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可能知道北京原来有个“安南营”胡同,在国子监一带。这里就是曾经编入八旗的越南人聚居区。
本来,满族的发祥地和越南相隔千山万水,八杆子打不着。清朝统一全国战争中,挺进到中越边境时,也没有像元朝那样搂草打兔子,而是各自严守边境。越南黎朝“与时俱进”,实现了从尊奉明朝到尊奉清朝的和平过渡。乃至康、雍这样的盛世时期,双方也相安无事。
到了清朝鼎盛的乾隆时期,越南的黎朝却走了下坡路,国内在藩镇割据的基础上出现了“西山起义”,起义领袖逐步统一全国,并把居于“正统”地位的黎朝君臣逼到了中越边境的最后地盘上。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黎朝皇帝昭统帝把求救书信递交到了广西南宁。清朝的两广总督孙士毅奏闻乾隆帝。乾隆帝基于“国际主义义务”派孙士毅出兵安南,试图恢复黎朝。
清朝大军入境的消息传至安南,西山军大为惊骇,纷纷溃散。孙士毅率清军进入升龙(河内),黎昭统帝也前来参谒。孙士毅在军营中宣读了乾隆帝的诏书,将事先准备好的玺授颁发给昭统帝,册封其为安南国王。
本来战局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但黎昭统帝复国之后,一切行动都受到了孙士毅的制约。昭统帝名义上是安南国王,实际上权力全部掌握在孙士毅手中,孙不亚于太上皇。而由于有孙在,黎昭统帝发布诏书的时候都不敢使用本朝的昭统年号,而是使用清朝的乾隆年号。此前,越南虽然作为中国藩属,但地位略高于朝鲜,是对内可以称帝,并使用自己的年号的。黎昭统帝每天都要到孙士毅的军营里参谒,候听军国机务。其出行时没有仪仗队,只有文臣武将十余人跟随,升龙的百姓几乎都不知道出行的是皇帝;偶尔有知道的人都私下谈论,认为安南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卑屈的皇帝。有时候孙士毅不予接见,只是简单地让传令兵通报没有事务,让昭统帝回去休息。后黎朝的遗臣们都很失望,但无可奈何。其统治基础在臣民中迅速丧失。
由于清军自恃有功,看不起军中的安南人,甚至加以羞辱。而且黎昭统帝对群臣进行封赏时,只提拔了跟随自己流亡的人,对其他有功的大臣则不予重用。这又令遗臣们离心离德。
孙士毅自从攻占升龙之后,日夜饮酒作乐,不以为备。与此同时,一度崩溃的西山军却逐渐恢复了实力,在首领阮惠的带领下,趁除夕和春节期间对清军发动总攻。清军毫无防备,大败,孙士毅率残部逃回清朝境内。而全赖清朝扶持的黎昭统帝也不得的不带着家眷和少数亲信大臣,从镇南关逃入清朝境内,被安置在南宁。
孙士毅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京师,乾隆帝大怒,罢免了孙士毅两广总督之职,以名将福康安代之。乾隆帝命福康安提督九省兵马,准备再次征讨安南;但福康安虽然是当时清军一流统帅,战败过国内外许多劲敌,但对于越南问题却有独特的看法。早就看出,黎朝不过是民心丧尽的扶不起的阿斗,西山军才具有一统的实力,于是坐观成败,按兵不动。西山军首领阮惠也就坡下驴,以金钱贿赂福康安、和珅,卑辞求和。在这两大红人的共同忽悠下,乾隆帝接受了罢兵的建议,但要求阮惠亲自入朝,以示诚意。而狡猾的阮惠却派遣一个相貌特别魁梧的部将假冒自己,前往京师朝见。乾隆帝蒙在鼓里,大喜,认为果然有人君之相,册封之为安南国王。而对于两次失去皇位的黎昭统帝,乾隆帝认为上天已经将后黎朝抛弃,不再支持他。
那一边,清廷已经在北京正式承认越南的起义军为正统的统治者,这就是“西山阮朝”。而那一边,广西前线的福康安仍摆下酒宴招待实际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黎昭统帝,声称安南酷热,时值盛夏,不宜出征;待秋季到来之时便立即发兵讨伐西山朝,希望后黎朝遗臣成为先驱。同时建议昭统帝“暂时地”剃发易服,以免被敌人认出而遭暗杀。昭统帝同意了,率先剃发易服;后黎朝遗臣见国君如此,也纷纷剃发易服。事实上福康安此举是为了讨好乾隆帝,显示出“自动归附”的气象。在诱骗黎昭统帝一行剃发易服之后,福康安上奏乾隆帝,声称昭统帝已经断绝了复国之念,愿意安居中国。乾隆帝接到奏章之后,“热情地”下令将昭统帝一行迁到京师居住。
1790年,黎昭统帝一行到达京师,乾隆帝将他们编入汉军八旗中。乾隆帝将昭统帝和皇太后、元子安置于京师安定门国子监衙侧,号“西安南营”;后黎朝的遗臣则被安置在东直门羊铺衙侧,号“东安南营”。照给口粮,许其往来自便。乾隆帝又派遣镶黄旗都统金简(金贵妃之兄,朝鲜后裔)前去,授予黎昭统帝安南人佐领之职、世袭三品官衔。但昭统帝复国的愿望依然不灭,多次前往金简的府邸,上书请求清廷发兵讨伐西山朝。但这些书信都被和珅指使金简拦截,不让乾隆帝知道;另一方面则找各种理由一再推脱以搪塞黎昭统帝。
昭统帝大为失望,曾直奔圆明园门口喊冤。结果被看门的兵丁轰出去,其仆人看不过去,多说了两句,竟被兵丁打死。最后率遗臣们冒死上表,要求清朝出兵复国。和珅等人害怕之前剃发易服的真相被乾隆帝知晓,奏称这非黎昭统帝本意,而是后黎朝遗臣们在作祟,并建议将后黎朝遗臣流放到各地去。于是乾隆帝下令扣留了后黎朝的众多遗臣,送往新疆、黑龙江、吉林、热河、奉天等地安置。昭统帝身边只有两位文臣伺候,不得不取消了要求清朝出兵的计划,继续寓居京师。
1792年,昭统帝的元子因染天花而去世。不久昭统帝本人也因哀痛病倒,由于大臣黎辉旺侍奉有劳,昭统帝遂将黎辉旺收为义子,改名维康,以为嗣子。次年黎昭统帝亦去世,享年28岁。清廷将其以公爵的礼仪葬于京师东直门外广陵,命黎维康继承其汉军正黄旗安南佐领的职位。
1794年,皇太后阮氏也在西安南营中病逝。不久,短命的西山朝由于犯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政权常见的一系列错误(局限性、腐败、内讧。。之类),被另一个阮朝消灭,后者再次统一越南后,清嘉庆帝准许后黎朝遗臣回到安南。按照昭统帝的遗愿,黎朝遗臣们在1804年将黎昭统帝、皇太后阮氏、元子,以及几个忠臣的遗骸一起送回安南。根据越南的一些传说,在后黎朝遗臣打开黎昭统帝的棺材时,发现尸体早已只剩枯骨,唯独一颗殷红的心脏依旧未腐烂。流落在民间的昭统帝皇妃阮氏金得知后前来吊唁,仰药自尽殉死。他们的遗体都被附葬于盘石陵(黎显宗之陵)。
1884年,阮朝朝廷追赠其庙号愍宗,谥号出帝或愍皇帝。