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古以来,人马骑乘配合中就有一句名言叫做“人马一心成大功”。这句话解释起来有两层含意,第一是指人马在身体重心上要保持合一;第二是指人马要在心理意念上保持合一。 身体重心合一对于骑行运动项目(马术、自行车、摩托车、滑板、帆板等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我们知道,马在运动中,身体重心处于不断移动变化状态,骑手要想保持自己在马上的驾驭地位,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重心,使之与马体重心的变化节奏合拍,倘若重心分离,失去重合,通常只意味着两种后果:骑手主动下马或者被动坠马。$ `% s9 w( E, J: R, [0 c: }
人马心理合一应当说是马术运动的最高境界,即便是一等的高手,恐怕也只能做到在某一时段内,或者某种情况下的与马心理合一,这时的“合一”,首先是双方都有共同的心理愿望,然后才是配合”。
! r* N& \2 G& {所谓学习骑马的过程,就是一个骑马人从不懂得如何运用自身重心去配合马体重心,到熟知马体重心变化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加以配合的过程。
_% m# G1 l8 k$ R学习骑马还包括掌握交流语言,使用辅助等载体将指令信息传递给马。另一方面,马在感知骑手的身体重心和心理意念变化后,也有可能做出主动配合。一句话,马不是机械,当人马骑乘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互动关系。, N0 I6 z! }2 f( M
# L" e& P, n. _+ p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骑马的不利条件是实践机会较前人少了许多,正因为如此,应当充分利用科技发达形成的知识优势,从理论上摸清人马之间信息传递的路径,从而达到掌握骑术,精于骑术的目的。. {( _4 R. B; C
我们可以将人马骑乘配合程度划分为几个阶段,以便您了解、检验自己的水平,这里对于马假设为受过良好训练的熟骑马。6 f. d( Y4 x9 g3 n4 V
一、骑者的驾驭水平处于不会阶段
2 `" |/ k* U% ~0 ~这时的人表现为自身动作合不上马体重心变化节拍,同时,由于不懂扶助语言,骑手无法将自己的指令传递给马。而在马这一方面,感知到人的重心错误,扶助错误之后,判断出骑者不会骑马,从而采取不服从的态度。例如,旅游景点和接待散客骑乘的马术俱乐部都有可能接到初次骑马人的投拆,抱怨他们的马不服从驾驭或者干脆就是不走,这时的主要问题当然不在马,因为换上管理该马的骑手试验,99% 的马都会服从驾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时马好像是接待员,当发现自己无法弄懂客人的意思时,那么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待在原地不动。当然,也有部分马在发觉骑者不具备驾驭权威时采取乱跑行为,但这使它们很难在接客马的群体中生存太久。. B* Y$ h \- F @
二、骑马人的驾驭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 T: g% ^, M' N5 K+ z这时的人表现为初步掌握了配合马体重心的方法,也就是说能够维持自身的平衡,在马简单的跑动中不致于坠马。由于他们学习了一般的扶助语言,可以向马发出简单指令并让马弄懂这些指令的含意,而做出走、跑、停、转弯等配合动作。
A. g4 U# h: U* E9 V q! t g分析具有初级水平的骑马人所提出的大量问题,可以看出他们自身的主要问题是在扶助语言的运用上,因为他们通常会认为马不好使,不够听话,也就是说,虽然马在他们的驾驭下行动着,但操控感觉费劲,远远达不到得心应手的地步。许多这样的骑马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扶助信息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或者缺乏连续性才是马匹表现不好的问题根源。例如:初级水平的骑马人常常犯下这样的错误:左手在用力收短勒缰,向马发出左转的指令。然而与此同时,他(她)的腿脚扶助或者身体重力却在向马发出右转指令。虽然前者是有意识,有明显外在表现的信号,而后者也许是无意识,看上去不太明显的信号,但是对于接受者——马来说,都是具有同等效力的指令。这时候,究竟应该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确是一个让马感到困惑的问题,而正是这种困惑导致马的行动表现不良。; P2 J M' Q% q" n w* {
( r8 j A7 K: O, o3 u9 K, d
) ]4 [6 f: ]3 x1 [# ~
: I+ E; N- n% s7 k9 M除了上述的指令含混不清,自相矛盾之外,指令的连续性也是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处在快速运动中的马必须连续不断地收到指令信息,才能明白骑马人要自己下一步做什么。如果从一个指令到下一个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过长,马就会产生等待指令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马的运动速度。为了证明和表述这一点,我曾以雇用出租车的方式做了如下实验:当我坐进出租车之后,只是简单地告诉司机朝某一方向走,而不告之我所要去的具体地点。在多次实验中,所有的车在开始的时候都开得很快,但是,经过若干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十几分钟)之后,司机们都无一例外地变得犹豫不决,或者不时地用眼角扫视,或者表情踌躇,心里盘算着是否开口问我究竟去哪里。尽管有的司机能够坚持不问地向前行驶直到我开口,但是,所有司机的车速都较开始时明显放慢,因为他们不得不绷紧神经,随时准备按雇主的指令变换行车路线。这种体验中出现的出租车司机心理与人马骑乘配合中的马心理极为相似。正如熟知如何前往指定地点的司机把车开得飞快一样,一旦马知道你的指令锁定他所熟悉的目标点,比如说,回马厩,那么他的动作就会变得非常积极。
( W$ U0 V, N2 V$ a7 U$ b三、骑马人的驾驭水平处于中级阶段5 P: A- M/ U6 V+ {2 S
6 S0 B$ S9 f" r7 S4 i" ~9 L这时的人已经熟练掌握与马体重心配合的各种方法,通过各条扶助路径(手—勒—马口,腿脚骑坐)发出的信息指令明确一致,与此相应的是,马的动作服从性越来越好,因而这是驾驭水平提高最快的阶段。
# z. q' F3 W6 ]3 l9 N5 q% F3 m. J四、骑马人的驾驭水平进入高级阶段
' b3 O- X' I' ^$ m+ D {这时的人已经不再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考虑重心配合或者扶助信息传递的技术细节上,他们更加重视的是所要传递给马的指令内容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马关系,不同的风格流派和个人特点。
I+ N# B. U! [ A' B3 G+ O: c6 d3 i2 Y! y$ O( A+ K
在驾驭水平的高级阶段,骑手超越消极的重心配合,主动在一定范围之内改变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在马背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以马体重心为轴心的活动范围越大,表明骑术技巧越高,反之,则低。先前的人马骑乘配合程度是:人发生指令——马接收并将其转换为互作——人用自己的动作配合跟进,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人马合作的运动。在高级阶段上,人的指令和动作配合往往是一步到位地同时做出来,马在接收指令后,反而要去用自己的动作配合人的重心。当然,这还需要一个双方心理认同(合一)的“点”作为前提条件。例如,蒙古草原上的人们在放牧马群时会随时套住放养在群中的熟骑马与自己正在骑乘的马换乘。能够采取此类行动的骑手必定是套马手——高手;能够配合人套住它的马也必定是训练有素的良马——杆子马。当套马手决定换乘之后,他就会将手中的套马杆向前伸出,指向要套的马匹,杆子马则奋力急驰按照套马杆的指向追上前马让套马手套住。这时人马之间一系列的默契配合当然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此外,套住前马之后,供人骑乘的负担也就随之转移过去,后马则可以散逸在群中自由吃草。这是杆子马所能预知的结果,也是他在此前与人行动合一的心理认同点。' x1 [& N- g ~3 X% p! P
8 D% @: ]% n- j. Y
: Z; L! G5 \7 ^, }- v& I( E
. e# I7 j( h3 C0 ]8 m; i/ ]: }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