘洋过海的船只两者的作用极为相似。”特别是对蒙古族来说,马是他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们骑马放牧,骑马走敖特尔,骑马狩猎,骑马打狼除害,用马车拉着蒙古包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倒场游牧,用马驮着畜产品去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此外,当时北方地区马匹大量引入中原,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促进了中原和北方民族的经济往来。其次,在饮食方面,马肉、马乳都是具有胜过羊肉、牛奶的优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都是上好的饮食品。马肉是牧区主要肉食品之一。酸马奶是营养较高的饮料,而马奶酒则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牧区的高档酒。
2.军事功能:马在古代军事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代作战当中谁拥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他们利用骑马狩猎来进行军事训练,利用马车供应物资来保障后勤。波斯的崛起、匈奴人势力的扩张、跨越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都是依靠他们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成吉思汗正是依靠为数众多,而又品种优良的蒙古马的脚力和背力才战胜他的所有对手,统一了蒙古高原,征服了欧亚两洲,否则是不可能实现其抱负的。”从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蒙古可汗加强马政建设上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那样重视马政不仅有经济原因,也有更多的军事原因。
3.社会文化方面:首先,马促进了两种人类文明的相互渗透。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马匹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往,对这两种人类文明的相互渗透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丰富的文化娱乐功能。赛马、驯马以及马术表演均是一种欣赏价值较高的娱乐活动,是蒙古族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活动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又体现了人的勇气和智慧。其三,锻炼和激励功能。赛马、驯马不仅是一种娱乐性运动,更是一种锻炼身体,锤炼勇气和毅力的运动。在欧洲,重视勇武信义和速度的骑士文化风靡几个世纪,至今有些国家和地区还遗留着这种文化。在日本,学校开设专门的骑马训练课,为的是让小孩从小就有一种敢于接受挑战、征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此外,在人与马接触的过程中人可以得到一些激励,如马的那种忠于主人、勇往直前、耐力持久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等等都是人类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 二、内蒙古马匹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p9 ~2 p2 D3 W9 w( i- n
马对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过不少贡献,甚至现在还在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如今,马匹除了上述几项逐渐被新型产品所替代或已经被替代的功能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开发的价值和发展的潜力了吗?当然不是。内蒙古的马业市场还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马业,挖掘和发挥其潜力,发展养马业。在此笔者提几点建议:
1.开发马产品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追求“绿色”,追求“天然”成为当今一种时尚。内蒙古草原工业污染少,可称得上是绿色食品的宝殿。作为绿色食品,牛羊肉、牛奶以及其他加工品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创利润,促进内蒙古经济的迅速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开发和发展马肉、马奶以及加工品来占领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呢?据资料,马的产肉能力很强,并且马肉肉质好,瘦肉多,脂肪少,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等具有重大生物学价值,可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从而达到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目的,是猪、羊肉所不及的优质肉食;马乳所含营养成分仅次于人乳,蛋白质质量和含糖量均高于牛奶,所含维生素C可防治癌症,而且易于消化,酸马奶和马奶酒均是高档营养饮料;马血,含铁量较高,马血清可用于人畜的免疫等等。我们可以创办一些马产品开发加工企业或直接在草原兴发等企业里设马产品开发部门来发展马产品;还可以在伊利、赤峰制药厂等企业研究和开发马血,加工成保健药品。鉴于目前国际牛肉市场存在众多问题,再加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如果稍加消费导向,必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也会促使马匹市场的新一轮发展。
2.发展体育项目可得到新的突破。赛马、射箭、摔跤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赛马是观赏价值较高,参加人员较多,分类较细的一种项目。如今我们虽然把这些传统继承下来了,但没有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完善。而一些省区把它当作一种体育、一种产业来发展,如广州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些国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体育教育,锻炼少年儿童的勇气和毅力,日本则是。相反我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有着长远的文化传统,恰恰没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发挥我们的优势,重新做起这些项目。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现在的那达慕基础上,力求取得企业资助,做更广泛的宣传,使那达慕变得层次更高,次数更多,观赏价值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一种娱乐项目、旅游项目和引资投资项目。我们可以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结合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投资。这样不仅使马产业做大,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商,看准内蒙古市场,投资到内蒙古。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牧区学校加设新的体育课程——骑马训练。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并具有民族特色。现在我们很难创造其他类体育项目的新纪录,但这方面我们可以有所突破。因为牧区孩子从小就有骑马的习惯,再加上正规的训练,成绩会很快提高。发展体育项目会带动马产业,对其发展很有促进作用。
3.旅游业中加设新的马项目。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开发价值。目前我们的旅游业还有待于完善。
从马匹角度讲,以格根塔拉旅游点为例,只设有马队接送、骑马等项目,而且现有的马都已老化,不能代表草原骏马的形象。旅游景点应该设有各种马项目,如马队接送、赛马、驯马、骑马、马车、马术表演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等等,而且应注意旅游用马的质量(外表和体质),使其能代表草原上的骏马,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旅游。人们来我们这里,不仅仅想看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了解和感受我们的民俗和蕴含在其中的草原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在保护好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它。用我们独特的草原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让外界了解内蒙古,让内蒙古走上世界。
四、养马业发展趋势的思考
( U h) t" x8 n' d W$ q
1.建立良种基因保护区。在内蒙古牧区有三河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百岔马、锡尼河马等多种地方优良品种,有科尔沁马、锡林郭勒马等培育品种和卡巴金马等引入品种。这些品种都是长期以来,人、畜群以及整个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共同进化的产物,是一种稀有资源。目前随着马匹数量的急剧下降将导致这些优良品种的减少甚至灭绝,这显然是马业开发和发展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集资,设立良种基因保护区,保护好现有的良种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培育出更优的品种。例如从生态建设工程或旅游开发项目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在呼伦贝尔市设“三河马良种基因保护区”,进行三河马良种基因的保护和改良,并努力大造“三河”品牌,向市场提供这种独具特色的良种马。其他品种的地方良种马在原产地建立保护区。这样不仅对良种基因加以保护,还对养马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2.逐步发展养马专业户。基于马匹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随着马业市场的逐步开发,市场上将会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这将影响马业市场的进一步稳定、持续发展。目前,虽然市场上马匹价格已有所回升,但草原严重退化、草场已分到户的情况下,无法让每户牧民都拥有一群马,唯一的出路将是发展养马专业户。草场宽裕,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有丰富经验的一户或几户牧民联合成为养马专业户。但养马专业户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养马,其他都不要,这显然不可行。必须结合辅助产业,如养一定数量的绵羊、牛等来支持养马业,将这个群体变成一个小生态系统,这样不仅对养马户的生产生活有经济保障,也使畜群得到健康发展,草场得到合理的充分利用。当然这种举措市场风险较大,必须得到政府或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逐步推行,供产销连为一体,使它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同产业。这样才能使马业得到稳定发展,也将成为提高牧民收入的一种新途径。
3.培育专向育种成为必然。马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产业必须开始细化。因为市场的不断发展肯定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没有提高其质量,会影响下一环节,这将会带来生产商家,甚至顾客的不满,影响整个马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狠抓,这要求我们将这个产业做细、做精。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要培育出肉用马、乳用马、旅游景点专用马、赛马等等。在此基础上引用配套的生产设备、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将养马专业户再细化,对他们的管理更科学、要求更严格、层次更高。同时我们必须重视草场的保护,使整个草原系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草原是马产业发展的基础,有草原才有天然的草,有天然的草才有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才有我们的绿色优势,才使得我们的马产业有更长远、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1 _, F3 Q( p4 S
+ H0 t, p9 m( U. n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