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平谈“骑马的感觉”----马术网分享文章

[复制链接]
FeLix 发表于 2017-6-26 10:14: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198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骑过马的人很多,真会骑马的人很少,都市里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对那种人马合一的感觉只能从文学作品中来想象。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尝试把这种感觉告诉读者,如果您能从中分享人马沟通的感觉,那么您就可以相信:只要能打羽毛球,就完全可能掌握骑马。
骑马靠的是技术,这种技术是什么?
开始是肢体的机械动作,一定程度后是一种感觉语言。这种感觉存在于人马之间,骑术越高,马素质越好,配合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易显清晰、明确。高水平骑手,无论做着怎样激烈的奔跑、跳跃动作,他的内心是安静的。骑术越好,安静程度越高,只是通过那种特殊的感觉,传到身体相关部位,和马联系。
有些优秀骑手在骑马,外行人根本无法发现他是怎样操纵马完成那些复杂的动作。有些高手,刻意把动作做的更隐蔽、更小,代之以更强的全身感觉传导给马,以致内行也难从形体动作去发现他的意图信号,你必须用感觉去“读”,才能体味其中。
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它是个无止境的复杂的东西,骑术越高的人,能感觉到的越多,初学者也能体味到一、二,但一定是有心人才能得到。我们能看到有的职业骑手,这种感觉很差;也能见到骑马数月就能抓到某种感觉的业余骑手。
我曾引导一位朋友去体会跑步中的韵律,当他随着马的节奏,第一次抓住了那种感觉,和谐、轻盈,腰、胯自然地向前推动的时候,你能看到他表情中兴奋、激动、惊喜,看到他在体会、在享受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那天他跑了很长时间,似乎怕下次再也找不回这种感觉。下马后,同伴问他,到底是什么一种感觉?他兀自沉醉在状态中:“说不清楚,总之是特别、特别的舒服”。他对我说,如果总能抓住这种感觉去骑马,连骑二匹、三匹也不累。其实,他只不过才抓住了跑步中的和谐感,好象高尔夫一杆打在炽密点上,球飞得又远又直,刚好落在洞口边上那种感觉,一种瞬间的快感。而一个真正的骑手可以成小时地在马背上去享受各种快感。这些感觉存在于马的所有姿态,存在于骑手和马的各种动作中,骑手抓住的越多,他得到享受就越多,外人看上去,他的骑术也越有味道。
现在请您“上马”,和我一起骑马慢步,我把慢步中的感觉放大成文字,让您从每个骑马人都曾做过的慢步中去体会“掌握”住一匹马的感觉。
假设您和我一起坐在马上,它叫“奥利”,一匹训练有素的12岁马。我踏好脚蹬,拿好缰,我欠欠身,脚尖向上,稍稍向外,感觉到全身重量透过小腿、脚跟一直扎入地下,还不够,我再次欠身、坐下,感觉到两个坐骨打开了,它们和趾骨形成一个小三角,又和膝盖、脚尖、脚跟形成一个大三角,我深深地坐进鞍子中,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所有和鞍子接触面上,像一个整体一样。“奥利”感觉到了,它的双耳向后,对着我,头昂着,像在等待。我拍拍它的脖子:伙计,开始工作了。
双腿同时压,“奥利”开始向前慢步,慢吞吞的。右缰贴住它的脖颈,右手感觉到它嘴角,保持住,这是一堵墙,左手缰微开,像拉皮筋一样往回带,一下、一下,“奥利”懂了,脖颈向左曲挠,头开始向下低,我右小腿用力,我要它后肢能量,那是马的发动机,来了,右后肢的动力透过身体,穿过脖颈,从它的嘴角、缰,直达我的手上,我拍拍“奥利”脖子,谢谢,伙计。接着,我向右方向做一次,不错,“奥利”又配合了。现在,我们要求再多一点,我右小腿压,双手感到“奥利”嘴角的传过来的力。可力量嫌不够,右小腿马刺短促地“别”两下,“奥利”知道了,身体开始向左躲,两前肢交替向左急促移动,我转动右手腕,右手马鞭抽在自己右马靴筒上,同时,右马刺又“别”了“奥利”一下,“奥利”几乎向左横跳了一下,现在开始重视我的右小腿了。同样,我在左面做上一遍,让“奥利”充分认识到它的两肋处在我的控制下,现在我小腿只要稍稍一靠,它的后肢就会发动,这正是我所要的。我压腿、用力,“奥利”几乎要向前跑,它后肢充沛的动力一股股向前送,缰绷得直直的,鞍背在向上一拱一拱。继续用腿、再用腿,“奥利”后肢的力量由嘴角、缰,传到我的手臂、肩膀、后背,我的后背是直的,直得把这股力量又透过我的坐骨小三角,压进“奥利”的后背。不断地压腿,不断地能量,再一次次压进它的身体,就像充电一样,能量流向它的身体各个部位,四肢开始一蹦一跳,想跑,不行,我双手更稳地拿住缰,背挺得更直,使坐骨牢牢地贴在鞍子深处,全身随着“奥利”的节奏,像一个整体一样,一上、一下,在这种慢浪中体会着那股通透的力量。现在,“奥利”的脖颈更加曲挠,侧面看上去,像古代铜铸战马的脖颈那样,结实的肌肉曲成有力的弧线,它的背完全拱起,就像挑夫的担子,一悠一悠。我继续左、右慢步,用两只小腿不断地要求,直到“奥利”完成这样一种状态,它的脖颈曲挠,但是柔软中透出一股韧力,嘴几乎贴近前胸,背部完全挺直,脚步更加扎实有力,对我两腿完全服从。现在,我只要左小腿在靴筒里轻轻一压,轻的别人几乎看不到,“奥利”就会右前肢腾空,一步发动进入右跑步。
好了,慢步的感觉已经找到了。现在,请您下马。如果您能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一种人马感觉,我为您感到高兴。您可以去学习骑马了。
学习骑马要从一开始就去寻找感觉。首先,要有正确人马关系。在马术运动中,骑手靠马去征服障碍,二者是伙伴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伴侣关系、朋友关系。但属于最无私的那种。不同于人狗之间的主奴关系。建立人马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通过和谐的工作,才能感受得到。人马关系好的,骑手会有更多的感觉;拿马当工具、甚至当畜生的骑手,绝对缺少感觉,马不愿意给他回报。也偶尔见到马在比赛时,给这类骑手帮忙。我认为那是马的恩典,既是恩典,就不能保证下次还有。
马不会说话,因此伙伴关系中人的一方总是主动的。常见有些骑马者,带些胡罗卜、苹果等马爱吃的东西喂它,再扶颈频吻,作为逍遥,这样做很好。但要找到更多的感觉,你必须要下深一层的功夫去关心它的料,关心每日摄入,关心它的草,关心它在训练排汗后的铁、铜、镁、锰、锌等怎样补充。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马的骨骼、筋腱、蹄质,任何一处发生了问题,都足以使一匹好马报废。其实马懂得,对它关心到哪个层次,反过来,它是一定回报你的。其次,即使是最有潜质的马,也必须经过细心的调教才能成为一匹好马。而这种调教的过程是在不断升高的,骑手要在这些过程中去寻找并建立感觉。骑手一般借助调教索、调教鞭、地杆等做初级调教,最后上马调教。调教马的方法像八大菜系,天天听到新的,但一些基本概念还是明确的:比如,骑手水平应该高于马匹,他去教马;马的动力定型要1年以上时间,欲速则不达。如果训练障碍马需要时间更长,等等。一匹马和调教师建立了联系,是不是别的骑手上去就无法沟通呢?一般说来,大家是按标准动作训练的,也就是都使用通用语言,所以不影响沟通。但在高水平上,骑手和新马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默契。职业骑手们有个习惯,除非受到邀请,别人的马是不能骑的,但是碰到水平高的教练,就特别希望把自己的马给他骑上,求的是马可以提高。有人和职业骑手熟悉,要骑他的马,出于礼貌,骑手就给他骑,等他下马,骑手立刻上马,重新慢步、快步、跑步,整个梳理一遍。他的目的就是像录音机消“磁”一样,把刚才朋友那些乱加于马的信号抹掉,把自己的正确信号重新灌进去,恢复感觉,保持状态。
开始学习骑马有二个因素最重要,一是教练,二是马。在初期,教练因素重要些,他必须激发出学员的兴趣,引导学员去感受马,进而产生极大的控马欲望。我不赞成教练整节课盯着学员纠正姿势,什么手高一点,脚低一点,其实学员在马背上是顾得了上,顾不了下,形不成一个整体,最后闹个一身大汗,还以为骑马挺痛快;有的教练为了纠正学员坐直,让学员在背后背着一根棍子,这样看似腰背直了,实际上肌肉练僵了,还丢失了马感。我见过这样的学生,马背上颠了几年了,至今你从他骑马中读不出感觉来。因为缺感觉,人和马仍是脱离的,所以,马快跑时,这类人会产生恐惧感,硬跑下去,就会坠马,更不要说去跳跃障碍了。
都市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教他们骑马时要先讲道理,让他搞清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去体会其中感觉,然后让他自己做,观察他一会儿,再从感觉上纠正他的,让他重新体会,再去做。至于姿势,随着训练时间的积累,肌肉力量增大,会越来越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教练尽可能多带学生上下山,除了保持兴趣外,在上下山时,学生容易找到“握住”鞍子的感觉,事半功倍。
学习骑马到一定程度,马会变成第一位的。影响马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出身血统、水平和健康等等。我以为对业余骑手最重要的是马的受教育程度(水平),好马可以教骑手很多东西,它在比你高的地方等你,你只要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就行了。实际上,给一个初学者一匹没有什么受教育水平的马,其结果是把他所有兴趣抹杀掉,最终离开训练场。职业骑手不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有潜质的马,用自己的技术去帮助马进步,这是另一种感觉。
总听到有人说,马场马术太西方化了,太枯燥,假贵族,没劲。其境界似乎非山水之间,不能找到骑乘的乐趣。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搞清这个道理很容易,每个经常野骑的朋友都有些惊险、刺激的段子,如果我们回想这些经历,那些“事故”可能许多次都是带有生命危险的,可除了一些难望的“事故”,一般人记不起当时郊游骑乘的乐趣了,因为在你还不能根本掌握控制马,每次上马,都做的是有去无回的心理准备时,你大部分精力全消耗在对付马上,根本没有心思去享受周围。其实你几乎不可能在乡间找到一匹受过良好教育的马因为它不懂,所以它也不理会各种动作,你只能用老乡们的那些吆喝声去和它较劲,结果还是没有乐趣。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家适合的俱乐部,骑手们结伴,在周末用运马车带上自己的训练坐骑,选择适宜郊野骑乘地,在极有经验的教练试骑过后,再上马。要特别注意那些体育用马,它们的身高、力量,再加上回归自然后的兴奋,非受过一定训练的人,是坐不住的。爱骑马,但还未练够的人,千万不要拿生命去开玩笑。讲到这里,道理就清楚了。骑马,应该先去训练场里打下基础,至少做到收放自如的控制能力外,再去野外。好的骑手在野外只需要用感觉,就可以驾驭马,大部分精力可寻找山景野趣,行走在河川之间,才有真正骑马的感觉。


                                                                                                                                                                                          黄祖平(北京)



已有(2)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60

主题

331

回帖

1070

积分

版主

积分
1070
QQ
FeLix 发表于 2017-6-26 10:18:15
读过此文细细品味,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希望大家都可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用心骑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回帖

86

积分

三岁生个子

积分
86
奔腾快马 发表于 2018-1-3 14:05:21
喜欢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