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孔用具除过采用钻头外,也可能使用金属锥。锥是一种带棱的钻刺工具,一般要镶嵌在木柄上使用。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出土的铜锥为圆形,木柄表面髹漆,柄的近锥一端缠绕细丝线,排列紧密[16]?#蛔对谇亓曛芪б灿蟹⑾郑?《秦陵文物精华》[17]?R皇橹械?107和图117就是两件做工精致的铜锥和铁锥,形状为长条形,体呈四棱状,一头纤小尖细,另一端较粗,上接一环形首,当为用手持握的把手。用这种锥来钻孔,顶端锋利尖锐,穿透力较强;锥状的体形,旋转起来比较锋利。?? 另外,在郑庄石料场出土有铁铳一件,尖首圆柱体,长8.5、柱径1.2厘米,王学理先生认为该物是在石上凿孔眼的工具[18]?!8?据其直径来推测,当为大型石器钻孔所用,而不能用做甲片钻孔。?? (2)钻孔方法:?? 石器时代人们以尖状石器来钻孔,也即用石钻钻孔。青铜时代,铜钻占据主导地位。秦时的钻孔工具则多为钢铁钻。?? 秦时钻孔所使用的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发现有以下几种可能:一种是采用人工用手直接紧握钻头,直接钻孔,钻一孔约需23分钟,每片石片平均按10个孔计算,完成一块石片上的钻孔就需4个小时,每人每天能钻成4片,完成一领由600片石片组成的铠甲就需150天(每人每天按16小时计算,下同)。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近似原始的木工钻具手工对钻,即在钻头上安装一横向木柄,手握木柄,旋转研钻,钻时用力要轻要均匀,钻孔过程中要不断加水,以防石片崩裂。钻一孔约需17分钟,完成一块甲片上的钻孔需170分钟,完成一领铠甲的钻孔任务需100天。?? 第三种方法是直接借用木工的钻具或者对此稍加改进后较为先进的类似工具。这种工具由钻弓和钻杆两部分组成,钻头装在钻杆的一端,在钻杆中部横向用绳索连接一能够左右(或上下)活动的木杆,之间连以钻弓的弦带,操作时通过拉动钻弓的弦带来回转动打孔,具体方法为:先将钻头固定在需要打孔的地方,一手用力下压木柄,一手左右(或上下)不停地来回拉动活动木杆,这样,随着钻头的来回不停地转动,孔就慢慢成形,钻孔过程中要不断地加水,而且必需手工对钻。?? 相比而言,前两种方法比较原始,后一种较为快捷、先进,费用工时少,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联系到K9801陪葬坑大量甲胄石片上难以计数的孔眼的存在,我们认为钻孔所采用的方法只能是上述最后一种:即采用类似于木工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而采用铜锥和铁锥钻孔的方法应为其它大型石器上少量钻孔所用。实验表明,若采用铁质钻头,质地较软,钻孔的速度非常慢,钻头的耗损量相当大,钻一块甲片就要耗费一个钻头,就是采用现代的钢质钻头,钻上数块甲片之后,钻头也变得相当钝,钻孔的速度也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秦人在甲片上钻孔所用的钻头为钢质,采用了与木工钻孔相近的工艺。不同的是,在石片钻孔过程中,要不断地在钻头处注水,以防止钻具过热降低它的锋利度,同时也可防止石片爆裂。?? 五、量度划线?? 这些甲片大小基本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甲片的大小是按照一定的尺寸来制作的。在个别甲片的周边上,可看到比较清晰的划线痕迹,这是当初规划甲片大小时的刻划线,如果切割线与此线重合,就不会留下痕迹。相反,如果切割线偏向甲片外侧,不经过此线,则刻划线就容易遗留下来。而且,甲片每边的孔眼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有的甲片的两边或四边的一排孔中都有一刻划直线通过,每相邻两边经过孔眼的直线向两边延伸相互交叉成直角,孔眼正均匀地分布在这些直线上。此线当为钻孔前设置孔眼位置的刻划线。当然,要完全保留下来这些刻划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即它还需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经受住琢磨和抛光等的考验。多数甲片之所以不见划线痕迹,就是甲片在经过多道工序之后已被完全磨掉。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在制作甲片时使用了直尺一类的量度、划线工具。在秦代考古发现中已有直尺的痕迹。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M1出土的战国晚期木尺是用长条方木制成。长90.5、宽3.2厘米,一端呈圆形,另一端为柄,柄端削成圆角,正反两面刻度相同,共26条刻度线,间距2.4厘米,每5度为一组,用“ד标示,刻度长60厘米,为当时二尺半,每尺合今近24厘米,从形状看当是民间木工用尺????19?!D境呤悄竟さ谋乇腹ぞ咧?一,是保证制作物与要求尺寸严格相符的标准物。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木尺来做衡量的标准。石甲片的制作,也应采用类似的木尺作为量度和划线的参考,从而在减少甲片之间的大小误差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琢磨和抛光?? 在出土的甲片中,大多数正背面都具有一定的光泽,而且,由于甲片所在铠甲部位和连接情况的不同,也要对甲片进行抹棱、抹角及弧拱等方面的细加工。也就是说,甲片制作好之后均需打磨,是经过一定的琢磨和抛光程序处理过的。 从甲片表面来看,或多或少均留有清晰的白色细线状打磨痕迹,尤其是背面痕迹较多且清晰,细线方向多与甲片较长一边方向相同,呈平行状分布,说明甲片是经多次来回反复琢磨和抛光后形成的;同时也显示出甲片表面琢磨和抛光较细,而背面琢磨和抛光较粗这一特点。这些都是用细砺石之类的琢磨工具对甲片进行加工后的遗留。对于打磨和抛光甲片所使用的工具,以前知之较少,新丰秦井中与石甲片伴出了许多砺石,初步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砺石,又名砥石或磨石,这些砺石个体不大,多呈条状,易于手握和打磨,砺石的各个角已变成圆形,比较光滑,这是重复多次琢磨和使用的印记,应是当时所使用的磨具。类似这样的砺石,在秦国墓葬中已发现许多件。凤翔高庄秦墓出土5件,样式较多,或梯形,或楔形,或长条形,上端或中部有系孔[20]?#环锵璋似焱臀鞴档赖捻率?均用质地很细的麻石作成,略呈黄褐色[21]?#恢W?石料场出土的磨刀石正面有宽1.5——4、深1厘米的磨刀痕迹槽。秦都咸阳宫第一号宫殿遗址曾出土28块磨石,原是鹅卵石,在使用过程中把自然面磨出一个甚至两个或三个光面,其形状大小看来以手握为宜,据此推测,可能是用于打磨石料、木料面或地面的[22]?!U庑╉率?多为就地取材,制作简陋,只要实用就行;有粗砂砺石和细砂砺石之别,前者主要是对物品进行琢磨,后者则用于器物的最后抛光。目前发现的砺石形状多样,表面大多都留有使用痕迹。?? 除过打磨石料外,对金属器具进行琢磨和抛光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用途。这在秦代兵器中应用尤其广泛。我们推测,对秦兵器进行琢磨和抛光的仍然是砺石之类的石器,用砺石充当了锉的功能。?? 秦陵石甲胄表面均经打磨和抛光,显得异常光滑。显示出细部加工的仔细和认真,也说明加工技术和方法的先进。?? 七、连缀?? 连缀是编缀甲胄的最后一步,即把已经钻孔并打磨好的甲片按照预先的规划连成一个整体,所用的编缀物为扁铜丝。根据甲片上的孔眼直径多在0.3—0.5厘米之间来推断,扁铜丝的直径也不会超出这一范围。对这些扁铜丝的制造工艺我们尚不甚了解,但参考秦陵铜车马的资料,或许能为我们提供许多借鉴。?? 秦陵铜车马的缨络、铜丝链条、纛的垂缨等处均使用了大量的铜丝,这些铜丝直径在0.01—0.05厘米之间,“经金相分析,其横断面和纵断面的金相组织均为单相细小孪晶,说明铜丝是经过加温锻打而成。邢力谦先生推测其制法为:1、把铜块加热锻打成薄片;2、磨平薄片后裁成细铜条;3、再将铜条打磨成直径0.01—0.05厘米的铜丝”[23]?!U庵挚捶ㄊ怯幸欢ǖ览淼摹>荽朔治觯?串联甲胄的扁铜丝的制作相对要简单得多。首先,这些铜丝为扁状,只要将磨成薄片的铜条按规定裁成细铜条即可,而不用再进行下一步的磨成圆形。其次,串联甲胄所用扁铜丝直径多在0.3—0.5厘米之间,比上述铜丝要粗十多倍,其制作方法应该稍微容易一些。这一切,充分表明秦代治铜业相当发达,已经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规格不同的细铜条和铜丝。?? 用扁铜丝将制作好的甲片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完成一领石铠甲或石胄。这一过程,步骤繁多,工艺复杂,制作费时。它的制作应是以仿真实秦铠甲为原则,大量吸收和借鉴传统的玉石加工方法、借用和改进木工的工具综合而成的产物。它体现了秦人独特的创新能力、精湛的技术工艺和高超的制作水平,是我国先秦时期石材加工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从这批甲胄的制作来看,其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它与秦国的青铜制造业一样,其技术和工艺有许多相同之处,正如王学理先生指出青铜兵器的制造一样,“对秦青铜兵器的加工工具从痕迹和做法上推测,可有锯、錾、锉、钻、铲和砥石;在使用上,这诸多工具必定是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同时,也只有运用卡钳固定和加工机械,才能在产品上表现出技术熟练的程度来。如剑、矛、刃部纹理平行、磨面平整,若不是脊的中轴线同砥石的磨向保持垂直,而且作直线运动;若不是固定加工器物使之与砥石磨面保持一定的角度,而且保持磨刃的深浅;若不是将砥石作成轮转机械,而且附设定向的标尺,要使剑的外加工正常进行,要使其整体规矩化,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再从方法上看,锉磨、抛光、钻孔、錾凿、截割等,若没有固定工具,要加工出切合实用的产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时必定发明并使用着多种相当精密的加工机械,而且所使用的工具必定是钢铁质的,尽管其动力还只是靠人的体力所承担”[24]。?? 从中我们也可得到启示:秦陵石甲胄的制作,同样也应使用简单的机械,同样是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是采用了大量钢铁质工具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例如,必定有一套先进的、定型的制作工具:包括钢锯、铁錾、铁锤、钢钻、木尺、砺石以及其它一些固定甲片、打磨甲片的转轮等工具;并且与之相配套地形成一定的加工和制作方法(许多甲片的表面和背面都有琢磨痕迹,应是用砺石直接琢磨所留;而多数甲片琢磨非常光滑,几乎看不见琢磨的细线纹,对于这些迹象,实验表明:直接用手琢磨是非常困难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采用了简单的琢磨机械,即所使用的琢磨机械的运转速度是比较高的,这样,器物表面才可能光滑细腻)。这一切都表明,当时制作甲片的确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半机械化的加工器具,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工序也采用流水线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切割、划线、钻孔、编缀等)。总之,从这批甲胄制作的各个环节来看,无论是选材、切割、钻孔、琢磨、抛光、铜丝的制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加工方法和钢铁工具。它是石器制造业发达与成熟的缩影。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制作这批甲胄所用的工具,除了錾等属于加工石器的专用工具外,大多数是借用了其它行业的一些工具和器具。也就是说,它是综合多个制造行业的工具和方法的集大成之作。当然,古代的许多行业都是这样,除了个别专用工具外,大多数工具都可通用,只不过是多少不同罢了。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试论东周时代甲胄的制作技术》,《考古》1984年第12期。?? ② 王学理:《秦鼎石甲二论》,《秦文化论丛》(第八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④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待版。?? ⑤ 详细资料待发,下文引用该井的其它资料与此相同。?? ⑥ 山东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⑦ 咸阳市文管会:《西北林学院古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3期。?ア? 程学华 郭兴文:《秦陵周围出土的铁器》,《文博》1985年第1期。??
h4v6s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