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千里马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良马。 历来人们大多认为,千里马泛指一般好马。所谓“千里”只是个虚数。因为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马,然而古代人却在古籍文献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千里马实实在在跑出千里距离。看来问题主要出在“千里”这个长度上。 据考证,周朝时代的1华里折合现代长度只有298.65米,1000华里就是现代的298.65公里。如以一个白昼12小时计算,平均每小时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对于马来说,这是极慢的速度,仅仅与“快走”差不多。 实际的长途行进,不可能连续不断的跑上12个小时,而是用某种“中速”。比如,每秒钟行进10米,每小时行进36公里。那么,用8个多小时跑完千里路程,其余3个多小时用于途中的吃喝休息,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由此可见,千里马跑的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飞快。事实上千里马只是具有非常持久耐力的良马。 那么,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良马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古代蒙古大草原,绵亘万里,水草极为丰美。在如此辽阔的原野上,不但生栖着野马、野牛、野养等各种食草动物,还生活着老虎、豹子、豺狼等食肉动物。在这个生态平衡、相互依存的环境里,虎狼们的追杀逼迫着野马加快自己的奔跑速度,形成你快我也快,快胜慢汰的进化循环。 待到中华先民们深入草原捕捉野马的时候,可以肯定的说,很多野马都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考证古籍,著名的周穆王八骏是为其驾车的造父在山西商县华阳山捕获的野马,而妇孺皆知的九方皋相中的“千里马”也是在一个被称为沙丘的地方捕到的野马。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名副其实的千里马,这些良马可在一个白昼内行进298.65公里,达到当时长度概念上的“千里”标准。 造成后世中国人不相信真有千里马的原因有两个: ① 度量衡制度改变造成概念理解误会。 ② 就眼见为实而言,现代人已经无法看到能够日行298.65公里的马了,因为缺少虎狼在广阔草原上的追逐,家马也就逐渐失去了驰骋千里的勇力。 汗血马 公元111年和公元104年,雄才大略的中国汉武帝两次发兵大宛(今中亚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掳回他梦寐以求的大宛马。从此,世界马学历史上又增加了中国创造的两个新词“汗血马”和“天马”。 大宛马今称阿哈马(AKHL-TAKE)。系由居住在土库曼阿尔卡绿洲的泰克部落人经千年培育而成,这种比著名的阿拉伯马更早育成的人工品种,呈典型的沙漠马特征:体高中等,体型纤细,清秀,干燥,皮肤极薄,既耐严寒、酷暑,又耐饥渴,速度快持久力强,是世界工人的古代良种马之一。 当大宛马的英姿展现于世的时候,中国人立即在惊叹之余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些大宛马会在每日中午流淌鲜红如血的汗液。其实第一匹进入中国的汗血马是在公元前114年被人偶然捕捉到并进献给朝廷的。汉武帝不仅将该马供养于太庙,还命人为此专门创作了《太一之歌》,描述该马的神奇汗血。 亲眼见到汗血马的优良品质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发动夺马之战,随之上千匹大宛良马来到中国,不仅验证了汗血奇迹,也实实在在地改良增强了中国的国力。此后,历代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形成中国人独有的汗血马情结。归根结底,它反映的是中国对封疆万里,强国盛事的追忆和怀念。 历代中国古籍文献对汗血马的记载及描述有《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去汉可万里,……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史记·乐书》应劭注:“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 《西域图记》:“相传大宛国中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马至山下与集,所生之驹,皆为汗血,因号为天马子。” 《山海经·中荒经》:“西南大荒有马,其大二丈,髯至膝,尾委地,蹄如丹,日行千里,日中而汗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转》:“光武皇帝……并遗宛马一匹,血从前膊小孔中出,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今亲见其然也。” 种种迹象表明,大宛马进入中国后,其汗血表现经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这使得原本神秘的汗血现象更蒙罩上一层传奇的面纱。 到了近代,科技日渐发达,世界各地都有学者专门研究马的汉学现象,并试图解开千古之谜。 仅就中国而言,迄今为止有三种学说对马汗血现象作出解释: 1. 原南京农业大学已故教授谢成侠的“悍威说”。在1958年出版的《中国养马史》中提到汗血马时,谢认为:“这是形容大宛马很有悍威,但古人却认为汗中出血。”继承“悍威说”的学者则进一步提出了“错觉说”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马或栗毛色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悍威——错觉说”虽主观臆想成分较多,但仍不失为一家直言。 2. 中国台湾微生物学者于景让先生的“付丝虫病说”。1990年在台湾出版的《马经》一书中引述于的考证说:“汗血马的前肩膊和颈,背的皮下,组织中,有一种出血丝状虫寄生着,使马的皮肤隆起约0.5mm.马疾走时,血管张大,受虫寄生处的创口随之裂开,血便随汗一起流下,汗血马因此而得名。” “付丝虫病说”流传较广,也并非一人所创。早在清代,就有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的注释中认为汗血现象释由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所引起的。2001年,又有***人宣布“发现汗血马”,但并未公布对汗血马成因的解释。 “付丝虫病说”的问题在于:其汗血马现象与估计描述不仅相符。因为付丝虫病汗血自古至今凡马皆可得,并非大宛汗血马可以独占。 3.作者本人的“阿哈马真汗血说”。我在1994年中国天津出版的《养马杂志》“大宛马汗血考”一文中,曾写道:我在美国研究马学期间,1993年12月7日,专程前往位于弗吉尼亚州斯坦顿的山尼多牧场,拜见美国阿哈马协会负责人凯斯夫妇,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阿哈马是否汗血?”对此,凯斯夫妇的回答是肯定的,……”1983年(阿哈马)高尔卡运抵美国后,主任立即发现它汗血。关于这一点,凯斯夫妇做了详尽描述:“当我们第一次见到高尔卡身上有一片“血迹”时,我们以为是谁砍了马一刀,但是仔细检查出血部位的皮肤,却没有发现任何损伤或异常。“血”在一块长约6~8英寸、宽约1~3英寸的狭长部位上透过汗毛孔慢慢渗出,在马的肩部形成一片垂直条状血迹。“血”的颜色鲜红,又很稀薄,好似掺混有大量的淋巴类液体,在阳光照射下,反光略成绿色。稍后血色转紫,干燥后在皮毛上留下一层褐色粉化状物质。汗血时间固定在中午,与运动与否没有任何关系。出血部位每天都变换不定,但仅限于肩胛骨所处的前臂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前肩膊)。而且只限于左肩部,右肩及身体其它部位从来没有出现过汗血现象……。”由于凯斯夫妇对汗血现象的描述与中国古籍记载完全相符,加上我本人的拍照以及亲眼所见,研究推理,李卫平提出“阿哈马真汗血说”。作为一种受到普遍关注的学说,“阿哈马真汗血说”认为:只有阿哈马的汗血与估计描述相符,古代大宛汗血马既现代阿哈马。 阿哈马与众不同的汗血原因是受到土库曼斯坦地方某种特殊致病体的感染,感染的途径是土库曼泰克部落人为阿哈马特别安排了某种特殊食物链,即给某些阿哈马优良个性饲喂带有某种致病体的食物,由此形成感染循环。一旦让马离开当地或切断感染循环链,则病患逐渐消失。由于缺乏对致病体的确认证据,“阿哈马真汗血说”也无法完全彻底揭开汗血现象的千古之谜。而对于视汗血马为国宝的土库曼人来说,2100多年前,面对兵临城下的李广利大军,大宛国和谈的底线视:可以交出国王,可以放马出城任意挑选,但是决不允许汉军入城,宁死不能暴露汗血马马厮里的秘密。时至今日,在外界众多专家学者的争论面前,他们依然恪守传统,保持沉默。 品种及其分类。 良驽辨 如同人类或者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马的身体每部分在形状上都存在个体差异。某些形状可提示优良,某些形状则可提示驽劣,至于许多不好不坏的形状则不在此一一列举。 眼——良:大、圆润饱满有光泽。驽:小、无神。 耳——良:小而尖立,转动灵活。驽:大、垂缓、转动不灵。 头——良:稍小而长,骨骼轮廓分明,腮肉少。驽:粗大笨重,短而宽,腮肉多。 颈——良:长而弯曲,高挺。驽:低平短,僵硬。 肩——良:长,向水平方向倾斜。驽:短,向垂直方向直立。 背腰——良:平直有力,弹性好。驽:凹凸无力,僵硬。 尻——良:长度、斜度、宽窄皆适中。驽:长度、斜度太过而窄,发育不良。 四肢——良:干燥强健,坚实挺立。系部长度、斜度适中而富弹力。驽:筋健肌肉轮廓不明显,软弱弯曲。系部过长过短肢势不正。 蹄——良:前蹄圆后蹄略尖,厚薄大小适中,蹄质坚韧。驽:蹄形变异过厚、过薄、过大,蹄质粉脆。 别征记号 马身体表面被毛可生成某些颜色固定的标志性记号且终生不变,称为原始别征 原始品种的野马所特有的标 志性记号:虎斑、鹰膀、背线、斑马纹 选育别征 人工育成品种中常见的标志性记号:星、长流星、断流星、广流星、白面、鼻端白、管白、球节白、系白、蹄冠白。 人工记号 当人们感觉天然别征太少,马匹数量又多的时候,人工记号就被用于确定马的个体身份。 火烫烙号 将金属制作的标志投入火中加热烧线,按放在马皮毛上数秒钟后取下,受火烫伤的皮肤结痂康复后再生长出来的被毛变为白色,且永久不变。 冷冻烙号 将金属标志放入液氮等超低温液体中冷冻后取出按压在马皮毛上,使马皮肤冻伤后再生长出的被毛永久变为白色。 书写烙号 使用中国墨汁用文身的方法将标志文入马口腔内黏膜皮下,具有隐蔽、美观、终生不变的特点。
毛色 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毛色与其能力并无直接关系,惟独人们从自己的审美情趣出发,对马的毛色产生倾向性偏好,至少一部分国家有所谓正毛色、杂毛色之说。 A 正毛色——骝、栗、青、黑、白 B 杂毛色——(西方将某些毛色称之为稀有毛色,并以其毛色为特征形成独立品种)鼠灰、免褐、沙毛、花毛
中国古代相马歌诀 中国古代养马业发达。与此相应的是,评价马匹外形外貌的专门知识——相马技术手段高超并自成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古籍中列名可考的养马、相马、疗马经典著作就有32种,百余卷之多。遗憾的是,这些由先贤们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包括最著名的《伯乐相马经》等大部分都早已失传。现仅将存世最古老的《司牧安骥集》所传《宝金篇》(明代改编更名为<宝金歌>)原文照录如下: 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 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眼似悬铃紫色浸,睛如撒豆要分明。 白缕贯睛行五百,瞳生五彩寿多龄。鼻纹有字须长寿,如火如公四十春。寿旋顶门高过眼,鬃毛茸细万丝分。 面如剥免肋无肉,鼻如金盏食槽横。耳如柳叶根一握,颈长如凤似鸡鸣。口叉湏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莲形。 口无黑靥湏长命,唇如垂箱两合停。 以上七言八十句的歌诀中,有相当部分的正确性已经为现代实践所证明。另有部分语句使用的数字或比哈过于空泛,其确切含义很难界定。当然,还有部分描述将毛色与凶吉联系在一起,属于古人观念上的“毛病”,相信读者自能明辨。归根到底,马匹在实践中表现出的能力成绩是评价其优劣的最终标准。 ) f7 O/ O1 {- ]- H- O/ r& C
: O& h( O" c% x Dh4v6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