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马腊八节或许就不是今天了

[复制链接]
木辛 发表于 2018-1-24 21:12:31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37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4954258386164.jpg

腊八节也是”马背上驮来的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也就是说没有佛教的话今天的腊八节或许还是沿用先秦的习俗,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4f6c355db6a44d48b97b3578a8c5692b.jpg

中国宗教史上有不少关于人和驯化动物之间的故事或传说,其中马这种动物是佛教文化中最著名的意象。关系十分密切。我国佛教史上年代最早也是流传最广的当属“白马驮经”的故事。这是一个听上去像梦一样的故事,也是一个具有很强隐喻性的故事。

大概当时佛教已随着西汉初年开辟的丝绸之路被至少零零星星地引入中国(在民间层面上),而在东汉初兴之时,统治者则觉得从治国层面有必要引进佛教思想,于是才有明帝做梦的事。随后,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秦景等13人前往西域拜求佛法。三年后,天竺两位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两高僧在大月氏即今阿富汗一带传教时被汉使遇见)跟着蔡、秦等人一同回到都城洛阳,而随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白马驼载的佛经和佛像,这受到明帝的躬亲迎奉。因为在艰难漫长的路途上,白马立功甚大,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明帝将二高僧弘法传教的寺庙命名为“白马寺”,以表达“白马西来、旷世姻缘、从兹震旦、佛日中天”的祈愿。

六百年后的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高僧玄奘经过17年的漫长取经路,终于回到了大唐都城长安,他从天竺带回了佛教经典多达六百余部。据由此演化而来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说,玄奘师徒四人受到大唐皇帝、也是玄奘哥哥的李世民的亲自迎接。这一情节跟汉明帝亲迎佛法如出一辙。

20170627035816969.jpg

为什么每次都有马的身影呢?除了因为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外,大概还因为马在中华文化里有任重、耐劳、稳健、忠诚等特征,并且,我们也能看到人间的骏马被神化的种种原因,以及骏马在被神化之后的种种姿态(比如“天上龙,人间马”的说法等)。而这一切似乎都使得骏马不能不与佛教相连,也不能不变成“神者”或是沟通“人间”与“神性宗教”的媒介。

当然,宗教终究是人间的,马也是。马是古代用来开辟道路的最佳交通工具,而宗教的传播也需要依赖道路的开辟;这自然就使马与宗教相连了。汉地的佛教是依靠马匹带来的;藏传佛教也借助于马匹,把印度的佛经、佛像等物带到藏地;另外,在我国西南的茶马古道上,马背上驮着的也不仅仅是茶叶和药材,还有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当然还有印度佛教密宗在西南的传播。最让人惊叹的是,佛教文化和茶文化是如此地相契相融,而这都跟马分不开关系。因此可以说,佛教进入中华是借助马,而佛教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也归功于马。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可不要忽略我们的马儿伙伴哦。

16400013-11365a0b022852bce4355bd7ff20d10c-4.jpg



已有(1)人评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马术网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马术网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